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关,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八大关到啤酒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建筑,述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见证着这个城市的荣耀,青岛的八大关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作为青岛近现代城市发展的见证之一,八大关的成长历史尚不过百年,然而,从它出现的第一天起,它的发展就与这座城市的命运息息相关。八大关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青岛人的心,因为它的存在,青岛中西合璧的历史文化特征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它的风雨历程恰恰是青岛回归后近百年历史的凝聚和缩影。往事已随风,但每一次聆听八大关,体味着历史画卷中的那份跌宕回旋,感受着八大关与生俱来而又愈加凝重的美丽,都不免感怀青岛回归以来的沧桑巨变,内心都会被轻轻地触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八大关“前传”
与中国其他几个著名的别墅区不同,八大关的长成自有渊源:汇泉湾为八大关之前缘,这处半月形的海湾,在上世纪之初即一跃成为东亚的避暑胜地和休闲中心,东亚第一海水浴场、跑马场、高尔夫球场、露天音乐台、度假宾馆、游艇码头等旅游设施一应俱全。按照“样板城市”的第一个规划,这里属于别墅区。上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一批经典德式别墅建筑出现在海湾西北海岸并快速形成规模。而此时,汇泉湾以东、太平山正南区域还是城市边缘地带,除了山下的依尔梯斯兵营和汇泉岬的炮台外,鲜见别样建筑,往南更处于满目苍翠的原生状态。然而,以当时的城市发展趋势,蛰伏的八大关区域似乎注定会被视为汇泉湾别墅区的天然延伸地带,宛若处子,静待新契机的降临。上世纪20年代,日本人将青岛的重心北移到大港周围,直到临近1930年,青岛的管理者才再次将目光投向前海。
1929年,青岛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特别市”,渐渐成为“已不能不认为重要之区”。随着高潮迭起的第二轮城市建设,八大关一带作为“特别规定建筑地”而迅即成为众人趋之若骛的焦点,寓华的外国侨民、商人、传教士与外交官,中国新兴权贵与社会名流无不热衷于在此求田问舍,俨然是身份的一种象征。此一趋势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形成高潮直至40年代末,别墅区基本成型。八大关是时空交织的复合景观,从上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汇泉湾别墅区的建设,到上世纪30年代在其东部一片空旷地带上建起的新别墅区,恰好象征着青岛早期城市建设的两轮高潮。
上世纪30年代初,八大关区域开始建设道路体系,经过先建一条再建六条最后建三条的过程,到了30年代中期,这里基本形成了三纵七横的街区格局。耐人寻味的是,规划之初,十条路除山海关路外,均非以关路命名,而是以山东省内的临沂、涛雒、青口、石岛等地命名,此后才以海内名关命名。三纵七横连中国,路在神州无尽处。弃小鲁而用天下名关命名显然是别有深意,一部别墅文化史也因此具备了广义地理景观学上的寥廓景深。
“八大关”三字最早见诸报端是在1948年9月的青岛《民言报》刊载的征地广告,文为:“……兹征求八大关路空地一段”。由此来看,当时市民已经对八大关路作为一个区域概念有了较为明确的共识,八大关路这个叫法已经得到相当的社会认同。那么,明明是十条关路,为何不叫“十大关”而叫“八大关”呢?文史专家孙保锋考证认为,可能与八关山有一定关系。日本人同中国人一样喜欢用“八”,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曾把海大校内的山命名为八关山。投降后,日伪政府规定的路名地名绝大多数被改正,惟独八关山保留下来沿用至今,一些老青岛人很可能受到八关山的影响,将十条关路叫做八大关路,后来逐渐演化为现在的八大关。也有人认为,“八大关”名之缘起,是一种兼备地理特征与人文感召力的说法,或有“四面八方、天地昭然”之寄托也未可知。不过,目前两种说法都未找到直接的证据。
八大关,为青岛的荣誉而生
当今天的人们倾慕于八大关的美丽时,或许不会想到,八大关最初引起当政者的重视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更多源于一种渴望,一种中国人急于向世界证明自治能力的渴望。
1891年青岛建置后,先后被德国人和日本人所统治,这座城市虽已声名远播,但它所展示的却只是德日殖民者的“治理能力”,而非中国人之功。1922年,经过“五四”运动及其后中国人若干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政府终于从日本人手中收回青岛。然而,从这个被异国统治了太久的城市回归中国的第一天起,质疑中国人能否治理好青岛的声音一直此起彼伏,甚嚣尘上。中国人能否治理好青岛?中国人从未如此迫切地想要给世界一个证明,“八大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翻阅八大关的档案和资料,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对八大关所进行的规划和建设是如此地苛求完美。正因为此,让八大关在建设之初便承载着重要的使命――成为不可复制的完美的城市范本。
