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尔的“拥抱战败” 《拥抱战败》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美]约翰•W.道尔 著   胡博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      道尔试图通过还原战后日本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声音获取一种认识:在一个毁灭的世界里重新开始,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当今这个硝烟未尽的世界里,这种认识显然值得关注。
  
  “1945年8月15日,正午前的一刻。此后发生的事将永远不会被遗忘。
  “相原悠当时28岁,是静冈县郊区一个农民的妻子。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天的情景就像是一部老幻灯片,一部断断续续的黑白新闻纪录片,反反复复地在她的脑海中浮现。
  “她当时正在户外劳作,一个报信的人从村里飞奔而来。他呼喊着天皇将会在正午时进行‘玉音放送’就跑开了。”
  这是新近出版的中文版《拥抱战败》一书的开篇。1999年,美国学者约翰•W.道尔以《拥抱战败》为题著书立说,高度概括和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拥抱战败”,是道尔作为日本近代史的资深研究者,倾其数十年之功力,爬梳大量的英语与日语文献,深入考察战后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得出的惊人结论。这一论断不仅给当时的学术界带来了莫大冲击,而且引起了日本朝野上下的尴尬与抵制,就连《拥抱战败》的日译本也几经周折才得以问世。时至今日,《拥抱战败》早已奠定了道尔在日本近代史与日美关系史研究界的大师级地位,《拥抱战败》的中译本也终于出版。那么我们无妨来剖析一下,所谓“拥抱战败”的惊人之论到底为何。
  
  拥抱“男性”胜利者
  
  在道尔看来,“拥抱战败”首先是指战后日本对胜利者本身的欢迎与“拥抱”。
  道尔以为,日本人的这种行为方式,与其民族性格大有关系。正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剖析的那样:日本人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日本人战时如何残忍杀戮、负隅顽抗,一旦宣布投降,就会立即接受战败的事实,臣服于征服者的占领。
  
  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日本。尤其是在占领初期,日本政府与占领军当局通力合作,不仅在行政事务和经济政策上接受指导,而且在宪法修正和战犯审判等重大问题上极力配合。对于日本民众而言,“拥抱”胜利者最直接的表示,就是“拥抱”占领军的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本人。每天,各式各样的礼物与数千封热情洋溢的信函从日本的四面八方向最高司令部涌来,甚至有许多日本妇女在信中表达想要为麦克阿瑟生儿育女的愿望。这样即便不能在现实中,但是起码在字面上实现了“拥抱”征服者的愿望。
  而以“潘潘(panpan)”为代表的专做占领军生意的卖春妇,则是不折不扣地实现了对胜利者的“拥抱”。从日本政府专为占领军设立的“特殊慰安设施”(R.A.A.),到夜幕下伫立街头的“夜之女”,“潘潘”们以令人尴尬的方式,实践着战败者与胜利者之间的所谓“亲善”外交。而整个日本也确乎被幽闭在了美国征服者那近乎肉欲的“拥抱”之中。
  约翰•道尔这样描述“潘潘”的深厚含义:“在美国大兵中,这个词激起的反应是嘲笑、怜悯、同情、异国情调和赤裸裸的性冲动。当妓女们以‘潘潘’自居时,它传达出的是同样混杂的印象:绝望和凄楚的感觉,正如流行的解释那样,还有骄傲地公然蔑视传统规范以及对感官享乐的追求。”
  日本人从二战中“野蛮的猿人”到战后驯顺的被征服者的转变,以美国胜利者的眼光看来,无异于某种由男性角色向女性角色转化的“去势”。这种对战败日本色情化的想象,造成了战后日美关系中假想式的男女角色之间复杂的互动。“潘潘”似乎正是战后日本的象征。连接胜利者和战败者之间的无处不在的性关系,对美国人了解战败国和它的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令人震惊的是,战败国本身也在蜂拥而来的美国人的头脑中女性化了。突然之间,敌人被变形了,从一个野蛮残忍的民族,弱化成了易于操纵与以备享用的可接受的民族。此种享用是显而易见的,“潘潘”就是其化身。昨日日本还是一个险恶强大的威胁,几乎眨眼之间就被变形成为一个白人胜利者可以强加意志于其上的、百依百顺的女性胴体。
  从此种意义上而言,“拥抱战败”一词,构成了对整个战后日美关系的深具性别意味的映射。
  
