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石油价格查询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本篇题目看上去似乎有点脱离实际,因为伊拉克已有占世界第二位的石油储量摆在那里。但是为了说明石油对伊拉克以及对国际社会的意义,也不妨换个视角作些推论。这种“换位思考”有时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伊拉克国内的经济会怎样?海湾的地缘政治又会怎样?
  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其农业仍然是经济的支柱,工业发展因资金不足而裹足不前。国际收支方面因缺少创汇产品而会感到十分拮据,只有向海湾其他国家派出大量劳动力才能换回一些“服务收入”。当然,如果领导人重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以及以巴比伦王国等古迹为卖点的旅游业也会得到一些发展。
  那么,有石油是否就一定是福,没有石油是否就一定是祸?海湾国家有人在探讨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一方面,石油的出口收入为投资与经济增长融通资金,因而可以减轻对国际借贷的依赖;但另一方面,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如果想使其国民生产净值稳定增长,那么它们必须依靠国内外的投资把经济的根基转移到非石油的资产上。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石油既可以看成是福,也可以看成是祸,这要看石油怎样被利用”。
  伊拉克没有石油,对海湾各石油输出国就会有所求,一是需要它们提供石油,二是需要它们提供“剩余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就只有讨好它们的份儿了。当然伊拉克是一个地区大国,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也可以用打仗的办法去夺取海湾其他国家的财富,不过一是此种选择并不可取,二是国力也不够。伊拉克既然外汇拮据、财政收入也有限,因此很难维持一支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号称有百万人的大军。
  伊拉克之所以能够同海湾另一大国伊朗干戈相向,搏击厮杀达八年之久,一方面是由于伊拉克有70年代初~80年代初“石油繁荣”时期积攒下来的财富(两伊战争爆发前伊拉克平均日出口石油320万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是可以从海湾阿拉伯国家获得财政与物资支援。这些阿拉伯国家之所以在两伊战争中支援伊拉克,主要出于遏制伊朗“伊斯兰革命输出”的政治考虑,但也有经济上的估计,即毕竟伊拉克地下有大量油藏,支持伊拉克不会陷入“无底洞”。而如果伊拉克地下全无石油,那么它还会不会去和伊朗开启战端,海湾其他阿拉伯国家还会不会予以全力支援,便都有疑问了。
  
  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它会入侵和并吞科威特吗?
  伊拉克入侵和并吞科威特,有多种原因,不能完全归结为伊拉克有或是没有石油。伊拉克没有石油也未必就不入侵和并吞科威特。但是,伊拉克入侵和并吞科威特确实同“石油版图”的情结不无关系。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领导人宣布不予承认,以科威特在奥斯曼帝国时代曾经是巴士拉省的一个县为名,对科威特提出主权要求,称科威特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来的领导人虽承认了科威特的独立,但这种“传统”看法并未改变。90年代初伊拉克又以科威特偷采了伊科边界属于伊一侧鲁迈拉油田的油等为借口,大举进攻,并吞了科威特。伊拉克领导人设想,如果并吞了科威特(或者再加上海湾其他的阿拉伯国家),它就接近或实现世界石油储量占第一位、石油出口量占第一位的梦想,并能进而确立“世界石油霸权”的地位。伊拉克之所以要抓住科威特不放,同科威特占世界第五位的石油储量具有明显的联系。以伊拉克的军事力量来说,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那么它能不能构筑起如此庞大的军事机器,领导人能不能形成建立“世界石油霸权”的野心,伊拉克作为没有石油的国家硬是用武力并吞一个或几个石油输出国是不是会有所顾忌,都是值得推敲的。
  
