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乱象看稀土_稀土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稀土市场:你方唱罢我登场      稀土不是土,而是17种彼此相似、很难分离的稀有金属总称,在现代工业中它被称为“工业味精”。“中国稀土之父”、中科院院士徐光宪解释说:“稀土有着非常奇特的光、电、磁、催化和生理作用,只要使用一点点,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家电,在军工、高科技领域也有重要用途,比如为导弹提供更为精准的制导系统。可以说,稀土与国防安全和国家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稀土储量规模最大,生产量和出口量也最多,自7月中国宣布将2010年下半年的稀土出口减少72%以来,国际市场开始躁动不安,“中国对西方发动稀土战”的论调甚嚣尘上。尤其是日本,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有日本媒体报道称中方暂停了对日稀土出口。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不仅在长期依赖中国稀土的日本引起了波动,也使稀土问题在中国国内成为热点,各种有关稀土的消息接踵而来。
  首先是日本政要频繁出没于印度、越南、蒙古等国,这些国家都存在(或可能存在)稀土资源。10月25日,日本首相菅直人与印度总理辛格宣布两国将加强稀土和核能等方面的合作;31日,日本又与越南签署协议,将以核电和贷款换稀土;11月16日,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东京表示“期待日企参与稀土开发”。而同样是稀土消费大国的美国则宣称要重启本国稀土矿,如美国莫利矿业(Molycorp)就将重启荒废了近20年的加州莫哈韦沙漠的稀土矿。同为资源大国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司也都准备开发稀土矿……稀土市场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般热闹。
  虽然稀土话题是从今年下半年才升温,然而事实上,自2006年起,中国的稀土出口就在逐步减少了。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研究所副所长王泺告诉记者:“我国的稀土政策绝不仅仅是应对西方的一种反应,而是出于长期的战略考虑。”
  中国稀土的廉价,曾迫使世界各地的许多稀土矿都关门大吉。这固然是商业竞争的结果,但其中也不乏西方国家一些战略考量的因素。日美等国近期的高调行动背后,就有这样一些事实: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不仅用来满足生产需要,还进行战略储存;美国占世界稀土储量的13%却不开采,一直廉价进口中国的稀土。11月16日,在商务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姚坚说:“中国只占全球30%的稀土储备却提供了全球90%的贸易量。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未来可能需要进口。”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江涌对本刊记者说:“邓小平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然而时至今日,很多人仍不理解这一说法背后的战略深意。”
  很多人知道:稀土不是一般性资源,而是战略性资源。为什么这么说?江涌给记者打了个比方:“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可以参照石油来看稀土。”
  江涌指出,石油是一种商品,但是它具有极强的政治属性。围绕着石油,国际政治、外交乃至军事等诸多因素常被牵扯进来,我们看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一直以石油进行博弈,在某些时候,石油几乎成为武器,具有“军事化”的意味。除了政治属性,石油还有金融属性,资本可以进入石油市场进行炒作,甚至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而所谓战略资源,首先是基于它的商品属性,是商品就要交换,只有在交换的过程中才能产生价值。只有我卖、你买,你才能够对我产生依赖,进而它才能够成为一种工具甚至是武器。所以,在买卖,有交易,而且可操控,这才显示出战略。稀土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般商品,而且是战略资源,因此不能仅用经济尺度来衡量,更要用政治尺度来衡量。
  然而现实却是,人们仅仅看到了稀土作为普通商品的属性。据说,我国的稀土储量曾一度占世界总储量的近80%,但是经过多年开采,现在只剩36%,等于是白白浪费了许多战略资源。当然,最初以稀土换外汇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如果不改弦更张,就是愚蠢!
  更何况,稀土的问题不仅仅在出口上。王泺一言以蔽之:“(我国)稀土的开采,走的是‘纯消耗型’路线,并非良性的‘资源开发’。”我国拥有先进的稀土冶炼、分离、提纯技术,但稀土功能材料的核心专利基本被国外垄断,因此,我国稀土出口一直以原料型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深加工技术远远落后于美、日等国。以目前产值最大的产品钕铁硼永磁体来说,我国相关生产企业有两百多家,但是获得国际专利授权的只有五家,有资源优势却没有应用优势,中国在国际钕铁硼市场没有发言权。中国在以低廉的价格向全世界供应稀土的同时,还牺牲了自己的环境,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介绍,用池浸工艺每开采一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此外,中国稀土市场还存在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浪费严重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稀土的走私相当猖獗,去年稀土的走私量达2万吨,是全年出口量的1/3。
  
