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 中国著名的跨国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跨国经营―序幕拉开 几年前,当海尔到美国办分公司、建工厂时,国内的媒体都趋之若鹜,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海尔是中国少有的一家如此大胆地踏上美国土地的中国企业。
可实际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序幕早在海尔到美国之前已经开启。而当海尔真正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这个舞台时,人们开始对正在上演的好戏产生兴趣。中国家电业也因为海尔的“出走”看到了发展的另一条道路―走向海外。
康佳将其品牌的电视机销售到了美国,并在墨西哥设厂;TCL在越南和印度与当地厂商合资办厂;创维在墨西哥和土耳其设立了生产基地;四川长虹在俄罗斯、墨西哥和印尼合资办厂……
家电企业的纷纷“出走”预示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高潮正在涌来。
中国加入WTO之后,将会推动这股浪潮以更快的速度前进,从事跨国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比较优势何在?
康佳、TCL、创维等家电企业跨出国门的实践只代表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某种方式―选择在相对于中国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由于中国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相对先进,而且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又比国内低,对于中国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而言,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跨国方式。
广州卷烟一厂(以下简称广一厂)在柬埔寨的投资成功对于这一模式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注脚。广一厂对于柬埔寨威尼顿公司的最初投入不过是几台二手设备以及为数不多的资金。但随着柬埔寨卷烟市场的打开,威尼顿公司卷烟的产、销量每年平均增长50%以上。而实际上,威尼顿作为一家有规模配套的卷烟生产企业也是到2000年才基本成形。
对于像广一厂这样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跨国经营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地区的选择。“找一个比我们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我们的管理、所掌握的技术以及资金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当我们在国内面临世界级跨国公司的进入时,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弱势。但我们毕竟也经受了改革开放20年所带来的各种观念以及技术创新的洗礼。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当我们也走出国门去参与国际竞争时,显然,比我们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我们首选。
选择OEM?
也许格兰仕的OEM之路对于中国的制造业而言,其借鉴意义更为广泛。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格兰仕进军欧美市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昔日在欧美家电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日本和韩国的家电企业由于国内经济受到重大创伤,声音变得微弱。韩国的家电企业为了尽快回笼资金,不惜将生产的家电产品低价销往欧美市场,结果遭到欧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而日本则陷于衰退。格兰仕的机会来了!
格兰仕初入国际市场就抢占了20%的市场份额。跨出国门的第一步很成功。然而,第二步该怎么走?做自有品牌?还是做OEM?
“品牌?那都是靠‘金子’堆起来的!格兰仕不过是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虽然在国内还能数得上,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不过是一家小企业罢了,哪有钱自己做品牌?”于是格兰仕决定做OEM。
面对格兰仕的成本优势,欧美企业撑不往了,纷纷前来寻求合作。原来在欧美生产的成本为每台800元的微波炉到了格兰仕这里变成了400元一台。如此诱人的低成本,谁都会动心。于是,格兰仕提出条件:把你们的生产线全部搬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为你们生产产品,但生产线的支配权由我们掌握。格兰仕如法炮制,微波炉的重要零部件―变压器的生产线,也从日本搬到了顺德。格兰仕所有厂房中的微波炉生产设备几乎全部是从国外搬回来的,而格兰仕的OEM合作伙伴由最初的几十家迅速增至200多家。
有专家认为,格兰仕的OEM模式与传统相比有了一定的突破。传统的OEM是对方提供品牌或原料进行加工,而格兰仕不仅要品牌,还要他们的设备。
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在说到与欧美企业合作时给记者画了这样一个图:顺势而下的阶梯上,顺次排列着欧美、日本、韩国、中国。阶梯的高低代表了各国(地区)在家电领域的总体水平,中国居于最低一级。欧美企业拥有一流的销售网络和一流的品牌,占领的是一流的市场;中国企业拥有一流的成本,却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而欧美与中国同样面临着日本和韩国企业的市场挤压。
把欧美企业一流的销售网络和一流的品牌与中国企业一流的成本相结合,无疑是最优组合。格兰仕在国际上的声望也因为这样的组合而狠狠地提了一把。市场数据显示格兰仕在国外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1/3。
然而,格兰仕的OEM之路仍有其弱点。成本优势一直是中国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可是像格兰仕这样以规模取胜的生产型企业,一旦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后,竞争优势就会迅速丧失。格兰仕现在是全球的微波炉制造中心,是作为别人的生产车间而存在,这种低成本的扩张模式对于格兰仕这样一家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而言还是适合的。但是,随着中国的入世,世界上许多跨国企业的生产制造中心也会移到中国来,中国作为世界生产制造中心的角色正在变成现实,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也会因此而上升。也许5年内格兰仕的这种发展策略还不会有问题,但是在8-10年后呢?
