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吸收能力研究述评与展望】国内外研究述评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指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集中于对其概念、影响因素和作用的分析。首先总结知识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明确吸收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其次,分别从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三个角度对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最后,对知识吸收能力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知识 吸收能力 机制
[分类号]F27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如何利用外部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变得十分重要,吸收能力作为企业处理知识和信息的一种能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进行回顾,从理论基础、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梳理,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1 知识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
Coase(1937年)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开启了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分析的“黑箱”,现代企业理论发展的序幕由此拉开。此后,现代企业理论沿着两条路径发展,一条是企业契约理论,另一条是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围绕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Porter(1980年)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另一类是以Rumelt(1984年)、Teece(1997年)等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
Peose(1959年)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是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的代表,主要分析企业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或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能促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的后续研究又形成资源基础观和企业能力观两大流派。
资源基础观中的“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知识资源、社会资源等),是静态的要素,而企业能力观中的“能力”是指企业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影响资源使用效率的动态性因素。资源与能力在企业中相互糅合、不可分割,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资源基础观的核心资源是知识,企业能力观的本质是对知识的掌握。
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和电子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从外部获取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包括知识、信息、技术)变得十分重要。吸收能力作为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知识(包括信息)处理的过程性能力,既建立在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之上,又是企业能力观的体现,因此,成为连接资源基础观与企业能力观的纽带和桥梁。
2 知识吸收能力的内涵
吸收能力的概念源于宏观层次上对后发国家技术赶超的研究。后发国家可以利用世界上已经被开发出的存量知识,因而比发达国家更有潜力实现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禀赋、国家的社会能力和技术匹配性是决定快速增长潜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有效吸纳和内化前沿知识的能力,即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的提出引发了学者广泛关注,对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形成了组织内部(包括企业中职能部门内部和职能部门之间两个层次)和组织之间(包括跨组织层面和国家层面两个层次)两个大的维度。Cohen和Levinthal(1990年)率先将吸收能力引入企业层次,认为吸收能力指企业对新知识的评估、内化和商业化应用的能力,是企业先前相关知识的函数。此后,众多学者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内涵的界定逐步形成6种代表性观点,如表1所示:
随着知识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吸收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吸收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一方面,大多数观点都认为吸收能力既是一个多维概念,又是一种以过程为导向的动态能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吸收能力的应用从国家层面转向企业层面,探讨不同企业吸收能力的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 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
吸收能力作为一种以过程为导向的动态能力,本身是难以观测的,因此,相关学者对吸收能力的研究集中于对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即前因的研究。在企业层面,国内外学者对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分为9个理论维度:
3.1 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是企业知识存量和结构的体现,包括企业拥有的基本技能、科技知识、专利数目、设备情况、市场知识、共同语言等。企业先前的知识积累越雄厚,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评估和认知能力越强,企业越容易选择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容的知识,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
3.2 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会影响知识的组织方式,影响知识的传递路径,从而对知识的利用速度和程度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效果。
3.3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有助于企业增加识别先进知识和获取先进知识的能力,研发资金的多少与研发强度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
3.4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主要学习强度和学习机制两方面。学习强度是指企业对于学习新知识的迫切程度和努力程度,学习强度通过影响知识积累进而影响企业吸收能力。学习机制是掌握新知识的方式和路径,对企业吸收能力有影响作用。
3.5 人力资源
人是传递知识的载体,企业中员工的个人技能水平、工作经历、个性特征等因素都与企业的吸收能力密切相关,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比例、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等人员知识结构也会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
