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资【后扩招时代的高校苦涩】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生源危机”、“学历贬值”、“学校债台高筑”……由“高校扩招”引发的社会争议,近年在中国社会延烧不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很多的校长、家长和学生都在面对扩招之后的“冲动的惩罚”。
教育是百年大计,可如今不少地方却是“鼠目寸光”,争先恐后地把教育当成了时下经济的增长点,赚钱的“爆发点”,大学城层出不穷,后果却是债务缠身。“扩大化解高校债务风险试点”成为2010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之一,正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而同时,日前财政部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通知》,明确高校学费未来两年不上涨,又让多少“靠收学费还债务”的高校愁眉苦脸。
盲目扩招、无序扩建的后果致使教育质量鱼龙混杂,教育回报极其低微。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能够证明其天骄身份的学历当然弥足珍贵。但如今具备大学学历者众,学历已不再是就业的灵丹妙药和金钥匙。
高校的命运,关系到学生的前途、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发展。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告知本刊记者:“随着我国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尤其是18岁到22岁适龄青年数量的减少,一些大学可能离破产不远了。”
一边仍是扩建扩招,负债累累,一边却是生源不足,学历贬值,后扩招时代的中国高校将如何安度危机?
上篇:学历贬值
近日,两起硕士下跪求职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某高校一名2007届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求职时,竟当场跪倒在院长的面前。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湖南女子大学校长办公室里。一名同样30多岁的男性硕士研究生。关上房门,扑通一声跪倒在校长面前,请求给他工作机会。
高校过度扩招导致学历贬值严重,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人才的供需比例极度失衡。“僧多粥少”的局面每天都在上演着,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争抢同一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当然会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才贬值。学子们为了找到工作,研究生抢本科生的饭碗,本科生抢专科生的饭碗。
现在上大学再也不是10几年前“万人挤过独木桥”那般艰难了,念大学成了一件平常事,在职的可以考成人大学,也可以考研读博。一些高校为了钱,也非常大方地往外“批发”毕业证,一些官员和老板,人没有在课堂上呆一分钟,怀里却揣上了名校的研究生毕业证书。就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包括那些硕士博士,水平下降,也让文凭无形贬值。
研究生群体现状尴尬
高校过度扩招导致就业压力加大,学子们被迫考研读博。据统计,今年全国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共吸引了624万人。在一项“你认为考研人数年年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回答“就业形势严峻,考研是为了能找个好工作”的最高,约占82.6%。
文凭像是一种文化货币,投资越多,对“未来”的购买力便越强。只是过去的大学生花了4年,能得到预期的回收,现在这些回收被满街跑的大学生给稀释掉了,学生因为回收差,只好赖在学校里更进一步追求硕士文凭,以保障自己的未来竞争力。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曾经对学校扩招导致毕业生质量下降这一问题做过解释。他认为,高校数量的增加必然伴随着生员质量的下降,以前大学生是“百”里挑一,而现在是“十”里挑一。但是优秀的毕业生“绝对总数”还是比以前有很大幅度增加的。而优秀毕业生的比例是否比以前有所增加?对此他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但给出了一组数字,就是说大学疯狂扩招的同时,经费基本上投入到“大楼”的建设,而不是“大师”的招募。结果是单就数量论,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这样毕业生的普遍素质又如何保证?