艰苦的品牌之路
说起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打造自有品牌的企业,海尔仍然是第一个进入我们视野的。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尤其在欧美这样的高端市场,以品牌参与竞争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大笔的资金。但是,我们仍然有另一条出路:将产品放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以优质的品质和服务来赢得消费者,进而把品牌打响。但这需要时间。
一家中国民营企业――万向集团却别有路径。万向的跨国之路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美国舍勒公司在1983年的秋交会上看中了放在角落中的万向节。次年,该公司亚洲经销处的多伊尔先生和锻造公司经理奥东尼尔先生带着检测的仪器来到万向节厂,考察严格甚至近乎挑剔。当天下午,向美国出口万向节3万套的合同书就在万向简陋的办公室里草签了。从此,万向节作为万向集团的先行者飘洋过海,出现在美国,然后是欧洲,然后是南美……
可是,在欧美等汽车零部件销售业已相当成熟甚至处于过度竞争的市场,万向只能在汽车维修市场徘徊,无法进入国际主流的主机配套市场。通用、福特……都是万向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如果能够为这些国际一流的主机厂配套,万向的国际地位将有一次极大的提升。
万向第一次进入通用的视野是1995年,这已经是万向美国公司注册成立的两年后。“钱潮”牌万向节在泛美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然而面对通用这样的跨国集团,万向离他们的要求显然还是远了些。QS9000质保体系就是万向进入国际一流主机配套的“死结”所在。这是汽车行业的最高国际标准。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此殊荣。
通用要求,必须在一年之内通过QS9000标准认证。这一年中,万向的厂房里,天天都是灯火通明,所有的员工一个个过关。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QS9000是万向的一次大革命。它也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1997年8月中旬,万向美国公司接到通用公司发来的订单。通用的大门打开了,福特的大门也敞开了。“万向制造”开始在国外的汽车行业叫响名声。
万向美国公司还运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收购了多家与万向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2001年8月底成功收购的UAI公司将给万向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鲁冠球曾经提出,万向不仅要建立一个全球的销售体系,还要建立全球性生产体系。万向收购UAI公司后,“万向制造”将不仅仅在中国制造,还将在美国进行生产。而且UAI的技术水平将带动国内的技术发展。
同时,UAI是美国Nasdaq的上市公司。万向拥有UAI原始持有股份的50%,因此也拥有公司的第一否决权、新股发行权、反稀释权、兼并否决权等权力。这意味着,万向美国公司已开始介入美国的资本市场。这对于一家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2000年4月,万向还成功收购了万向进入国际市场的“领路人”―美国舍勒公司的品牌、技术专利与市场。舍勒公司曾经是美国汽车维修市场上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将其收入麾下后,万向得以在已瓜分完毕的全球汽车零配件市场打开缺口。
万向美国公司运用资本运作的方式实现了企业规模和实力的扩张。几大收购案,解决了万向在欧美市场面临的许多问题,如市场进入问题,销售网络的问题,以及提升国内生产企业的技术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资本运作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国内并没有几家能够把资本运作如此熟练地运用于企业自身的扩张和发展上。实际上,对于国际大企业而言,如此小规模的资本运作不过是小菜一碟。收购、并购早已是国际上通行的企业扩张或战略转变的模式,并且还是跨国企业进入别国市场的一种便捷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万向的扩张模式正在逼近国际通行的规则。
万向的品牌之路比海尔要顺利得多。一方面由于万向所生产的是中间产品―汽车零部件,而海尔生产的是最终消费品。中间产品的销售更多地是依靠厂商的大批采购;而最终产品大部分需要企业自建销售网络实行零售。另一方面,万向品牌在国际上的声誉经历了近20年在国际市场上的“打滚”,而万向的海外并购无形中也提升了万向在欧美市场的知名度。
海尔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初就是大手笔的运作,门店开了不少,广告也不断在投放,但就总体而言,海尔的这些投入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收益。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仍处于成长阶段,资金明显不足的中国企业,直接以品牌打入国际市场难度不小。海尔的勇气可嘉,但其所面临的风险却是不可低估的。
在路上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是注重贸易,而忽略海外投资。这样就使东南亚许多国家可以比较从容地对付“中国这只大象”。现在这一切都在改变。
世界上已基本形成一个概念:中国将成为世界的生产制造中心。可是,生产加工型企业在中国跨国经营的结构中仅占12%的比例,这显然与实际的发展情况相差甚远。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具备“走出去”参与竞争能力的都是非国有企业,对于这些企业的跨国投资,国家的政策支持明显不够。但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的跨国投资,国家或者地方却能给予许多方便。然而,在讲究市场经济的国际市场上,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淘金之路并不顺利。
海尔对于自己的性质界定是这样的:与其说是国营企业,不如说是“合作”型企业。一位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牵涉到经营的动机和决策,归根到底,要向投资者负责。这涉及企业是否能走向世界的问题。而在中国,你往往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操纵者。”阻碍“走出去”的还有管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俞世友教授认为,中国企业当前最重要的是跟上国外的管理方法和观念。
中国现在仍是吸引外资的大国,实际外资累计已经突破350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总量5%强;但中国也是跨国经营的小国,根据中国政府统计,目前跨国投资总额只有76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量的0.1%。按有关国际组织统计,我国至1999年底对外投资总额为256亿美元,也仅占全球的0.5%。这实际上已经基本表明了中国在全球跨国投资流动中的地位,中国的跨国投资也就刚刚开始。
相关热词搜索:跨国公司 中国 打造 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 中国跨国公司 中国十大跨国公司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