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走出孤独的迷宫|孤独的迷宫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可怜的墨西哥人,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2007年初的一个夜晚,在飞越美利坚广阔的上空后,我们三十名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生便抵达了夜幕下灯火通明的墨西哥城,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曾经以为纸醉金迷的太平洋彼岸,眼前却呈现出略为沉重的色彩。
离上帝有多远
墨西哥是拉美地区的经济强国和世界第12大经济体,然而现代化进程却面临着与中国类似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最明显的就是贫富差距之大。无法忘记墨西哥城市中心历史遗迹旁的破败景象和城北通往金字塔路上密密麻麻的贫民窟,仿佛盛装下难掩的伤疤。平日地铁中、公车里、路边以各种方式乞讨的穷人,总是给人很大震撼。以前总觉得中国的贫富差距太大,来到西半球的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终于可以想象当年切•格瓦拉游遍拉美时所目睹的场景。地区不平衡尤其突出,在从事农业为主的南部,贫穷现象相当普遍。历史名城瓦哈卡的市中心还是大片石头堆砌的危房。印第安土著聚居地固然风景优美、自然资源和历史遗迹受到相当好的保护,但大多数印第安人仍处于极度贫困,仍以手工艺品谋生。
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也呈现出不平衡。近年来墨西哥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然而它的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溢出效应”,因贫困而衍生的抢劫、绑架、贩毒等各种犯罪问题仍然严重。墨西哥城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之一。华人华侨常成袭击目标。刚到墨城时,我们所入住的华人开办的新天宾馆就遭遇抢劫,荷枪实弹的劫匪洗劫了楼下一位华商的货物后扬长而去,我们才侥幸逃过一劫。2007年12月是墨城华人的黑色月份,接连有四五家中餐馆老板遭绑,赎金高昂,一旦发现有人报警,绑匪就会撕票。所以常有同胞提醒我们,不要单独行动,少去抢劫频发的市中心,晚上不要出去。难以相信,有着光鲜外表的世界级历史名城,盛名之下难副其实。
“特殊礼遇”和独特情谊
去墨西哥的中国人往往刚下飞机就会受到第一个“特殊礼遇”:被关“小黑屋”。说来说去,这得归因于墨西哥特殊的地理条件:离美国太近。由于美国加强了对海路等传统偷渡渠道的检查力度,中国偷渡者开始取道中南美洲,再在墨西哥蛇头安排下经亚利桑那边境进入美国。墨西哥海关近年加大对入境外国人的排查力度,很多赴墨的中国人都会被带到一个房间里等待审查。幸好来之前,中国大使馆已经跟海关打过招呼,我们得以顺利过关。而有些去那边出差或者旅行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动辄被关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听一位在国企工作的同学说,她的同事去墨西哥投标,过海关时没有带防疫证书,不仅被关了“小黑屋”,还莫名其妙挨了一针。
出了机场,我们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礼遇”:有好奇,也有好客和亲切。在墨西哥人眼中,我们这群东方来客神秘非凡。我们出行的时候经常被围观,一路被99%的人目送,此起彼伏的口哨声,时不时的搭讪,弄得人比较尴尬。在墨西哥的中国人经常需要应对这些状况,有些招呼“hola”(你好)的,若不理睬会显得没有礼貌,最好能回应一下。有主动上来搭讪的,就和他寒暄两句,然后找个借口走人。
许多和中国人一样有着黑眼睛黄皮肤的墨西哥人,仿佛和我们有着相连的血脉,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墨西哥的电梯时常发生故障,我也遭遇过这样的险情:乘坐的电梯突然停电,悬在半空。恐惧中,旁边一位墨西哥妇女不停地安慰我,不停地打手机求援,幸好她的手机有信号,我们才得以脱险。
认识上的差距
和当地的贫富差距一样,墨西哥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天差地别。很多人对中国知之甚少。尽管墨城有一万多华人,走在街上还是经常有人会对我们用日语问好,不是“撒尤那拉”就是“阿里嘎多”,弄得我们每一次都得澄清说自己是中国人。因为当地的华人多是广东移民或其后裔,导致一些墨西哥人居然以为中国人都说广东话,甚至问我们普通话是否还存在,是不是像拉丁文一样是已经死去的语言。还有人以为中国仍处在贫穷落后的阶段。去尤卡坦半岛旅行的时候,一个墨西哥人得知我们是中国人之后居然问:“你们那里有吃的吗?”我们说“有”,他还继续问:“你们是不是肉吃得很少?”
