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木板上的抒情诗】刻木板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在各种绘画形式中,黑白木刻画大概是最为简单的 种。它只用黑白两种颜色,就能在黑白相对的变化间,传达出一种情感、 种精神,从而展示画家丰富的心灵世界。前不久,我读到延川籍青年木刻画家刘宏祥的黑白木刻画集《刘宏祥黑白木刻》、《刘宏祥版画小品集》。他的黑白木刻画简直可以说是刻存木板上的抒情诗。
但凡有木刻常识的人都知道,黑白木刻可以分为“激扬之黑白”与“抒情之黑白”两大类。木刻版画在中国的兴起与鲁迅不无关系。在“左翼文学”时期,鲁迅先生曾把木刻艺术比做一种“捏刀向木”、“放刀直干”的充满“力之美”的艺术,他还大力介绍过比利时的麦绥莱勒、德国的柯勒惠支等人。抗战爆发后的“延安时期”,是中国现代黑白木刻创作的高潮时期。当时,大量左翼木刻画家和爱国美术青年先后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在艰苦的抗战条件下,延安的物质匮乏,不具备美术家从事油画、国画等媒介材料的绘画创作条件,而木刻因工具简便,很快成为延安美术家们的首选。黑白木刻拥有在强烈的黑白对比与反差中形成冲击力与张力的精神气质,更容易成为革命者的武器。加之木刻能够大量复制,有利于抗战宣传的需要,木刻画创作很快就在延安流行开来。
全国解放后,“延安学派”木刻画诞生地的延安,也曾活跃着 大群继承“延安时期”版画传统的版画家,如艾生、宋如新、冯山云等人的黑白木刻画就取得过很高的艺术成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当代诗歌大家艾青先生的这句诗能形象地表达刘宏祥之于陕北黄十地的情感。刘宏祥出生在延川县黄河岸边的一个贫瘠的小山村。他是听着黄河的涛声、喝着煮着红枣的小米饭长大的。在他有自觉的艺术冲动时,对于家乡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也自然成为他心灵的敏感点。
刘宏祥的黑白木刻画主要以描摹记忆中黄河人家生存、生命状态为基本内容,情思较为单纯。在这样单纯而洗练的情思作用下,黄河人家的生存、生活状态被一还原出来。于是,老祖母用过的带着岁月年轮的纺车、织布机,老父亲农业生产时使用过的各种劳动工具、运输工具,以及家中贮存物品的各种瓷瓮与瓦罐均被赋予了抒情的色彩,具有了鲜活的生命特征,汇聚到其黑白木刻世界中。
刘宏祥是在熟练掌握黑白木刻的技法后,通过一刀刀木刻来传达其心灵与思考。在其黑白木刻画中,刘宏祥追求这种诗意具有“拙中带巧”的艺术灵动特质。他刻刀下的陕北的山川河流、农家物品均具有生命的体温、生命的特征。这种艺术方法不是从学院派那里学习与继承而来的,而似乎是深深地根植于泥土之中,吮吸着民间文化的营养,在民间剪纸与民间绘画寻求出的表现技法。因此,可以这样说,刘宏祥在艺术方法上表现出的机智是带有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的。
不同身份的欣赏者面对相同的绘画会作出不同的评判。对于我这位没有绘画经验的人来说,我在刘宏祥的黑白木刻画中更多地品味到他的诗性情感、更多地把握到他“有意味的形式”。感谢刘宏祥,他在不断地激活人们尘封的记忆,带领我们在领略那些带着情感的记载着岁月沧桑的农家物品的同时,也让我们不断地穿越时空隧道,领略古老而神奇的黄河文明。
相关热词搜索:抒情诗 木板 刻在木板上的抒情诗 简单木板雕刻图案大全 雕刻木板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