现实中,本科生揣着毕业证却工作难找,结果就寄托在考研上;硕士难找工作,就读个博士。在这个趋势下,各个大学研究生院都在扩招,研究生院一夜之间仿佛成了找不到工作学生的暂时避难所。
而研究生大幅扩招,导致含金量下降。3年的研究生生活,某些研究生到底在“研究”什么?“帮助导师干活,占去了我绝大部分时间。”福州大学两名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这样回答本刊记者。
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导师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随着研究生数量的逐渐增加,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热门专业,以前每位导师只带一两名研究生,现在多的可以带二三十名。有些导师自身的业务又很繁忙,许多研究生平常想见导师一面都困难,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和导师聚一聚聊一聊,怎能奢望导师对学生一对一地指导?硕士生、博士生教育的质量,难免受到导师数量等因素的钳制,“知识精英”色彩随之削弱。
研究生水准越来越低,但企业用人的要求却越升越高。
四五年前,一个研究生留在高校当老师,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那时有更好的岗位在等着他们。现在却不同了,如果一个研究生可以在高校工作,那真是烧高香了。因为更多的研究生还是去中学当老师,而且,这种研究生的任教能力,可能还不如前几年的本科生。
高校过度扩招,让人看到的现象就是“本科学历满街走”,这使得用人单位仿佛一下成了暴发户。以前一些企业也许硕士毕业生无人问津,可现在他们终于成为买方市场,有时一个岗位竟然会有10几个重点高校研究生来面试。这些用人单位真的需要具有很强研究能力经过科研训练的人吗?非也,他们关心的首先是能不能马上动手干活。这种用人单位的“暴发户”和肤浅直接反馈到研究生的自我培养方式上来。谁去搞科研谁就犯傻了,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考考证,拿拿本儿,有关系的到企业打打工,积累一下工作经验。
研究生整体素质滑坡,教师培养能力下降,伪“研究生”数量增加,造成了今天中国研究生群体的尴尬现状。
“新读书无用论”
硕士下跪,折射文凭贬值的同时,却也反映出另一问题――新的读书无用论可能卷土重来。
去年教育部公布,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有84万弃考。今年,教育部并未发布弃考生的数量,不过可以推算。今年考生数少了65万,而应届毕业生数,今年的803万比去年834万减少31万,两者相差34万。这34万意味着什么?一是弃考人数增加,二是复读生人数减少。
先前“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认可如今悄然改变。
学历贬值导致低薪。“低薪时代”,这个飞速到来的名词已经风起云涌,低薪已经成了企业最爽快的杀手锏,他们将大学生视作廉价劳动力,利用阶段性供需不平衡的时间差去人为压价,这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端浪费。
教育投资找不到回报的平衡点,现在一个家庭要投入15万元左右培养一个大学生,却低薪或超低薪就业,民众必然会对教育的价值产生质疑,并被很多人归为“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
学历的“通货膨胀”还诱发高学历做低学历工作的问题。3年的硕士毕业了,不一定就增加 了自己的竞争力,进入职场也不代表永远有竞争力,就像哈佛管理学院院长去年在一场演讲中所说的,“现在学历只犹如微薄的本金,如果想在本金上不断生利息,就得从职场不断学习、不断变化才有办法赢得竞争。”
学历贬值的背后
学历贬值,是现代社会一个普遍事实。当人们在抱怨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时,是不是也在想当初你是多么容易就考上大学的呢?高校年年在扩招,并不是因为社会缺少人才,而是为了收费,大学获利,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现在的大学不管分配,招得上生源来,自然有好的收益。宽进却不严出,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升学的压力就转化为就业的压力。
同样的,研究生也一年比一年扩招得更多,比如今年四川大学、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电子科大等4所在蓉部属高校已公布了硕士生招生计划,招生总人数突破1万人。这几所大学,在全国高校排行中,并不在前,不过算是重点中较为平常的,居然招生超过1万人,平均一校2500人。
当然,“学历贬值”的原因与人才结构的变化不无关系。10年前的研究生占整个社会人才构成的10%至20%,是当之无愧的“顶尖人才”;而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现在的研究生比例在整个社会人才构成中的比例逐年增长,已经失去了过去的光环。
另外,国家制定扩招的政策是为了扩大内需,这样老百姓才会心甘情愿地把钱拿出来消费掉,而且这样做在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方面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凡事都应有个度,扩大招生在一定的范围内,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超过了这个界限,就会适得其反。
还有,大学本身要有自己的定位,总不能全国2000多所高校都奔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吧。应该有的大学定位精英培养,这样的大学要重质,没有必要追求量;有的大学定位为职业培养,这样可以扩大规模,批量培养,这些因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催生出什么样的供给。试问当年提出高校扩招的教育界专家,在几年之后得出这样的结果――人才过剩,学历贬值,低薪就业。面对诸多此类的社会问题,我们该有怎样的思考和对策?