  拥抱“天降的礼物”
  
  与此同时,战败的日本热烈“拥抱”征服者带来的所谓“天降的礼物”。
  所谓“天降的礼物”,是指胜利者带来的“民主”和“革命”,即占领军当局在日本本土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系列非军事化与民主化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为战后的日本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当时日本民众的心目中,“拥抱战败”,也就意味着“拥抱”新生和解放。就连日本共产党的领袖德田球一,在得到占领当局开释之时,将美国占领军称为“解放军”而大肆表露感激之情,也的确是出自一种满溢解放感的由衷的喜悦。
  占领初期,占领军在日本实行的是全盘西化的非军事化与民主化的激进改革,充满了新政意味的理想主义与不切实际,哪怕是在美国本土都难于实行。此后,随着冷战格局的变化,占领军当局的政策开始有所逆转,逐渐与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结盟,推行“赤狩”(赤色清洗)、压制政治左翼。在“五月粮食节”等一系列自下而起的革命运动中,日本民众与左翼人士,逐渐感受到了在征服者的怀抱中那日益令人窒息的钳制。
  
  共同“拥抱战败”与
  混血的“占领军模式”
  
  至为重要的是,道尔的“拥抱战败”,其主语绝非仅仅指日本人,而是指日美双方对战败的共同“拥抱”。
  道尔认为,日本的战后体系与东亚格局,是由日美双方之间的互动和共同作用构建起来的。道尔在《拥抱战败》一书的结语中强调,如果不了解胜利者与战败者如何共同“拥抱战败”,就无法理解所谓的战后的“日本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证明是一种混血的“日本―美国”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占领军模式”。占领军由于语言与文化的障碍,不得不借助于日本国内既有的统治集团实行间接统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战胜者对战败者强制性地推行变革,战败者对胜利者和他们的统治构想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同时,日本的官僚体系在这种民主模式下,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以延续甚至变得更为强大。美国占领日本的插曲,也许并未改变战败国国内的发展趋势,反而有可能巩固了既有的发展方向。从这一视角看去,也许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在占领当局的庇护下,裕仁天皇得以免除全部的战争罪责乃至发动战争的道义责任。而占领军对日本的间接统治方式,何以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天皇制民主”。至于战后的日本保守派政府一向缺乏对战争的深刻反省,也就不足为奇了。
  无论日方是否能够坦然接受“拥抱战败”的说法,抑或这一说法是否能够准确概括日本人对于战败的复杂体验,乃至涵盖战后日美双方复杂的互动关系,“拥抱战败”都是约翰•W.道尔本着真正的研究精神和学者的良知,做出的大胆的学术探讨。正如他自己在序言中所说:与大多数历史论著包括他个人早期的著述所采取的研究方式有所不同,这一次他试图“从内部”传达一些有关日本战败经验的认识,不仅仅是借助于聚焦当时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更有赖于关注这一进程中最难以捕捉的现象――“民众意识”。道尔试图通过还原战后日本社会各个阶层民众的声音获取一种认识:在一个毁灭的世界里重新开始,到底意味着什么。而在当今这个硝烟未尽而又危机四伏的世界里,这一点绝非只是日本这个岛国所关心的问题。
  然而,对于一位外国研究者来说,道尔显然选择了一条十分艰难的学术道路。如何才能获取、感知、体悟和归结日本战后林林总总的民众意识?正如道尔在序言中所坦承的那样,“对于外人来说,想要领会作为日本人生命体验的战败和被占领,依然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就这一点而言,道尔所做出的“内部研究”的样本已然十分可观,但同时也不断提醒着我们要保有一份学术上的警惕与质疑。

相关热词搜索:战败 解读 道尔 解读道尔的“拥抱战败” 解读道尔的拥抱战败 读美约翰w道尔拥抱战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