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海地的历史轮回?_历史的海地大地震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阅读背景      2004年海地政治危机大事记    2月5日,海地反对派武装发动兵变,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    2月19日,反对派武装成立“政府”,宣布建立“主权国家”,同时任命“国家总统”。
   2月20日,国际代表团抵达海地,与政府和反对派举行会谈,提出解决危机的和平计划,但是反对派断然拒绝该计划。
   2月28日,美国质疑阿里斯蒂德继续当政的“适当性”,法国和加拿大也要求他下台。
   2月29日,阿里斯蒂德辞职并离开海地。
   3月1日,联合国授权向海地派遣多国部队。
  
  拥有世界性的光荣
  
   随着2月29日反政府武装开进首都太子港和总统阿里斯蒂德流亡国外,海地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政治危机也告了一个段落。
  海地,200年前的1804年1月1日就已宣布独立。海地拥有几项世界性的光荣:在加勒比地区,它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在拉丁美洲,它是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黑人共和国。当美洲种植园中的奴隶们还在皮鞭下挣扎的时候,这里已有了一位黑人总统。而另一方面,海地又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更是美洲惟一最不发达国家,贫穷和内乱似乎成了它的代名词。那么,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含有巫术成分的伏都教
  
  加勒比地区的海地曾是法国所属殖民地。在法国进行殖民统治时期,这一地区的社会结构主要由种植园主和黑奴构成。靠着黑奴们的血汗,盛产甘蔗、咖啡和可可的海地成了法国最富庶的属地之一,海地的种植园主成了过得最舒服的一群殖民者。黑人奴隶在殖民者的凶残统治下没法建立自己的社会组织,所以建国后黑人奴隶们的后代所继承的大多是暴政和专制。
  种殖园主不希望他们的黑奴有自己的思想,就让他们信仰天主教,但不许他们去学习天主教教义。于是,海地的黑人就在天主教的外衣和秘密传承的黑人文化传统下发展了自己的信仰与精神支柱―――伏都教。伏都教团结了海地黑人,是他们进行革命活动的工具。1791年反法黑奴大起义,就是一个祭司首先发动的。但是,伏都教包含了许多巫术成分,体现了一种人对命运的无能为力,是神秘主义和非理性的。信徒们相信祭司能预测未来、引领自己甚至提供圣药,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信徒对祭司的盲目崇拜,很容易被恶势力利用。20世纪臭名昭著的独裁者杜瓦利埃就是通过自封伏都教最高祭司来愚弄和压迫人民的。
  
  在专制的怪圈中
  
  由于暴政和愚昧,海地的政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暴力和混战。往往是一个独裁者靠高压统治一段时间,然后就被人民自发的起义暴动推翻,之后由于缺少有效调控机制,国家陷入内乱,直到一个新的独裁者粉墨登场。其间也有民选领导人出现,但通常他们很快就被逐出政权。200年来,海地一直在动荡的轮回中徘徊。阿里斯蒂德能在海地站住脚,还是因为美国1994年派两万大军把他扶回了海地。否则,1990年上台、1991年就踏上流亡之路的阿里斯蒂德难以执政到今年,让他去打破海地的历史怪圈更是勉为其难。应该说,阿里斯蒂德当年选择任期制、解散大量军队的行为还是为这个国家开了好头的。海地的民主道路,还需要更多的人来推动。
  
