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_群落交错区及其边缘效应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借鉴生态学中的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理论,探讨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概念、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信息群落交错区指两个或多个信息群落里同时拥有的信息人所构成的区域,信息人的多样性信息结构有助于边缘效应的产生,表现为集肤、加成、协同等作用,信息群落的发展程度、信息人生态位宽度和信息群落交错区的大小会影响边缘效应的强弱。
[关键词]信息生态群落信息群落交错区
边缘效应
[分类号]G201
生态学中的群落是一个有规律聚集在一起的有机整体。1890年,丹麦植物学家E.Warming在其出版的经典著作《植物生态学》里把群落看成是一定的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形成群落的种通常具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要求比较接近,也就是说,种与种在生存过程中有着依赖关系,种与种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在此基础上,1877年德国生物学家Karl M6bius在研究海底牡蛎总是与一定组成的其他动物(鱼类、甲壳类等)共同生长的情况后,提出生物群落这个重要的生态学概念。
由生物群落和相关概念引入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群落交错区及其边缘效应,它们的产生和发挥作用对信息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意义。例如,同时处于量子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群落的信息人在获取两个群落的信息后开辟了量子信息学的新天地,而处于分子生物学群落的信息人在引入计算机科学群落的信息后生产出生物信息学的信息。边缘效应让信息交错区具有相邻群落所共有的信息属性,身处其中的信息人可以拥有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相邻群落信息流的作用下,在信息交错区形成崭新的信息结构,进而发展出不同于源信息群落的信息属性。信息交错区信息人的信息位不同于非信息交错区信息人的信息位,他们信息功能独特,具有很强的关联纽带作用,通过频繁的信息因子交换对信息群落乃至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有着独特而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从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概念、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信息群落交错区及其边缘效应的概念
1.1 信息群落交错区的概念
信息群落可以定义为: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相同时间里在特定信息空间或特定信息环境下,所聚集的具有相同(相似)信息结构或信息需求的信息人集合,他们之间及其与信息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发挥特定功能。在生态学中,群落的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在边缘地带可能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在信息生态系统里,信息群落的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信息群落里同时拥有的信息人所构成的区域。
1.2 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概念
由于群落交错区生态环境条件的特殊型、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相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边缘效应。信息群落交错区中的信息人获取不同群落里信息,在其中一个群落中可以流转另一个或多个群落里的信息,他们有能力生产横跨不同群落的独特信息,这种的信息对群落的发展产生独特的影响力。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就此产生。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信息群落产生的交错区中,由于某些信息人信息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信息群落信息因子及功能不同于群落内部的较大变化,称为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
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受到相邻群落的共同作用而带有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功能,可以获取各个群落大部分信息。同时,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也具有由相邻群落相互作用程度所决定而又不同于相邻群落的信息结构,他们不仅具备发挥原来信息群落信息功能的能力,往往还能发挥其特有的信息功能。通常情况下,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信息结构多样性高于信息群落交错区外的信息人。边缘效应的体现是信息群落交错区信息的丰富性增加,信息人的信息交流活跃,信息群落交错区信息人的信息生态位的变化比非信息群落交错区信息人的信息生态位的变化更频繁、更迅速。信息群落交错区中的信息人具备信息结构多样性,极大地增加群落的信息容量,为群落的存续和发展提供巨大推力或阻力。
边缘效应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信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信息群落里的信息人对信息群落和信息环境情况做出分析,在信息人的信息生态位满足不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时,或在信息群落竞争比较激烈导致信息人的信息生态位状况不理想时,采取主动选择的方式移动到信息群落交错区,促进边缘效应的形成。也就是说,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形成过程中,主观选择起主导作用,边缘效应的形成主要由信息人主观能动性选择和客观信息生存竞争环境两种力量决定。
2、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表现
生态系统中的边缘效应有集肤效应、加成效应和协合效应等三种。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表现有集肤、加成、协同等三种。
2.1 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集肤作用
集肤作用源于1883年Horace Lamb发现电流通过球壳状导体时,会集中在导体“皮肤”部分的现象,1885年Oliver Heaviside将其推广到任何形状的导体。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处于多种信息力交互作用的地带,比群落其他区域更为复杂、异质和多变,信息量比较丰富,从而刺激对信息需求较高的非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向群落交错区集结,这就是集体作用。由于信息内容的新陈代谢,信息人总是处于信息交换与反馈的过程中,信息人需要追求更新的能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特定信息,缺少这类信息可能会影响信息人自身的信息位状态。信息交流越充分的信息群落,由于信息人不断细分和专业化,对信息人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信息人自身的竞争压力与自我提升欲望也日益增大,而对群落交错区特定信息的获取可能会增强信息人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信息人就会慢慢地向群落交错区靠拢,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集肤作用因而发生。例如,某个学科前沿的带头人由于不满足自身的信息位状态往往会进行其他学科的信息获取,进入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2.2 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加成作用
