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下半年面临真考验|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执政周年后,马英九兼党主席之事即将表面化,国民党内难免会有一场实力斗争。他当了党主席后,从此大权集于一身,究竟会因此而去开展新局呢,或者反而是台湾局势往负面发展之始?今年下半年,台湾局势必将更加动荡。
去年马英九以58%得票率当选,其执政一年来,有两项民调很值得玩味。一个是台北《财讯》杂志于4月1日及2日所做的民调,样本数1097人,满意与不满意之比是42对47.2。这和一年来各家民调不满意度恒在30%~40%间徘徊相当接近。
另一个则是台北《中国时报》于5月11及12日所做民调,样本数1019人,满意与不满意之比是56.1对33.5,它与这一年来所有的民调都不相配,《中国时报》的解释是4月中旬以来台湾股市上涨,因而拉高了满意度。由于这次民调太完美,在台湾已惹出许多讨论。
对这两项民调我们都不能怀疑其诚实度,但由于只差了一个月,就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至少已证明了“民意如流水”的道理,当今台湾股市由于国际热钱大举流入而上涨,设若热钱获利了转而流出,马的支持度岂非又要跌回原形?这也是民调数字固然重要,但也不宜过分重视的原因。判断一个政治人物,不能只看民调,而必须去观察政绩的表现及趋势,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观察,我倒是对马英九这个政权充满了担心。
李登辉路线复辟?
台湾没有人会怀疑马英九的操守,他号称“不沾锅”,过去在台北市长任内,各类事务多由下属负责,他自己则每天的行程排得满满,正面的说法是“亲民”,负面的说法是“爱做秀”。除了不怀疑他的操守外,台湾多数人也同意他是近代台湾政治人物里运气最好的一个。在他之前,李登辉和陈水扁,一个喜欢弄权,一个贪腐枉法,已把台湾人搞得狼藉不堪。
其次则是李登辉和陈水扁皆属台独基本教义派,他们将两岸关系搞得剑拔弩张,所幸2005年连战首访北京,已替两岸互动打开了大门,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登辉和陈水扁这两个人遂衬托出了马英九的形象,使他得以高票当选。而连战开了路,使得“反共”“恐共”的红帽子不再存在,使马英九有了新的两岸舞台。而更重要的是,北京过去一整年已被李登辉和陈水扁企图搞法理台独弄得心烦气躁。马英九上台,北京为了防止台独复辟当然也乐意送礼给马英九,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好运气,全都到了马英九的头上。
不过,尽管运气好到无以复加,但毕竟马英九不是个具有开创性的人物,马英九从不与台独正面作战,在文化价值上甚至还经常向台独媚俗,他只是企图在各种难题中找一个较安全的位置,“不统不独不武”就是这样的位置;他在用人上也蓝绿通吃,也是一种安全的考量。这种附和趋势而无法开创趋势的特性,使得他努力地去讨好各方,而这种只求安全的风格,将来有一天必将成为他最致命的缺点。
首先就两岸关系而言,马英九上台后,由于不试图搞“麻烦制造者”那种法理台独,北京无论出于战略或利益需要,当然乐于送礼和搭建两岸互动架构。架构多了,台独的可能即会减少,这也是马上台后,北京愿意在诸如直航、开放观光以及外交休兵、国际空间等问题上配合的原因,只要涉及单纯的两岸事务,北京都愿意替马英九制造业绩。
不过,北京愿意配合也不是无条件的,两岸有许多问题终究不可能回避,在两岸交往中的许多言语动作也经常会透露出许多信息。马英九从不主动针对台独作出意志表达,遇到许多有台独意涵的问题则以“主流民意”刻意回避,他所任用的国安会秘书长及陆委会主委都是“李登辉人马”,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李路线复辟”。
马的两岸政策最高纲领是“承认现实,互不否认”,由于台湾不可能否认中国大陆,因而所谓“承认现实,互不否认”,真正的意思是“承认两岸的分立,不否认台湾的国际资格”,因而它相当于一种低调的“两国论”。对于这些,北京当然心知肚明,因而胡锦涛已多次谈到要以“建立互信”为前提,所谓“互信”,即是只有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
去年底胡锦涛发表“胡六点”已说得更为明白,两岸交往不容有“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独的任何疑虑,由于马始终畏惧台独势力,而在“一中”上不表达,对“胡六点”也拖了将近半年不作正面回应。反而是在最近提出所谓“地理论”以取代“历史论”,认为两岸历史乃是统独之起源。只有强调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始可避免纠葛,加上最近他又表示希望出席亚太经合会的高峰会等,凡此种种都显示出他的两岸政策确实有种种疑云,据我所知,这也是北京对他开始有所保留的原因。