3.6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知识流动的软环境和大背景,反映了企业中的价值导向,影响着企业内部知识的传播和企业内部员工知识活动的积极性。企业文化是刻板的还是柔性的,企业领导者是鼓励创新的还是追求稳健的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
3.7 沟通渠道
知识需要通过流动来传播和被利用,因此沟通渠道会影响知识的流动,进而影响企业吸收能力。企业内部的书籍、期刊、培训、学术会议、智囊团队等作为沟通渠道,是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
3.8 制度支持
制度是企业规范员工行为的准则,对员工的行为会产生激励和约束,企业的培训制度、对新成果的奖励制度、对偷懒行为的监督和惩罚制度都会规范员工行为,是知识的传播和积累的有利保障,有助于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
3.9 企业网络关系
企业网络关系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层面。企业内部网络关系即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对吸收能力产生影响。企业的外部网络关系即企业在外部网络联系的结构、位置、规模,以及企业外部网络联系的持久性、信任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吸收能力。
4 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
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反映了吸收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方式,是连接吸收能力概念与作用体现的桥梁,即对吸收能力概念界定的不同产生了相异的作用机制,又形成了不同的作用体现。回顾对吸收能力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代表性的观点有4个:
?应用最广泛的是Cohen和Levinthal(1990 年)提出的吸收能力作用过程模型。模型中,吸收能力包括认知新知识的价值、内化新知识、将新知识应用于商业化三个过程,吸收能力依赖于知识源和先前知识,在特定的制度条件下发挥作用,并且影响企业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如图1所示:
?Lane等(2006年)在认同上述对吸收能力三个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吸收能力的作用过程进行了拓展,如图2所示:
首先,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了影响吸收能力的内外部驱动因素。从外部看,包括合作伙伴间知识的相似性、战略和文化的互补性、产业环境和一般环境特征;从内部看,包括组织结构和政策、个体认知。其次,把吸收能力看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经过探索式学习、转化式学习、利用式学习三个阶段。再次,把吸收能力的结果分为知识产出和商业产出两部分,这两部分进而构成企业绩效。最后,增加了其他反馈因素,使吸收能力驱动因素、作用过程和结果表现三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这一模型的提出,将企业内外部因素结合起来,不仅凸显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而且细化了内部因素的作用方式,对吸收能力作用过程解释得更为深入合理。同时,反馈过程的增加使得吸收能力的作用变成一个动态过程,更符合实际规律。
?Zahra和George(2002年)在对前人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重构了吸收能力的概念,把吸收能力看作一种动态能力,构建了新的模型(见图3)。吸收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内化知识、转换知识和利用知识4个阶段。吸收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强调的是企业管理资源尤其是知识的一系列能力,这种能力会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与前人不同,他们不仅用“获取”代替了“认知价值”,而且将吸收能力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和内化知识)和现实吸收能力(包括转换知识和利用知识)两个大的维度,对吸收能力作用类型的细分有助于针对竞争优势中的盈利性和创新性进行不同的定量分析,为后续研究开拓了新视角。同时,增加了一些概念――转换、活性触发、社会整合机制,将吸收能力的作用分为两个层面,即知识源和互补性以及先前知识积累首先在活性触发条件下被企业获取和内化,通过社会整合机制进一步被转换和利用,随后在特定制度条件下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包括组织柔性、创新、绩效三个方面)。
?Todorova和Durisin(2007年)在经验研究基础上,对吸收能力内涵重新界定,吸收能力包括认知价值、获取、内化、转换、利用5个要素。他们对吸收能力作用机制进行了4个方面的拓展,模型如图4所示:
首先,重新引入认知价值,提出认知价值是企业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基于学习理论,认为知识转换并不是知识内化之后的一个步骤,而是代表了一种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内化的改变过程,这样,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明显区分就不复存在。再次,将特定制度条件的作用拓展为正反两方面,分别在吸收能力的首尾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将社会整合机制的作用从影响范围上扩大到吸收能力的各个要素,从影响作用上拓展为促进和阻碍两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权利关系的作用。最后,为了反映吸收能力的动态性,增加了反馈过程。这一模型强调对吸收能力内部作用过程的细分,并且把这一过程看作是知识转移的过程,因此推动了知识转移相关研究的发展,有助于企业针对知识流动特性提升竞争优势。
5 研究展望
近年来,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研究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但同时,目前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还有需要加强研究的:
第一,从知识吸收能力这一过程性概念出发,打开理论分析的黑箱。吸收能力本质上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对外部资源尤其是知识与信息的一种处理过程,现有研究重视分析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很少深入分析吸收能力所包括的处理知识与信息的过程――识别、内化、转换、利用。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知识吸收能力的过程性出发,量化分析各个要素的作用。
第二,在组织间网络关系的研究中引入知识吸收能力并进行量化研究。知识吸收能力本质上是对外部知识等资源的一种容纳、传递和利用能力,虽然在跨组织间活动中与其他企业相比较时才能够体现并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知识吸收能力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主要是由内部资源决定的并且可以培育和提升的。因此,在组织间网络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同时从企业内部资源出发探寻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必要而有价值的。
第三,结合中国实际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子进行界定。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缺乏基于企业访谈来构建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吸收能力影响因子。因此,通过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影响中国企业吸收能力的因素对指导中国企业提升知识吸收能力十分必要。
相关热词搜索:述评 展望 吸收 知识吸收能力研究述评与展望 知识转移研究述评与展望 共享领导研究述评与展望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