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牌的崛起之路]中国品牌崛起之路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任何物质形态的东西,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如果不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话,就很难再发展起来。人的生活如此,国家的发展也如此。在商业社会的产品领域,物质与精神对接的东西就是品牌。
2005年,美国《商业周刊》连续5年发布所谓的“全球品牌100强”榜单,其中美国52个,德国9个,法国7个,日本6个,韩国2个,中国0个。
“软消灭”步入关键时刻
在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之后,中国众多知名品牌的消亡几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原先那些在封闭的国民经济体系下形成的所谓品牌,在市场全球化的体系下,价值必须进行重新评估,评估的结果可能是毫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先前锁在国门之内的品牌要面对跨国公司的“软消灭”。
作为商业竞争的手段,跨国公司对待中国本土品牌的手段通常有两种:对于与自有品牌定位重合的产品,通过收购或者租赁的方式将之雪藏;对于有利用价值的品牌,收购或者租赁之后,重新塑造,为自己所用。这两种方式,通常被称为“软消灭”。
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余明阳等人针对“保有品牌”作过一个调查。所谓保有品牌,是指那种在竞争中失败,通过合资又重新生还的本土品牌。调查发现,在合资企业中,70%以上的中国品牌都被“软消灭”了,只有30%的品牌被用来做市场。
1994年是中国引进外资的高潮期,联合利华在这个时候提出与上海牙膏厂合资建厂。在合资公司的3000万美元资本中,联合利华以1800万美元现金入股,取得控股权;上海牙膏厂以土地厂房和设备作价1200万美元入股,占40%的股份。联合利华的品牌是“洁诺”,上海牙膏厂是“中华”和“美加净”。
为给自有品牌“洁诺”让路,联合利华把美加净的价格从4.5元压到了3元一支,使原来处于中高档的“美加净”销售额大幅下跌,从1994年的年销量 6000万支降至2000年的2000万支。7年之后的2001年,上海牙膏厂不得不以原价3倍的价格将美加净品牌使用权赎回。
“美加净”和“中华牙膏”的命运是中国众多知名品牌的结局。这种模式在家电、汽车、洗涤、啤酒、水、饮料等行业广泛地存在着。
著名冰箱制冷企业――扬子集团的“扬子”商标在合资中被德国西门子家用电器公司以9600万人民币买断50年使用权。美国“宝洁”、英国“利华”、日本“花王”、德国“汉高”四大公司分别与我国最大的北京“熊猫”、四川“双猫”、广州菊花等合资生产“飘柔”、“海飞丝”、“潘婷”、“力士”、“奥妙”等产品,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市场。
唯仅如此,在我国最大的14家合资医药企业中,有13家是外方控股的,著名的西安杨森,外方控股52% ,天津史克,外方控股55% ,原来的国产牌子都被卖或者转让了。
有着类似命运的还包括芳草洗衣粉、哈啤、南孚、乐凯、娃哈哈、乐华、香雪海、熊猫等等。
品牌生存,有和平的境界吗?
