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共荣 [外资与外贸:互连互动,共存共荣]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2004年11月底,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地突破10000亿美元,贸易大国年底重新排序,中国将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短短三年间,进出口总额翻了一番,这与中国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和近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成功业绩密切相关。
外国直接投资是我国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成为我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关键变量。
中国引进外资已经连续十多年居发展中国家第一,去年更成为世界上流入FDI最多的国家。截至2004年11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558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投向制造业的“绿地投资”。在现有外资企业中,制造业占了七成,今年新批外资企业中,72%的企业和75%的金额继续投向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通用和专用设备领域,集群化投资的特征明显。外资向中国制造业集中的结果,使得中国制造加工业日益融入全球生产和营销的分工体系,产品因此而出现大规模跨国流动,成为世界贸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FDI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联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进出口规模。目前,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已经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7%,进口占58%,对外依存度(出口额占工业产值比)高达45.5%。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外资继续向中国制造业投资的趋势不变,我国进出口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外国直接投资极大地影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推动了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与开放初期外资政策单纯注重吸引资金不同,近年以跨国公司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规模转移为标志,外资大量进入的同时带来了三样我国缺乏的要素:国际营销网络、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这三要素与我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完整的工业部类、质优价廉的劳动力三个比较优势相结合,使得中国工业技术能力成长迅速。具体表现在:工业配套能力加强,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结构提升很快,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外贸经历了从轻工纺织品到机电产品、再到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要支撑和新增长点的三个阶段,成功地驾驭着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近三年来,全球信息技术100强中已有90%到中国投资,使中国迅速成为全球第三大信息通信技术产品的制造基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正在成为推动我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新亮点。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迅猛增长52%,高于总出口增速17个百分点,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已达27.4%,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日益加深。其中,笔记本电脑、移动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出口增速甚至达到70%~90%,高新技术产品直接拉动外贸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充分打开了未来发展的空间。
●导致贸易形式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成份是一般贸易,但这种格局近年被打破。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过了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55%,进口总额的39%。在产品构成上,加工贸易中的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的89%。其中,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79%,进口占66%。
加工贸易的进出口以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特点,使得外资与外贸之间的关联度日趋紧密,利用外资的规模和程度对进出口贸易的数量、金额和产品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名称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对加工贸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应做新的分析和评价。商务部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加工贸易的产业聚集、配套和辐射效应,已经使得这种贸易形式的国内增值率达48%左右。加工贸易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吸纳了2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就业,而且每年由此获得了较大的贸易顺差,为增加进口提供了安全保障。2004年,加工贸易的顺差达近千亿美元,将一般贸易的逆差予以弥补,为全年贸易平衡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积极吸收外资,推动我国进出口持续、健康发展。
从总体情况及现有支撑条件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进出口仍将维持高于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长速度的发展趋势,并与积极吸引外资互连互动,共存共荣。这是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的:一是中国宏观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期,其内在生产能力和消费潜力非常巨大,以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为标志的国内经济建设将长期持续,经济规模与总量的扩张对国际市场与货物贸易带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所谓“中国景气”现象,将首先从周边国家开始,逐渐向欧美国家辐射。二是世界产业,无论制造业或服务业“外包化”已成潮流,由此带来全球产业分工的新一轮配置,制造业、特别是IT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方兴未艾。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前所未有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国际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中,坚定不移地积极吸收外资,依然将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注重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
应该看到,中国出口产品在一定时期内主要依靠数量增长和加工贸易的方式获得高增长,是我国走向成熟工业化国家进程中一个必不可缺的阶段。中国从这个阶段获得了巨大利益,但也为此付出了资源、环保等方面的代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出口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当前紧迫的工作。因此,我们利用外资政策今后要更多地注重引进技术、人才和现代化管理,以此提升产业竞争力。要鼓励跨国公司把高技术、高增值、低消耗的高端产业和研发机构转移到中国,并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充分发挥外资技术的“溢出”效应,形成国内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聚集群,逐步走向依靠质量效益实现可持续增长。此外,围绕跨国公司出现的全球化服务业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服务业开拓新市场的趋势,要积极承接服务业的国际转移,稳妥有序地开放服务市场,在服务业外包、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物流、商业、旅游、金融、电信等领域获得发展先机,赢得新的国际竞争。
■在保持积极吸收外资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基础上,统一认识,适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应继续坚持积极有效的吸引外资政策。要重视当前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经济合作中贸易、投资自由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保持我国引资的竞争力,以此紧紧把握住这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属于成长型经济,在外资政策考量上,应优先考虑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需要等宏观经济指标,同时充分关注引进外资与进出口增长的互动与影响,仔细权衡利弊进行政策选择。其次,要加强投资软环境的建设,更加注重建立规范、透明、公平的法治市场环境。一是各地应严格执行统一、规范的外资政策,遏止招商引资中的“四乱”行为;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三是在继续按国际通常做法实施外资优惠政策的同时,调整优惠目标的指向,使外资向特定行业和地区倾斜,提高外资使用效率;四是吸收外资的同时加快对内开放,提升民企待遇,营造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五是重视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法律的创建,提供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互动 互连 共存 外资与外贸:互连互动,共存共荣 外资与外贸互连互动 外资与外贸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