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的表情:布莱尔宫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最近有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大忙人了,一位是即将卸任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另一位则是即将接替他的财政大臣布朗。布莱尔忙着告别,而布朗则忙着为自己的新职位做热身。
6月14日,布莱尔忙里偷闲,以首相身份进行了最后一次“告别约会”,约会的对象是罗伯茨夫人,一名心脏病护士。2003年10月19日,布莱尔因为心律不齐住进了凯特灵总医院,得到了罗伯茨夫人的精心照料。在激动万分的罗伯茨夫人看来,布莱尔首相还像四年前一样,既温柔又体贴。不过,就在两天前,布莱尔的媒体告别会,却是另一番景象。
布莱尔在媒体告别会上称:“当今的英国媒体就像凶猛的野兽,见人就咬,不惜叫人名誉扫地。”媒体与政客之间又爱又恨的关系早已不是秘密,但如此撕破脸,在英国历届首相中还是头一次。值得注意的是,一向重视形象、喜欢亲近媒体的布莱尔,恰恰是从2003年他因心脏病住院开始与媒体结束“蜜月期”的。当时,各大报纸、电视台围绕被当成战争理由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做文章,讥笑首相是“45分钟先生”,因为布莱尔曾公开作证说,萨达姆发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只需要45分钟。从此,布莱尔的声望一路下跌。
作为对布莱尔谢幕演说的回应,英国电视四台发起了一项给布莱尔送10英镑礼物的活动,其中最有创意的礼物包括:约翰?列侬的唱片《给和平一次机会》,一个头部按摩器,因为他在退休后写回忆录的时候难免会“头疼”。
10年前,当42岁的布莱尔成为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时,是多么意气风发。而之后成功连任三届首相,更是创下了英国工党历史之最。但是,自从跟随布什出兵伊拉克以来,布莱尔就不断遭到媒体炮轰,让他着实心里窝火,面容也憔悴了许多。于是出现了离任前怒斥媒体的一幕。
不过遗憾的是,这次发言并没有公开的录像资料,我们也就看不到他当时的表情了。那么,在过去10年,布莱尔给英国人留下了哪些表情呢?
在伦敦泰晤士河边格林威治半岛上,有一座巨大的建筑。1997年,刚上台的布莱尔力排众议,把政府本来用于航空建设的7.58亿英镑费用,用于建造一座标志性建筑“千年穹顶”。1999年12月31日,布莱尔和英国女王以及一万多名来宾同声赞颂新千年的来临:“这是一场胜利,信心战胜了懦弱,勇敢战胜了温顺,卓越战胜了平庸。”当时的布莱尔带着他标志性的笑容,宣布将大举改革,缔造“新工党”、“新英国”。
然而,9.11事件和2005年7月伦敦地铁爆炸案之后,布莱尔引以为荣的千年穹顶引起英国人越来越多的担忧。在“恐怖奇观之最”调查中,千年穹顶名列“恐怖第二”。在世界最难看的10大建筑评选中位列第一。这个政府面子工程留下的财政漏洞更是短时间内很难填平。再加上换爵丑闻和民族矛盾,布莱尔的笑容少了,表情生硬了。
不过,毕竟10年了。10年中与他打过交道、挂念他的人也会不少。2012年,当奥运会的圣火在伦敦点燃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肯定会想起布莱尔。2005年7月,就在投票前两天,布莱尔专程到新加坡游说30名国际奥委会委员,至少为英国拉来了四张关键性选票。2005年12月21日,英国歌星埃尔顿?约翰与同性恋男友大卫?弗尼什举行婚礼。布莱尔推动的《民事伴侣法》赋予同性伴侣享有与异性伴侣一样的社保金、税金、养老金以及财产继承权。但是,2007年4月28日,布莱尔承认,他在任期内治理“问题家庭”的社会政策存在失误。
如今,布莱尔把首相职位这件被弄皱的华丽“斗篷”交给了布朗。看得出来,布朗并不满意,所以,他一定会在“斗篷”上留下自己的印记。2003年9月,英国电视四台播放了一部电视剧。剧中扮演布莱尔和布朗的演员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布朗:“那么(两个任期之后)选举会怎样?”布莱尔:“嗯……当然,我不会永远当下去。”据说,这部剧的灵感来自民间传闻:1994年5月31日,布莱尔和布朗举行会晤,布朗同意协助布莱尔竞选首相,布莱尔则保证两届任期届满后让位给布朗。但2005年,布莱尔竞选连任第三届首相,使这两位曾经共用一间办公室、共同吃冰淇淋的伙伴关系出现微妙变化。
6月27日,布莱尔和布朗正式完成首相职位的交接。可以想像,等待了10年的布朗一定是憋足了劲,要大展鸿图。不过,看过了布莱尔10年的喜悦和艰辛,生性谨慎的布朗在政策调整上多半会小心行事,就像他说的,要多看、多学、多动脑。也许这就是布朗的三大法宝。
相关热词搜索:布莱尔 表情 布莱尔的表情 布莱尔李小龙 布莱尔邓文迪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