而在另外一些地方,我见证了迅速蔓延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墨西哥人开始学习中文,著名的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和墨西哥学院都设有中文系。墨城还有着数十家中文培训机构,仅孔子学院就有两家,中文教师十分稀缺。很多留学生都当过短期的中文教师。我任教的班上,有五六岁的孩子,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学习中文的热情都很高涨。
墨西哥是拉美最早将中国针灸合法化的国家之一(2003年墨西哥卫生部和教育部即宣布承认针灸为医学专业)。中国著名的针灸在墨西哥广为流传,目前,墨西哥持有针灸治疗师执照的有400多人,大约有10%的墨西哥人在接受针灸治疗。一名墨西哥官员曾经向我们打听当地有名的华人针灸医师,想为自己身患重病的母亲减轻痛苦。
“中国制造”也在墨西哥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2007年至2008年间在墨城举办的几次大型展会中都有中国产品的身影,其中机械、汽配、摩托车等产品尤其受到欢迎。参观当地一个涂料工厂的时候,一位负责人跟我们说,以前从美国进口的设备都已经老旧、效率低下,现在都采用从中国进口的设备,物美价廉。
有些墨西哥人对中国的了解则超乎我们的想象。墨西哥学院的莉莉安老师,担任过墨西哥外交部的高级翻译,不仅讲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还翻译了很多中国文学方面的著作,如王蒙的小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系有位老师是“中国迷”,不仅熟知中国历史,而且很崇拜毛泽东,熟读《毛泽东语录》,还时不时给学生讲个在中国都鲜为人知的毛泽东轶事。
我曾参观了墨西哥“国母”级人物弗里达的故居“蓝房子”。她不仅对墨西哥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是著名的共产主义革命家。在众多缤纷绚丽的油画中,我惊奇地发现一幅来自中国的巨大的毛泽东画像,上面赫然绣着“杭州××针织厂”几个字,而后在卧室也发现了并列挂上的五位伟人的画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看到这里,这位女画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顿时让我肃然起敬。
应摘掉面具
中墨两国既为发展中大国,也同是新兴大国,双方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东亚―拉美论坛等国际和地区机构中一直保持着密切磋商和合作。应对经济危机、联合国改革、能源合作、气候变化、环境治理等议题也将成为中墨合作的新领域。今年12月墨西哥城将举办联合国气候峰会,届时全球的目光都将汇聚到这个著名的拉丁美洲国家。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将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在墨西哥的见闻使我相信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而墨西哥也更加需要中国,乐见中国的崛起。中墨的民间交往还很不够,双方都十分期待进一步的沟通和了解。2009年中墨关系曾因在甲型流感事件上沟通不及时、双方缺乏信任而出现些许摩擦,后在双方高层领导的协调下,两国的友好关系得以保持。在当今世界处于大危机、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墨双方利益交集点不断增多,双方的战略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更加要求中墨两国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减少摩擦。
199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墨西哥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写过一部名为《孤独的迷宫》的散文集,揭示了墨西哥人的特性,有点类似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书中说,墨西哥人的孤独犹如迷宫。墨西哥人之所以喜欢过节,那不过是企图通过欢乐、酗酒、斗殴得到解脱和发泄。他们伪装的表象如同这个民族著名的面具文化。透过一年的点点滴滴,我看到了墨西哥民族深入骨髓的孤独和对光明的向往。也许墨西哥人摘掉面具,和我们更多地坦诚相待,我们就会看到两个民族共同的目标和愿景。那时,墨西哥人离迷宫的出口也就不远了。
相关热词搜索:墨西哥 迷宫 走出 墨西哥:走出孤独的迷宫 孤独的迷宫 孤独的迷宫 pdf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