因此,目前两岸表面熟络,但在核心认知上却因缺乏互信而疑云日深,这是“外热内冷”之局。北京当然已不再可能重复难听的话,但继续再和马配合的意愿则降低,以马力推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ECFA)为例,马希望透过ECFA而能和东南亚国家建立经贸关系,北京则用海西经济区的试点先行作为回应。
两岸关系的表面热络当然不会那么容易降温,但因统独问题的无法回避,因此当两岸互动日增,愈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马英九那种只想找安全位置,不愿带头创造可能得罪绿营甚或美日的新形势,可能愈来愈捉襟见肘。领导人不能一切都只考虑选票而讨好所有的势力,而必须根据自己的智慧、判断与担当来塑造新民意和新趋势,这乃是台湾最需要的政治人物,但马英九却显然缺乏这种特质,这也是我对两岸关系不那么乐观的原因。
贫富差距扩大
就马政府处理台湾财经问题的表现而言,也很难让人满意。近年来,台湾政策愈来愈“亲富人”、“亲股市”、“抓短钱”。台湾财政赤字日益恶化,赋税失去公平,而社会的M型化也日益严重,这些都是他就职前被人期待的目标,但他显然让人们的希望落空了。
过去一整年,台湾由于公权力不彰,有钱有势的和团体施压减税容易,动辄找个名目即要求减税,这遂使得税负压力被转嫁到薪资所得者身上,而不足的自然用财政赤字来弥补。迄至陈水扁为止,台湾的政府及公营企业负债已达公帑14兆,这也是他上台后各方要求赋改的原因。
但一年来,他在这方面毫无进展,反而是富人以经济衰退为名而要求减税更多,再加上诸如800亿消费券等措施,台湾财政恶化更甚。殊不知人家英美都已对贫富差距及财政赤字有所警惕,而以增加富人税及抓海外逃漏税作为新的政策。台湾赋税失去公平,贫富差距扩大,政府失去了财政筹码,已替将来台湾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安定打造好了基础。
其次,则是台湾和许多新兴地区一样,政府的财税政策愈来愈“亲股市”,统治者也日益相信“股市好就经济好”,这在马政府一年来最为明显。特别是到了“5?20”周年之前,“拼股市”,释放股市利多,已俨然成了政府求表现最大的重点。
而与此同时,则是台湾出口骤跌,失业率更到5.81%的新高,这种只求表面而对 实质面却无对策的施政表现,自然也使人难以满意。
面对上述困境,马政府唯一的救命仙丹,就只有求助中国大陆了,问题在于两岸经济要互惠,不只陆客观光、陆资人台这么简单而已,以台湾观光的饭店及游览车为例,每天只要有4000人大概就已超载,陆客能带来多少商机?陆资入台进入股市、房市,它只对特定少数人有利,对其他大多数人反而可能有害(如房地产价格高涨,贫富差距更趋扩大等),这也表示台湾要从两岸经济中得到有利于整体社会的机会,它必须在政治和经济上要有更大的配套计划。但马政府却显然缺乏这样的计划。这也使得他的两岸政策宣传效果大于实质。
也正因此,马政府的财经表现,实在让人忧心忡忡。他缺乏宏观计划,只对诸如台湾在两岸互动上“只得到不付出”这种小事情表态,而不能在产业再造、职业计划与就业、赋税政策等方面做出真正改变,台湾又怎能开创出更大的生机呢?
动荡的下半年
而可能更关键的,乃是马政府执政一年,由于它缺乏足够的领导力,台湾在内政上并不能在民进党气势大倒退的时刻重塑“非独”的新方向,反而回归他的“恐独”“媚独”,而使得独派有了更大的发言能量。整个马政府在处理扁家弊案也泄泄沓音,拖延到人们都觉得厌倦的程度,当然更别提又陆续出现的军中弊案了,“除弊”拖拖拉拉,“与利”则只闻楼梯响,这等于给了民进党新的机会。
“5?17”民进党发动“呛马”行动,根据台湾的惯例,如果民进党呼唤出来的群众到不了30万人,就代表民进党跌势未止;如果群众超过50万,马政府在今年下半年就可能出问题,正因“5?17”有如此重大的指标意义,马政府也才会在周年前夕“拼股市”、“拼文宣”,到了竭尽全力的程度。
因此,马英九执政一周年,我们心存宽厚,但也只能给他“勉强及格”这样的评价。马英九一上台就大量用绿官,理由是也要考虑没投票给他的500多万人的感受,加上他的“二线论”,这都使投他票的人大感失望,而他用绿官,在政策上似乎奉行“李登辉路线”,并未因此而得到绿营的尊敬,反而失去了蓝营的支持,也使得北京开始对他怀疑。各方都想讨好,最后是各方都得不到好。目前马政府靠着拉抬股市而挽回了颜面,但这波股市又能撑多久?一个运气特好,携天时地利人和大成的领导人,居然搞到如此局面,不是很让人惋惜吗?
马英九周年后,他兼党主席之事即将表面化,国民党内却难免会有一场实力斗争,他当了党主席后,从此大权集于一身,究竟会因此而去开展新局呢,或者反而是台湾局势往负面发展之始?现在都言之尚早。但无论如何,今年下半年,台湾局势必将更加动荡,这点已值得密切注意。两岸会如何发展,更不容掉以轻心。
相关热词搜索:下半年 考验 面临 马英九,下半年面临真考验 马英九面临考验 马英九的真正对手是自己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