  历史的畸形产物
  
  在海地历史舞台上,从独立之初就唱对台戏的主要有三股力量:种植园主、黑奴和穆拉托人―――黑白混血人,在殖民统治时期他们拥有自由身份,但没有公民权。
  种植园主不满殖民当局的专制和宗主国贸易垄断以及殖民地遭受经济掠夺,因而渴望独立。但他们既不肯放松对黑奴的控制,也不肯让穆拉托人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权利。结果是自己招致了灭亡,在独立革命中几乎是被全体消灭。按说他们的消失有助于海地政治局势的稳定,可是,黑人在起义过程中对他们的过度杀戮,却让西方对海地的偏见一直延续到今天。
  穆拉托人有文化,支持法国革命,反对种族歧视,要求拥有公民权。但是,他们生活富裕,许多人自己拥有奴隶。他们的愿望是要和白人种植园主平等,而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也支持蓄奴。他们既面对着白人的压迫和歧视,又不信任甚至敌视黑人。在宗教问题上,他们坚决要求取缔伏都教,这也加深了他们和黑人的隔阂。反过来,黑人也憎恨那些肤色和他们相似,但处处向白人看齐的穆拉托人。两个种族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延续到了现代。革命时期最早反抗白人统治的穆拉托起义军,就是直到山穷水尽也不肯“屈尊”寻求黑人援助。一百多年后,老杜瓦利埃为了报复富有的穆拉托人的不服从,竟然不惜以破坏全国经济为代价去禁止穆拉托人经营出口贸易和翻修公路。
  黑人是海地人口的主体,也是独立斗争的主力。但他们在独立革命中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起义往往会变成将全体白人肉体消灭的以暴易暴行为,起义后治国理念也容易出现偏差,如1805年颁布的宪法就规定:“海地公民如移居国外或归属它国……即失去公民资格,应处死刑与没收财产”;“无论哪一国的白人,均不得在海地拥有财产,亦不得取得财产”;“海地人只能是黑人”。就是在今天,当阿里斯蒂德即将下台的时候,他的支持者又喊出了“如果总统下台,我们就杀光外国人”的话。起义的领导人和推翻独裁之后的反对派也容易变成新的压迫者。如独立过程中领导海地人民赶走侵略军、后来做了皇帝的奴隶起义领袖德萨利纳,和将前者建立的帝国改回共和国、几年后自己又加冕为帝的克里斯托弗,就是起义者蜕变的证明。
  总而言之,三股力量都是海地种植园畸形经济的产物,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有致命的政治缺陷,都力量单薄,这些政治缺陷又加深了他们彼此的仇视。海地动荡的历史轮回,就是这样制造的。
  
  会有新的希望吗?
  
  当然,海地的历史也不全是血腥和愚昧。海地的生命是被美国独立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火种点燃的。即使是黑暗的时期,海地的天空上也会闪耀着几颗明星。当德萨利纳称帝的时候,他通过的宪法里依然有民主成分,如“皇帝经选举产生”、“所有公民的住宅均为不可侵犯的庇护所”;1814年法国曾企图利用海地的分裂重新变海地为殖民地、奴役海地人民,分裂两方都坚决拒绝了法国重新统治海地的要求。
  当前,反政府武装领导人菲利普在国际舆论要求下决定解甲归田,更是海地历史上政权交替时少有的理智选择。这个美丽而光荣的岛国,还会有新的希望吗?
  美国作家兰道尔-罗宾逊在今年1月1日为纪念海地独立200周年而写的文章中说:“施誉于彼,施誉于身;忘彼海地,谓之忘身”(Honor Haiti, Honor Ourselves;Forget Haiti,Forget Ourselves)。的确,世界不应忘记海地这片土地。
  
  阅读背景
  
  海地近50年政权更迭记录
   1957年9月,老杜瓦利埃在走马灯似的政权更迭中上台执政,直到1971年病逝,其子小杜瓦利埃继任总统。杜氏家族对海地实行独裁统治达29年。
   1986年2月,小杜瓦利埃政权被人民起义推翻,以亨利?南菲中将为首的六人全国执政委员会接管政权。
   1988年1月,海地全国进步民主党候选人马尼加当选为总统,组成文官政府。南菲中将于6月发动政变,建立以南菲为首的全国军人执政委员会。9月,总统府卫队司令阿夫里尔发动政变,推翻了南菲政权。
   1989年4月,部分军人发动政变,未逐。1990年1月10日,迫于民众和反对派的压力,阿夫里尔辞去所有军政职务,部队总司令亚伯拉罕任临时总统。12日,女法官特鲁洛当选为临时总统。
   1990年12月,阿里斯蒂德神父当选第40届总统,成为海地历史上第一任民选总统。1991年9月,武装部队总司令拉乌尔?塞德拉斯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阿政府并将阿驱逐出境。1993年6月14日,议会通过决议,承认阿里斯蒂德为合法总统。1994年10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干预海地,塞德拉斯交权并出国避难,阿里斯蒂德返回海地重新执政。
   10年之后的2004年2月,阿里斯蒂德重蹈其一系列前任的覆辙。2月29日,68岁的海地最高法院院长亚历山大成为代总统。

相关热词搜索:海地 动荡 轮回 动荡:海地的历史轮回? 历史动荡变革 历史动荡的春秋时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