  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美国会不会对伊拉克大动干戈、对伊长期实行遏制政策?
  美国对伊拉克的武装干涉,有在客观上与国际社会反对伊拉克并吞科威特的正义要求相重合的一面,但是促使美国向海湾出动50万大军的主要动因还是如当时法国一家报纸所说的,是为了“石油、美元和霸权”。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当时在回答“美国为什么开战”这一问题时也直言不讳:“既不是为了民主,也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石油。”很明显,美国控制了海湾石油和它的运输通道,也就控制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石油供应,控制了这部分石油供应,也就控制了西方工业和运输业的“动脉”。美国把这种控制视作“国家利益”,这种“国家利益”一旦受到威胁,它就要作出强烈反应,必要时不惜诉诸武力。这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对伊拉克发动进攻的重要原因,也是美国坚持对伊拉克长期进行制裁、维持美国在海湾长期军事存在、以及隔三差五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真正原因。 
  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如果伊拉克没有入侵和并吞科威特,美国派50万大军进驻作为清一色伊斯兰世界的海湾,怕是比较困难的。两伊战争期间,美国曾经想利用“护航”的机会维持在海湾的长期军事存在,但未能得逞。美国不能容忍在海湾这个大油区存在敢于挑战美国的政权,它不喜欢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这是肯定的。但是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美国又需要萨达姆。老布什回忆海湾战争时说过:“我们的目标不是推翻他或消灭他。如果我们想这么干,我们有这个军事能力,我们在48小时内就能开进巴格达。”美国当时没有这么干,一是怕盟国会因此而离开美国;二是怕伊拉克因此而陷入混乱,局面难以控制。而“保留”了萨达姆,美国就有了长期在海湾驻军的理由和借口。而这正是美国的海湾政策中所要谋求的重要目标。
  海湾战争后,一些人曾经以为,伊拉克从此元气大伤,会无力东山再起,萨达姆本人也会很快从总统的宝座上跌落下来。但是,事情远非如此。美国总统已换了两个,萨达姆还在台上。伊拉克的日子虽过得紧些,但尚能维持。伊拉克之所以能同美国旷日持久地周旋,原因有许多。其中石油无疑是其重要的本钱和依托。有石油就可以通过明道和暗道去换东西。地下有石油还可以作为“抵押”和诱饵,同各国谈生意。所以它也是用以牵制美国的一种武器。至少它可以用以分化西方反伊拉克的联盟。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它能不能承受长达十年之久的制裁,还能不能如此有效地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抗衡美国的遏制?恐怕也有疑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一方面反对解除对伊拉克的制裁,不时地出动飞机对伊拉克进行轰炸,另一方面还在通过第三方从伊拉克进口石油。据美国能源部统计,1998年10月美国的石油进口中,来自伊拉克的石油占了将近8%,是美国第五大石油来源地。美国成了购买伊拉克石油的最大买主。2000年头7个月,美国进口伊拉克的石油平均每日58.5万桶,伊是美国第六大石油供应国。于是这又成了伊拉克手中的一张“牌”。2000年12月2日,伊拉克政府宣布,如果发现有哪个国家或哪个外国公司将伊拉克石油出售给任何正在与伊拉克或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交战的国家,伊拉克总统有权将此国家或公司列入黑名单,伊拉克将不再向它出售原油或与之进行贸易往来。
  在近十年来美国―伊拉克关系中,有不少在海湾近现代历史上所没有的、在其他地区也不多见的现象:美国派50万大军去打一个并不是太大的国家,打败了它的军队但不想推翻它的领导人;美国不喜欢它的政权,却坚持长期进行制裁,让老百姓承担领导人入侵科威特的后果;美国可以绕开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划出禁飞区,且不时地进行空中打击,而在同时却又进口它所生产的石油;一个被美国用多种手段和机制加以遏制的政权,居然战败之后能继续执政达十年之久,且无任何将要垮台的迹象,如此等等。在这一切的背后,人们不难发现石油的影子。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这一切会不会是另外的样子。现在世界上的地区冲突有多起,不能说每一起都同石油有关。但是在海湾,情况有所不同,石油在海湾政治中确实是一个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至少是其中因果链里头的重要一环。在海湾发生的地区冲突,石油味总要浓一些。
  我们还可以把问题扩大一些,如果不仅是伊拉克没有石油,而且整个海湾地区都没有石油,事情会怎样呢?可以肯定,情况会简单许多。伊拉克会不会为了科威特的一些小渔村而大张挞伐,美国会不会为此而出动50万大军去制服伊拉克,都是令人怀疑的。
  石油,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为人类带来许多的好处,但是它确也直接或间接带来某些祸患。当然,我们不能把一切罪过都推到石油的身上,认为“都是石油惹的祸”。石油,毕竟不会自己从地下走出来,更不会直接走入战场。▲

相关热词搜索:伊拉克 石油 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 伊拉克石油 伊拉克有石油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