著名的《竞合》一书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问题: 商业究竟是战争还是和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周长辉的回答是,既是战争,又是和平;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和平。颇有一些玄学的味道。
“我们不必刻意追求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的话引发了一场大的争论。这场争论在充满误解的空气中愈演愈烈,充满情绪的人们完全忽略了“入世”谈判专家抛出这个观点时候的背景。
他的实际意思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汽车产业注定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不一定要独资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
另外一层意思是,在当前阶段,中国汽车业尚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谋求自主。
2005年11月21日,中国汽车报社“民族汽车品牌生存环境研究课题组”出台了一个《民族汽车品牌生存环境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了目前我国民族汽车品牌面临的十大威胁:日益严格的标准、法规,且有被跨国公司操纵利用的趋势;跨国汽车公司利用合资品牌网络直接低价倾销国外品牌;合资品牌正在加快进入中低端细分市场,与民族品牌在同一细分市场竞争;跨国公司和零部件公司在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技术壁垒、技术封锁;跨国公司在国外市场通过正当和不正当措施,抑制民族品牌向海外出口;持续的价格战,降低了企业利润率,削弱了民族品牌未来竞争力;外来文化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不负责任媒体对民族品牌的错误报道和错误引导;一些企业自身放弃自主开发、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等。
大量本土品牌被打垮或者“软消灭”,是中国企业必须经历的一个阵痛过程。这也是落后国家振兴难以绕开的道路。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胸怀对待这个过程。
中国本土品牌为外资所用并成为跨国公司实现本土化的工具,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是能够为国人所理解和接受的。因为这是我们“以市场换技术”需要付出的代价。25年之后,需要检视一下,付出代价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
工业的结构生态不能走向高端,低端也被人家拿走了,在这个时候,国家品牌的成长就成为一句空话,中国就将被更多的本土味道十足的“洋品牌”所占据,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危险。中国20多年来的发展优势正在消失。
越是低成本的东西,竞争力越容易减弱。中国东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能源和淡水资源日益紧张,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一旦上来,将会比不过越南等国家,制造业就将开始流失,在制造业流失的时候,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有一句名言,他说:“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
中曾根之言意义深刻,足迹所踏之处,两个国家品牌像两颗宝石一样,照亮他前进的道路,首相自然倍感光彩。有着同等感觉的应该还包括美国、英国、德国、韩国的首脑们。
“比较优势”理论走到尽头?
10月11日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2005年,品牌与自主创新一道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品牌和自主创新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被高度地提取出来。它们是中国经济由破而立的法宝吗?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个月之前出版的一本名为《刷盘子,还是读书》的书开始出现在中国市场,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刷盘子”意味着在价值链条的末端混饭吃,“读书”意味着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
该书作者是一名生于70年代的中国留日学生,名叫钟庆,所学的专业是工业自动化。该书以比较分析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脉络为主线,对中国当前产业发展的现状表明了自己的忧虑。作者非常严肃地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家们所坚信的、并用于指导中国经济实践的“比较优势理论”。他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于中国有害的理论。
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争议的观点,他认为,外资的大量进入,冲破了脆弱的工业体系。作者建议,在某些领域,应该进行保护。“清贫是可贵的美德,土地资源、钱财是身外之物,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的财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
这成为主要的争论点。
以这本书为基础,年轻的作者与国内3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进行了对话,3位经济学家对之有赞誉,也有尖锐的批评。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从刷盘子到读书是中国经济必须跨越的过程。他们都在思考――如何尽快走上“读书”的路子。
与钟庆对话的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忧思:经济增长很快,但舞台上全是外资企业做主角,中国企业跑龙套。
另一位经济学家关心的是如何探寻技术进步的途径。一种是由一个主导机构比如政府来安排投资;另一种是政府不用管,让市场来完成。
基于品牌成长的生态
现在,该是重新界定品牌的定义与价值的时候了。
要成为国家品牌,有几个标志,第一,技术研发力量一定是在国际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能与别人较量。因为品牌不光是一个概念,品牌以品质为保证,产品可靠,形象可信,性格可亲。三个“可”缺一不可。品牌不是商标,品牌一个重要要素是持续不断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同仁堂能够数百年延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核心技术力量和不断的创新。