这个充满了异国情调的街区,这个汇集了各种建筑风格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从它问世的第一天起即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烙印”。与庐山牯岭别墅区尚未开工即失于中国人之手不同,八大关的命运从开发之始即被牢牢掌控在中国人的手中;同北戴河海滨和厦门鼓浪屿别墅区的随性设计不同,八大关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八大关为世人展示了一幅跨文化对话图景,汇集了古希腊式、罗马风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田园风式、新艺术风格式、折衷主义式等建筑风格。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八大关建设的外国建筑师来自俄、英、法、德、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国家,他们带来了众多国外的建筑思想和实践,但八大关的建筑中并不乏中国人的杰作。花石楼、英国总领事官邸旧址、东海饭店等,皆体现了中国建筑师在融合多元文化、展现现代主义艺术风范上的高深造诣。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建筑界正是中国建筑师的“自立”时期,八大关成为以刘耀宸、王云飞、张新斋、苏复轩、刘铨法、王节尧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的“试验场”,他们不仅吸收了西方的古典主义,而且继承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流行的新建筑风思潮。
八大关完好地保存了320余栋别墅,它们风格多样而统一,集中体现了当时东西方建筑艺术史的流变轨迹,由此成为透视青岛城市规划史、建筑史、园林史与艺术史等多重内涵的文化景观,一个不可复制的历史标本。它的成功得益于当时规划先行的理念――在其规划建设之初就确立的“尊重自然、契合地景”基本法则,既接续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又契合区域地理环境。八大关尽量保留区域内丘壑、水系,乃至一草一木,并把它们与湾、岬、礁有效地组织进城市空间。在规划好街道体系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建筑用地,再进行土地有序拍卖,最后严格按照“特别规定区”的建筑要求兴造与地景相协调的别墅,形成建筑与环境融合无间的“新地景”。于是,建筑也就成为这“新地景”的内在一部分,合于卓荦的山海气象。
八大关不仅代表了青岛的建筑风范,更走出了近代中国建设西洋别墅区的独特之路。直到今天,八大关对青岛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仍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所实现的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的深度融通,契合了千百年来人类的理想期待。
Every city has its own unique buildings, which can tell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and once witnessed the glories of the city. Badaguan (Eight Passes) undoubtedly is such a kind of architectural complex. As one of the witnesses in the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of Qingdao, the growth history of Badaguan is less than 100 years. However, from the first day when it appeared, its development has been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fate of this city. Every bit of change of Badaguan is of concern to the Qingdao people. Due to its existenc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worlds of east and west in Qingdao is vividly showcased. The vicissitudes it has undergone are the epitome of Qingdao"s nearly 100 years of history.
Quite unlike several other famous villa area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Badaguan has its ow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crescent-shaped Huiquan Bay lies in front of Badagua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20th century, it already had become a summer holiday resort and leisure center in Eastern Asia. In the 1930s, according the planning of "model city," Badaguan was listed as a villa area. So owning a house here was the symbol of one"s noble identification. From mid-1930s to the end of 1940s, the villa area took its original shape. In the early 1930s, the road system was constructed at Badaguan. In the mid-1930s, the pattern of three vertical and seven horizontal roads was formed.
The 320 villas still extant in Badaguan are well maintained, creating a concentrated displ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art history and accordingly giving Qingdao a unique cultural heritage.
相关热词搜索:围墙 博物馆 八大关 八大关,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没有围墙的文化博物馆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