下篇:生源危机
中国高校在面临诸如去行政化改革、杜绝学术腐败、落实办学自主化等一系列未解难题的同时,势必将迎来一场来势凶猛的“空校危机”。有关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岁至22岁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生源危机正在引发高校的生存危机。
“零投档”警示高校生存危机
今年7月19日,山东省2010年本科二批第二志愿投档结束,45所院校的文科专业、47所院校的理科专业出现了“零投档”,另外还有大批学校投档数远远低于其计划录取数。
专家认为,“零投档”和“低投档”在未来几年内还会持续对一些高校造成影响,在这场生源竞争中,那些地处偏远、专业特色不明显、学费较高、品牌较差的学校将会面临“洗牌”甚至“出局”的危险。“零投档”现象并非出现在山东,全国很多省市普遍存在。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57万,比2009年的考生数减少65万。作为继去年之后的第二年人数下降,今年是自2007年全国高考人数突破千万大关之后,首次跌破千万。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曾向媒体透露,从已公布报考人数的27个省(区、市)来看,除四川、甘肃、西藏三省区的考生数量高于2009年之外,其余省份均呈下降趋势。
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最主要原因是我国按毛入学率计算的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在逐年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年报,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49万、834万、803万,适龄升学人口的不断下降已成趋势。人口拐点已经开始出现。
高考人数下降,更多人表现出对未来高等教育的忧虑。比如,山东省教育厅预测,到2013年,该省考生总量将由2008年的80万下降到40万左右。2009年他们的招生计划是52万人,即便是招生计划不增长,过两年也可能面临无生可招的窘境。同时,北京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是8万,比去年下降了20%。
问题的另一面是,近年我国高校还在争相升格,专业院校改综合院校,专科升本科,“学院”改“大学”。仅2010年我国就新增43所高等学校,这43所学校中,由中专学校升为高等专科学校的4所,由大专院校升为本科学校的22所,还有16所高校由“学院”改为“大学”。但是,从山东的情况看,一些新晋本科院校,“本科”的招牌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收益,投档数远远低于其计划录取数。
其实某些高校或许还潜伏更大的危机。它们身上还背负三种压力:一是教学质量必须经受社会的检验。二是身陷几千亿的“债务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透露,保守估计当前全国高校负债高达5000亿~6000亿元)。三是生源危机已经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转。
三五年后或有高校破产
根据相关专家预测,如果仍然按目前每年高校招生计划增长5%测算,到2013年以后,高考的全国平均录取比例就可能超过80%,在经济发达、高校众多的省份,超过90%是正常的,甚至会达到100%。这就意味着,理论上考0分也可以上大学。
我们能预见到的是,三五年后,必有一批高校将面临招不到足够学生的局面,进而陷入办学困境甚至关门倒闭。因为国家投入不足等原因,近年高校规模的扩张,更多是靠学校借贷及学生学费维系。学校拼命扩大招生计划,因为招生规模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收入。而一旦生源缺少,学校很可能就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难以为继。
今年6月1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突然宣告停止办学,数千名学生面临尴尬局面,而此时距离2008年学院首次招生,仅两年时间。数天前,浙江另一民办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则抓住了救命稻草,5月28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告同意该校出卖一块60亩的土地,以偿还高达8.2851亿元的债务。两所问题高校,一个遭遇撤资,一个被官方特许卖地自救,在高校疯狂扩张和盲目投资的大环境下,一旦负债过高、资金紧张,这些院校将如何生存?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对本刊记者分析说:“仅仅就办学基本经费而言,在校生在1.1万人以上的时候,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而低于6000人就开始赔钱,就必然要压缩教师和设备维持运转。所有在校生人数如果低于5000人,这所学校可能就会难以维系,陷入财务危机。”为此,他特别强调说,“如果拿不出有效办法。他们的破产不会太遥远,尤其是三本院校和高职高专将会首当其冲。”
现状恰如顾海良所言,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高等教育规模开始迅速扩张,如今却出现了生源的转折点,生源减少必将加剧高校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必然会因“优胜劣汰”被迫出局,部分形式上盲目扩张的高校必然要为徒有其表的“大学之大”惨烈埋单。
危机或是变革转机?
以中国高校目前的生存状态,恐怕难以应对生源迅速减少带来的挑战。但生源危机带给一些高校生存危机的同时,也给国内高校带来了更大的变革机会。
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得?如今已成为众多家庭再三权衡的经济命题。而报名者的减少,又能否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公平的契机?比如,通过它,促进高校生源多元化,成为最现实的推动高考公平的路径。再比如,建立自由转学的制度,允许学生在不同高校之间自由转学。同时,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高教结构调整对于社会资本的介入,也是机会。部分高职、独立学院,由于背负债务,对资本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就为社会资本介入提供了契机。而社会资本进入高校,对一些高校来说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将使这些高校办学更严格,管理更规范。高校需从自身入手,练好“内功”是根本。大学教育必须从“数量大战”向“质量大战”转变,否则那些缺少文化积淀、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不佳、考生和家长认可度不高的高校前景堪忧。
也许,从危机到转机,或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日益成熟的“拐点”
相关热词搜索:扩招 苦涩 高校 后扩招时代的高校苦涩 高校扩招 高校扩招时间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