“陆生”会考试“台生”懂赚钱_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赚钱懂么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台湾教育问题专家石咏琦:“在大陆念书念出个书呆子来用处也不大”。 去台湾念书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台湾社会中蕴藏的多元价值、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同源同种的中国人带来的友善的环境。
在踏上那块与大陆隔绝了六十多年的土地之前,不可知与好奇心在他们内心激荡,唯一亲切又熟悉的只有那个名字――台湾。
第一批“吃螃蟹”的烦恼
厦门高中生马宏被位于台中的岭东科技大学录取了。收到通知书没多久,他就从兴奋转入茫然。茫然的是各种各样的手续。体检、公证、保险……所有这些问题,没人能可以清楚地告诉他该怎么解决。
要为这第一批吃螃蟹的大陆生提供服务也并不容易。林仲华在台湾从事网络教育,与高校常有接触。
2010年底,听说台湾的大学要到大陆招收学生,他就萌生了办网站的想法,“让台湾的学校把各自的资讯放在上面,方便学生和家长搜寻”。2011年3月,“台湾教育在线”正式上线,然而麻烦紧跟着就来了。
5月25日,国台办发布文件称,未经批准,大陆任何机构不能介入陆生赴台事务,“台湾教育在线”正在“未经批准”之列。
按照文件规定,大陆负责此事的是“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台湾方面则有“陆联会”(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对应。不过,要想跟“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咨询并不容易,该机构网站上的确留下一个北京号码,打过去要么长时间没人接听,接通了对方的回答也只是“不清楚”。
2011年是台湾大学第一次大规模登陆。台湾方面要求公立大学只能招研究生,那些刚刚高中毕业的大陆孩子们,只能报私立院校。
其实,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也不明白台湾的学校怎么分类,他们最初在介绍台湾学校时备注了一段话“所有台湾的私立大学就是一般大学,科技大学等同大陆的职业院校”。“就是因为这句话,把学生家长吓坏了,家长给孩子报名的时候,全都挤到私立大学去了,没人报科技大学。”林仲华觉得很可笑,“台湾的科技大学甚至能开博士点,怎么能当做职业院校呢?”
辅仁大学“挤破头”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之所以限制公立大学招收大陆本科生,这与台湾民众担心资源被分割有关。在台湾,一个学生如果念公立学校,每年“政府”要投入10万到2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2.2万到4.4万元)经费。
“开放公立的话,可能很多大陆学生就会去念公立,而不会选择私立。”台湾“陆联会”综合业务组组长陈顺智解释,两者主要的区别是公立学费便宜。“因为公立大学的钱是政府出的,设备和师资都比较好,名气也比较响亮。”
6月17日,当陆生报考台湾各大学的报名时间截止时,共有1266人缴费确定,最多人报考的是辅仁大学。
“完成缴费的是1037人,但我们只计划招收40人。”在辅仁大学教务长刘兆明看来,之所以这么多人报名,是因为“历史的声望加上它现在的排名所致”。不过,考虑到报名人数过多,辅仁大学最终把招生人数增加到了99人,全是一本线以上的学生。
“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章廉曾经在辅仁大学做交换生,他的感觉是“两岸教学差别不大,但是学生态度差别很大”。
辅仁的台湾同学上课并不认真,下课也没人复习,遇到考试的时候,大陆生那个礼拜都不怎么睡觉,通宵背书,但是台湾的学生依然不复习,考试就考得巨差无比。“基本上大陆交换生都是拿全班第一名。”章廉说。
不怎么学习的台湾生,也不像大陆学生那样伸手向爸妈要钱,在他们的思维体系里,进入大学等同于走入社会,跟家人要钱是会被笑话的。
曾经到台湾交换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强静雅,就很感慨,“周围的台湾同学都比较辛苦,上完课大多数同学会去打工,晚上下班回到宿舍都要深夜一两点。”
台湾教育问题专家石咏琦觉得这很平常,“台湾学生本来就混个文凭而已”。同时她也觉得,“在大陆念书念出个书呆子来用处也不大”。
在台北大学教书的郑又平曾接触过十几个大陆交换生,他发现,“课堂上大陆同学通常是沉默的”。
两岸同学的差异,更多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在有关政治、社会或者经贸议题上,大陆同学常常直觉地强调国家的角色;台湾同学则倾向于市场或者民间社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台湾同学习惯于对权威持质疑的态度,大陆同学则几乎没有这个意识。
台湾的游行很常见,学校外面时常有不同党派的抗议活动。台湾辅仁大学的张于真老师发现,来交换的大陆同学行为都很小心,“他们其实很想去看看,但是又好像不敢去”。曾经有大陆生问张于真,“张老师,我可不可以去看看那些活动?”张于真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就去哪,想骂什么就骂什么。”
台湾公立大学明年或招“陆生”
“台湾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文化主体性,有着与大陆相同的文化根源。”辅仁大学教务长刘兆明说。
虽然那些刚刚成年的大陆生不能理解,但是,等到他们深入了解台湾社会后,一定会发觉,去台湾念书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台湾社会中蕴藏的多元价值、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同源同种的中国人带来的友善的环境。
“大陆生赴台求学主要受推动力和拉力的影响。”张宝蓉分析,推动力就是大陆升学竞争激烈,考生多但教育资源稀缺,这让大陆学生不得不考虑去境外上大学。“拉力则是境外学校提供的优厚教育环境,包括奖学金、打工和就业机会等,”她说。
但是,台湾教育部门制定的“三限六不”招生政策,不允许大陆生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等措施,显然限制了大陆生赴台的积极性。张宝蓉认为,“台湾第一次在大陆招生,更多是推动力在起作用,拉力没显示出来。”
2011年,包括北京三名文科状元在内的17个省、市级高考状元,共291人选择香港高校,北京理科状元梁思齐最终选择去香港科技大学就读,并获得56万港币全额奖学金――这其实就是推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为“拉力不足”,让一些即便已经被录取的大陆生,也决定放弃。7月6日下午5时,台湾在大陆招收的首届学士班名单最终确认,在被录取的1015人当中,实际报到确认者为742人,放弃人数为273名,放弃比例超四分之一。
入学率低的状况已被台湾当局注意到。7月7日,台湾“教育部次长”林聪明说,明年将考虑公立大学也可以招收大陆本科生。
(应受访者要求,马宏为化名)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热词搜索:赚钱 考试 “陆生”会考试“台生”懂赚钱 陆生与台生的有趣对话 陆生奖学金是台生6倍多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