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美术作品为何此“造型”非彼造型_民间美术基础造型简笔画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民间美术,近几年随着人们逐渐对中国古老历史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在历史渊源中,它成为劳动群众们为了表达其理想和愿望,用自己不息的创造精神在生活中传承和发展属于他们自己独特文化语言的一种视觉艺术。这些貌似简单朴实而又原生原创的作品与其蕴涵着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是分不开的。当民间美术被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后,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体现了中国文化被世界认可的程度。
  从字面上看,“民间”二字具有平民百姓,乡土基层和通俗普及的意思。民间美术最本质的特征乃是“民”的内涵,即它是民间的、民众的技艺、手艺和工艺。[1]而我是这样理解民间美术的含义:美术作品是单纯让人感受到美感而忽略掉创作过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实质上,当民间美术还没有形成一种艺术供人们研究思考的时候,其美术作品的美感早已经产生了。这就是我提出的民间美术关于造型及其创作方面的观点:此“造型”非彼造型。
  通过一些深入的民间考察和实地走访,并翻阅了大量有关民间美术方面的读物,我发现了这样的迹象:大部分民间艺人的手艺都来源于生活,他们的作品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最初仅供家庭内部使用和欣赏的手工制作,经过时代的发展,逐渐被开发出来,得到社会的认可,提升为艺术品。
  陕西省旬邑县赤道乡富村,有一位人称“剪花娘子”,名叫库淑兰的老人(2004年12月19日病故),受母亲影响,自幼对铰花、贴样、作画感兴趣。她的创作在原始剪纸技术的基础上更为复杂和精密,每幅作品都要设计数十个图组,每个图组中要有若干个分图组,以及不同的分图,然后一一剪出贴样,再一个个地粘贴、组合成完整的画面,这种独创的剪贴画艺术形式在民间艺人中是不多见的。库淑兰老人创作的每幅作品,从来不打草稿,总是信手剪来,随手贴上。她的作品曾多次获奖,代表作《剪花娘子》成为1997年2月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传统艺术节的会标,先后被陕西电视台、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画报》等煤体报道或刊载,并被南京美术陈列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香港博物馆及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内外的收藏馆、收藏家争相收藏。[1]
  我国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创作思维方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群众保留和认识了原始思维的认识方法,在表现认识自然社会生活方面,拥有很多不同的概念和理解形式。民间美术虽然没有对造型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意识,但他们的创作基础是依赖着对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和善于观察等从而产生出对艺术作品的描述,这种描述就是对自己脑海中思维意识形态的表达。以库淑兰老人为例,把自己一些亲身经历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模本,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创作中,并且依据小时侯母亲的儿歌和民谣想象出创作题材和构图。在这些艺术作品构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与所谓的“造型”没有太大关联的,作品产生过程中周围事物的影响反而是最能突出表现民间美术之所以会成为精美艺术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
  民间美术作品不能单纯被人看做是一种美术形态或者艺术形式,这种独特的思维表现形式,我想主要归纳为三个“造型”:
  一、生活“造型”
  即民间美术是一种生活艺术,它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信仰和习俗创造的产物。
  这些最初只是手工业劳动者的民间艺人们,在当时生活时代所处的生活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新奇的灵感和兴趣。由于生活圈的狭隘,文化素质水平低,最初民间艺术只被当成一种赚钱养家糊口的手艺。虽然没有受过美术基础和审美造型方面的训练,但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生活的富裕,这些民间艺人的文化素质和涵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一系列信息交流途径得到了逐渐提高,因而对手工艺的质量特别是美感上加以揣摩和关注,也不再仅仅当作家用品或手工业制品交易买卖。当初被民间艺人们单纯制造出来的产品逐渐披上了美感的外衣,使之发展为今天的民间美术作品。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大都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积淀和信仰习俗,而具有族群认同的标志性图腾、祖先神祭祀方式,往往会成为民族文化情感最鲜明、最典型的象征。[1]由于文化知识的缺乏和生产生活相对低下的环境所产生的这些民间信仰和崇拜,使得民间艺术作品有了产生的精神依托。例如,一个最突出的民间习俗就是与人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因此才产生了诸如除夕之夜迎财神、供奉财神、贴灶君和门神等一系列与民间信仰有关的春节民俗活动,这样的民间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每逢春节,我们依然会“请”财神回家,祈愿在新的一年里消灾减祸以保平安。每逢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第一份饺子出锅,人们都会盛出第一碗放在窗台上,再摆一副碗筷,让各路神仙先享用,以表对他们的尊敬。
  二、审美“造型”
   即民间美术是一种普通大众群体特殊创造思维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美感。
  人能够在劳动实践中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认识生产的规律,按照实用的规律去改造自然,创造产品,进而又发现和认识了美的规律,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物体。这个过程,也就是人类通过劳动生产实践以满足物质实用需要发展到满足精神审美需要的过程。[2]
  民间艺术家们对事物特有的观念在其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靳之林在《我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从“碗是平放着的”说起》中讲到,陕北张林召的剪纸《姜太公钓鱼三情》,以一人三面三情的手法,由侧面向正面的转换,表现了姜太公钓鱼时的聚精会神,上钩时的喜悦表情到钓上来时的哈哈大笑。极其大胆巧妙地表现了三种表情的发展过程,这在我国画坛上还是创举。它不仅表现了动作的时间过程,而且表现了表情的时间过程。
  三、文化“造型”
  即民间美术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展现,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化传承的底蕴,最初创作的动机是一些在劳动人民群体大众中间流传开来的。
  民间文化观念作为中国庶民百姓传统认知方式、思维观念、价值准则和认识成果的积累和传承、传播,必然地对人们现实生活的思想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着重要的、难以摆脱的影响作用。[3] 真正创作的主流是那些生活在农村普通的劳动群体,特别是农村妇女。在她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根本不存在我们所谓创造艺术的观念,深厚的文化积淀早已渗透在他们的生存观念习俗生活中,这与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分不开的,这样的艺术作品是无法用造型等审美要求来衡量的。例如作为中国早期文化符号的“鱼”,象征着很多美好的事物。在我国古代的礼俗中,鱼被认为是繁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是对其最好的恭维;而在男女之间,这代表对方则是自己最理想的配偶。以鱼比喻多子,以双鱼比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是民间美术中常用的文化符号,而与娃娃的组合常象征生命繁衍的本意。
  回顾曾经研究和观摩过的民间素材不难发现,这些淳朴的民间美术创造者们虽然没有今天我们这些研习美术“美感”的人所应具备的美术素质和创造能力,但他们即兴创作的能力在遇到激情的时候便能勾起创作的灵感,表现出自由自在的创作心绪和无拘无束的创作方法。一切“造型”都来自于世界给予人的感受和启示,而人的视觉感受的立场、方法决定了造型的结果。[1]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尤其是在高校,如何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我们不能在没有完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点的情况下盲目的搞创新主义,而应在尝试对物象的观察方法与思维感受的基础上,从常态的源头寻找合理的造型可能,当然不能照搬传统,但可以借鉴传统来寻找一条适合现在美术教学的更好的方法,从而获得更好更新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2]魏国英、祖嘉合《我的民间艺术世界―八十位女性的人生诉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3]姜哲《中国民间美术解读》,地质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4]王世德《审美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5]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科研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08106020504M326)。

相关热词搜索:造型 美术作品 民间 论民间美术作品为何此“造型”非彼造型 民间美术图片 民间美术的种类有哪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