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_聚焦中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2001年7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一历史性文件。在这里,让我对俄中条约关系史稍作回顾也许是不无意义的。
回顾:中俄关系与时俱进
1949年10月2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即对其予以承认。由于苏联同中国以前签署的所有条约均已失效,莫斯科和北京就面临着建立条约关系新基础的任务。1950年2月14日,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苏联签署了重要的国家间条约――《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双方在条约中规定了一旦发生武装冲突即相互给予军事和其他援助的义务。这是在冷战时代和冷战条件下两个邻国的结盟。因此,1980年条约有效期届满时没有延期也就不足为奇了。
1949年以后的两国关系历程可概括为:两大邻国都在寻找共处的最佳模式。30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走过了复杂的道路,有时甚至极具戏剧性。
从上世纪末开始,局势开始好转。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需要两国领导人表现出巨大的政治智慧和意志,以在全球历史发展风云变幻之际,找到能兼顾两国近期和长远民族利益、发展双边关系的最佳模式。90年代中期,这一为大家所接受的俄中政治关系模式已基本形成。莫斯科和北京都意识到,两国必须睦邻友好,这是惟一的选择。过去几十年意识形态分歧的争论已使我们正常的两国关系付诸东流。现在,这些意识形态分歧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也不再去讨论其性质如何。1992年,俄罗斯联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了相互关系基础宣言。1994年,两国的这种相互关系发展成为建设性伙伴关系。
这样,两国相互协作提高到了一个崭新水平。双方做出了同样的结论:21世纪俄中应互为战略伙伴,大力开展政治对话,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拓展合作规模,共同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俄中关系已变成另一种模式,其相互关系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们不再对立,而成为成熟、诚实和坦率的战略伙伴。
成绩:条约签署一周年
毫无疑问,条约签署的第一年对我们和中方伙伴们来说都是极为成功的一年。2001年,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约达110亿美元。有理由认为,今年这个纪录将被打破。今年1月~4月,双边贸易额已达3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俄罗斯出口额为25.66亿美元(增长7.6%),俄罗斯从中国进口额为8.98亿美元(增长23.1%)。
▲俄方基本完成了按政府间相互协定在中国建造火力发电站的合同义务。
▲根据1992年签署的关于在中国境内建立核电站和提供政府贷款的政府间协定,我们两国合作的最大项目――“田湾”核电站的工作正在进行。
▲向中国提供俄罗斯新一代航空技术的问题也已进入实际操作层面。
▲目前正在研究建设由我国向中国输送石油天然气的油气管道,以及在中国境内建立燃料能源成套工程的大项目建设方案。
▲实施中国1999年底通过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将为扩大双方协作提供很好的机会。中方欢迎俄方各单位参加开发中国西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及有色金属资源。
▲目前双方已制定了共同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的具体措施。
▲中国实业界对投资俄罗斯远程通信网发展、组装生产并向我国提供微电子和家用电器产品的兴趣越来越高。
▲在投资领域的双边合作暂时还停留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
双方一致认为,应大大改善贸易的基础设施,包括银行、保险、法律仲裁和信息等行业,积极发展贸易运输服务、商品质量标准化和质量检查,否则,将来无法确保双边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
在总结俄中经贸合作现状的同时,还应指出,这一领域之所以能产生积极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方理顺了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工作。众所周知,会晤筹备委员会运作正常,委员会下设了经贸、科技、银行合作、通讯和信息技术、能源合作、交通和宇宙空间合作、核问题等八个分委会。
进一步拓宽两国地区间,特别是边境地区间的交往,无论现在还是对今后俄中关系全面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有53个俄罗斯联邦主体已同中国的省市建立了直接联系。应该指出,莫斯科与北京两市间也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是去年夏天在我国首都举行的中国文化周。莫斯科和北京在各部门及其他组织层次上都在积极开展协作。
2001年生效的两国政府间短期劳务协定对两国地区间交往极为重要。但遗憾的是,俄罗斯一些报刊和新闻电子出版物中不时出现所谓远东存在“中国威胁”的论调。但事实证明,在数万名作为季节工或临时劳动力在俄边境地区工作的中国人中,违反外国公民在俄居留规定的微乎其微,而他们带来的好处却是巨大的:修建房屋、学校,种植蔬菜等。他们从事那些劳动强度大、十分繁重的工作,弥补了该地区劳动力缺乏的不足。
贡献:展示新型的国家关系模式
《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对地区与全球稳定是一项重大贡献。条约反映了俄中两国对当前重大问题的看法是协调一致的,反映了我们两国为巩固和平、建立民主公正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的共同愿望。正如俄总统普京在不久前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所说,“我们和中国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模式,这种模式将主动摒弃结盟和进行最密切的协作、捍卫共同利益结合在一起。这种关系模式所要求的是完全平等的伙伴关系,并本着相互平等的精神解决所有问题。”
具有深远象征意义的是,条约签署一周年纪念日适逢两国最高领导人关于世界多极化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签署五周年。联合声明首次正式提出了两国对世界发展基本方向富有远见的看法。建立多极化世界格局已成为俄罗斯全方位对外政策的一个坚定方针,俄对外政策致力于积极推进俄与世界所有主要国家进行互利合作。
在建立区别于对抗模式的广泛的国际协商模式问题方面,俄罗斯与中国这样的地缘政治大国可以发挥凝聚作用。但我们决不是想把21世纪的世界建成什么什么样。这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是人类应对全新威胁的实际需要。
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轨道上,中方在所有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国际论坛上,都始终支持我们关于车臣共和国局势正常化问题的政策,而俄罗斯代表也多次对一些国家在西藏和新疆问题上羞辱中国的企图进行反击。正是由于我们两国所坚持的原则性立场,在最近一次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我们成功阻止了将中国人权政策问题列入会议议程的企图。
两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广泛合作充分表明,这一文件的签署为两国协作关系开辟出新天地。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指出的,俄罗斯和中国睦邻友好、长期合作的密切伙伴关系跨入了21世纪。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认为,“条约将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条约以其鲜明、富有积极意义的实质内容坚定了这种信念,即以俄中两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已具有捍卫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强大的建设性力量。俄中伙伴关系实质上已成为建立世界民主新秩序的重要因素。▲ (本文有删节)
相关热词搜索:中俄关系 聚焦 聚焦中俄关系 营商环境政策 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就是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