第二,这个企业有很好的企业文化和团队,不止这个老板优秀,否则这个老板一退休,企业就完了。不管它的老板是谁,它这个产品都应该很可信。以这两点作为基础,再把其他要素整合起来。
海尔能够在美国小型冰箱的市场中遥遥领先,一方面是海尔的研发和质量确实很好,另一方面海尔的团队优秀。有了这些保障以后,国际上才认为海尔是个值得信赖的品牌,海尔也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品牌低档的形象。
对照这两个标准分析中国诸多品牌的失败,原因就一目了然。那些被迫与外资合资,被变相“软消灭”的本土品牌正是在这两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当然,国家品牌的崛起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里面包括资本结构、品牌的运营和管理体系、品牌存在的社会环境、产业链的配套,这些东西很多是企业需要做的,很多是政府需要做的,很多是政府需要倾斜的,很多是政府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保护的。
但是,目前国内的整体环境很不利于国家品牌的生长。
一、中国知识经济产权方面保护很弱,品牌企业不敢创新也不愿意创新。在服装行业,如果某家企业投入很多成本,成立专门的设计室,培养大批高级设计师,设计出优秀的产品,那么,面世以后,马上就有人模仿。这对中国的整个创新能力和品牌提升能力非常不利。
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得“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盛行。真品不敢打假,否则连自己都卖不出去了。这里牵涉一个大的国家利益和小的区域利益的矛盾。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的营销环境好不了,国际形象也好不了。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和环境中,会有很多不思进取的人存在,会有很多人、很多企业甘心在全球价值链的末端维持生存。也会心甘情愿地拿数十年心血积累的品牌去合资,甘心被消灭。
这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种整体的氛围,尽管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无奈。视野和理念决定我们的前途,如果选择在别人铺好的柏油马路上搭别人的顺车,可能是安全的、舒适的,但是,你永远不会有自己的车。有的人会选择荆棘路上开辟自己的道路,风险重重,可能滑下来摔死,可能被蛇咬,但是这样才能看得到最美丽的风景。
“国家品牌”的心态
就像“民族工业”一样,“民族品牌”也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性称谓,延续了100多年来中国人寻求自强的一贯思想。它显然是不够开放、不够包容的。很容易为人利用,或者为外资所诟病。
余明阳建议,代之以“国家品牌”。但是,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当得起国家品牌这个概念,导入“国家”二字,意味着,把参与竞争的对象放在全球化的市场上考量。
11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了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工作会议,副市长胡延照出席了会议。据称,到 2010年的目标是,上海市将培育形成5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10个体现上海城市实力和魅力的区域品牌,50个在国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
上海的“发奋”,有这样一个背景:最近,《北大商业评论》对国内的321个品牌做了追踪,在“能够进入老百姓持久视野的品牌”当中,广东占了18个,而有中国经济首都之称的上海市,仅仅只有两个,一个是上汽,另一个是宝钢。
也就是说,上汽和宝钢可以成为上海人的左右脸。
不过,类似于上海这种在5年之内,建立“5、10、50”的品牌工程,是非常危险的。我们需要由自发发展走向自觉发展,自觉发展是什么?政府不去干预企业,不去扰乱企业的发展,而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这种保护和服务。
品牌群落的整体出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多的是企业自觉努力的结果,政府的职责在于为之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真正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的成长提供条件。
余明阳认为,国家品牌的崛起,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缺乏优秀的企业家群体。如果企业家只是为了盈利而做企业,永远做不大,真正的企业家不能有这种心态,要做一个钓鱼的人,他享受的是钓鱼的乐趣,他早已经抛开了对金钱的追求,对他来说,金钱是他成功的一个标志,而这个钱是社会的。有了这一条,才能够笼络住很多的人才,才能够有一个很强的团队来支撑这个品牌。他有更宽阔的胸怀,在他退下来以后,有更合适的人能够继位。有了这个核心因素以后,团队、文化、品质保证、研发体系、管理架构、营销创新等等问题才能做到。
已经有很多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企业在自觉地为成为国家品牌而努力。而成长为国家品牌的路径也是不同的,比如联想和华为。
联想通过“先生存再发展”的路径成长为国家品牌,华为和任正非则是一开始就选择了非生必死的艰难路经,柳传志称之为“爬南山”,那就是技术路线。1992年,在做了几年代理之后,华为决心要研发自己的产品。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窗边对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一年以后,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网用大型交换机。自此,在全球市场上,华为成为思科、西门子尊重的竞争对手。
“处在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全力,在公平竞争中自下而上发展,决不后退、低头”;“不被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打倒”;“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这是华为领头人任正非的话。
可以相信,像日本的索尼、松下,韩国的三星、现代一样,中国自己的国家品牌必将崛起,而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出身贫寒的美国新闻巨人雷斯顿的母亲对儿子说:不要做一个普通的工人,贫穷本身不是罪过,但是如果你始终一贫如洗,才是真正的罪过。
相关热词搜索:之路 崛起 品牌 国家品牌的崛起之路 国家的崛起秘籍 国家的崛起手机版下载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