  圈里圈外看“稀土博弈”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决心规范稀土市场秩序。这种正常做法,却被西方视为“稀土战”的信号。
  对于我国的这一做法,江涌充满信心,他又一次强调了稀土与“商品”的差别:“一般的商品都有一个‘需求顶点’,比如铁矿石,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大量钢材,对铁矿石的需求便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成熟,铁矿石的需求在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拐点’,即‘需求顶点’。美国的钢铁生产行业每年都有一个计算:我需要多少铁矿石,再加上废钢的回收利用,就够了。但稀土不是这样。科技产品,你永远不知道它的产出顶峰在哪里,你也无法预测在未来稀土还能做什么,它的应用前景太广阔了!同时,这当中也有个‘需求弹性’的问题,稀土在现代工业中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需求弹性非常小。所以我们可以说――国际社会对稀土有着近乎无限的,而且是刚性的需求,而供给则非常有限且集中。正因如此,具有垄断地位的供给方也应该有近乎无限的定价权力。”
  然而目前,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国际博弈水平只能算差强人意。王泺说:“铁矿石的三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石油的OPEC,它们的话语权是很强的,相比之下,每每遇到资源上的问题,咱们能出的‘招儿’很少,国际博弈的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国际博弈中,王泺还为我们提供了其他的视角。一是着眼于整个能源市场。能源市场有许多门类,最基础的如石油、铁矿石等是被大量消耗的,虽然稀土在高精尖的科技领域不可或缺,但就整个能源市场来讲,它占的份额还比较小,不至于影响到整个能源市场。二是国际话语权取决于一个国家实力的方方面面,单就稀土的话题,还说不上有多么大。稀土是造成双边关系或周边局势波动的一个因素,就今年夏末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来看,稀土只是众多议题中的一个,稳定金融秩序、加强合作等,都是很重要的议题。由此可见,稀土话题中有一些成分是被媒体夸大了。
  
  稀土保护 关乎你我
  
  稀土,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并不遥远,从每天要用的彩电、冰箱、电脑,到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可以说,人们享受的科技产品,几乎都离不开稀土。即便是普通人,也应该问一个问题:如果没了稀土,或者稀土资源完全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中国该怎么办?
  王泺说:“掌握定价权,实际上还是要看咱们的内功。一味通过控制出口来提高价格不是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附加值,还应该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战略资源、使稀土发挥最大的效用。”
  如果说自2006年开始的减少出口、提高价格是一个信号,那么2009年11月工信部审议通过的《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就将稀土产业提升到了战略高度。2010年年初,拥有稀土储量世界第一的“白云鄂博矿”的包钢宣布实施“稀土原料产品战略储备”。这相当于打响了中国重夺稀土定价权的第一枪。
  11月8日,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十二五”科技规划中的稀土规划部分已经完成。有知情人士透露,未来五年,稀土深加工行业将继续得到扶持。而国土资源部近日出台的《关于开展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检查验收的通知》,标志着对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整治和整合工作进入“收官”阶段。稀土的系统性保护机制已经在这些陆续发布的文件中渐渐浮现。

相关热词搜索:稀土 拨开 乱象看 拨开乱象看稀土 拨开马航坠机迷雾国企乱象 拨开乱象看稀土 全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