信息人在信息群落中占有一定的信息生态位,若信息群落交错区中信息人生态位的维度重叠,则产生加成作用。从信息人的生态位的维度看,信息人的加成作用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分别从信息人的时空维度、功能维度和资源维度的角度来分析。
2.2.1 信息人的时空维度 信息人的时空维度包括时间维和空间维。相同时间内信息群落交错区中信息人的生存空间(信息人所在地)和活动空间(即信息人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空间)的类型(现实空间或虚拟空间)与区位的重叠程度越高,则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性质和信息时空占有区越接近,信息人在信息群落交错区加成作用就越强。
2.2.2 信息人的功能维度 信息群落交错区中的信息人所充当的角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重叠程度越 高,反映信息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信息人之间的职权定位越接近,信息人的工作任务、活动内容以及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越相似,他们在信息群落交错区加成作用就越强。
2.2.3 信息人的资源维度 资源维度里包含信息内容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客户资源。信息人的生存、活动和发展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信息资源。信息群落交错区部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与非消耗性不能改变针对特定需求的信息资源总是稀缺这一事实。信息人在信息群落中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越接近,则他们在信息群落交错区加成作用就越强。
2.3 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协同作用
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并不仅仅具有简单的加成作用,还具有一种比加成作用影响更深刻的关系,这就是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来源于原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H.Haken)所创立的协同学,他研究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如何于一定的条件下,由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和协作孕育出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并在宏观上如何织造出时间结构、或空间结构、或时间一空间结构,从而演化出新的有序状态。群落交错区里,各信息人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他们之间的关系以相互联系、相互关联代替相互独立、相互竞争而占据主导地位时,群落交错区的协调、合作使得整体效应得到增强,表现为内部信息交流充分,信息产出明显增大,这就是协同作用。信息人尽其所能,各司其职,相互适应,共生共进,相得益彰,在求得自身的生存和进步的同时,又通过协同,节约资源,求得信息群落整体的平衡和持续发展。当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相互协调得好,协同作用得以充分显现,群落交错区发挥的功能大于或等于各区独自发挥功能的总和。反之,则会小于或等于各区独自发挥功能的总和。
边缘效应的加成、协同、集肤这三种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由于集肤作用,信息人会聚集到群落交错区,随着信息人在群落交错区的数量增加,生态位的维度重叠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加成作用就此产生。加成作用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竞争,为了取得群落交错区和谐与平衡以便使信息人自身和群落整体得到共生共进,信息人也会相互合作、相互适应,协同的效应也就显现出来。
3、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影响因素
3.1 信息群落的发展程度
边缘效应是依托信息群落产生的,因此信息群落整体的发展程度会影响边缘效应的强弱。信息群落整体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非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容量,而非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容量的大小决定边缘效应是否能够产生和产生的大小。由于非信息群落交错区内的信息充分增长和交流使得信息人倾向于结合其他群落的信息生产出不同于群落原有的信息,这种新信息能满足群落里其他信息人享受多种信息资源的需求,反过来促进新信息的产生。信息群落的发展程度和成熟状况成为影响边缘效应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兴的信息群落而言,由于群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容量比较小,信息人可利用的信息量很少,这时信息人的分工较粗,信息人角色的种类少,也没有激烈的群落内竞争。因此,信息人向信息群落交错区移动的动力不足,使边缘效应难以发挥。对于成熟的信息群落而言,非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容量比较大,信息人可利用的信息量很多,信息人的分工开始细化,信息人的角色种类增多,每一信息人所承担的信息职能就越少,群落内竞争激烈,信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会主动向信息群落交错区转移,这样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就发挥作用。
3.2 信息人生态位宽度
生态学中,生态位宽度是指生态元在特定资源序列上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的分布形式,主要表达生态元对资源序列上不同位点的选择差异和适应性。一般来说,一个物种的生态位越宽,该物种的特化程度就越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信息生态位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不同的信息生态维度上对多个信息环境因子适应、占有和利用的范围与数量。信息生态位宽度反映的是信息人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竞争水平。信息人在信息群落里担任的信息角色或信息职能越多,则其信息生态位的宽度越宽。一个生存竞争能力较强的信息人,可以在信息群落中充当多种角色,承担多方面的信息职能,占据多种信息资源,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和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开展信息活动以及由信息活动而引致的其他社会活动,获得较宽的信息生态位。当信息人生态位较宽时,信息人之间功能和资源占用方面产生较多重叠,竞争也就容易发生,竞争的结果是促使信息人改善自身的信息结构,结合自己的信息特点向相应的信息群落交错区转移,以便利用群落交错区的信息资源充实自身生产出有竞争力的独特信息,从而巩固或提高自己的生态位水平;当信息人生态位较窄时,信息人之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小,竞争不强,信息人可能会满足在非信息群落交错区里获取和生产信息,对自身的生态位状况没有危机意识,也就缺乏向信息群落交错区转移的能动性。
3.3 信息群落交错区的大小
信息群落交错区的大小对边缘效应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边缘效应开始随着信息群落交错区的增大而增强。这是因为信息群落交错区的增大说明更多的信息人聚集到交错区,为交错区带来能动要素,信息人根据分工以及外界对其信息职能的需求,依靠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分析处理不同信息群落的信息为自己所用,从而生产不用于以往在群落中产生的信息,这种信息有强大的竞争力,能帮助信息人占据独特的信息生态位,这样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越来越大。但是当信息群落交错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具备较多的信息资源,就会形成新的信息群落,导致边缘效应消失。一方面信息群落交错区过小,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数量不多,产生横跨多个信息群落的信息有限,边缘效应下降;另一方面信息群落交错区过大,当数量庞大的信息人生产出足够多的跨群落信息时,就会产生新的信息群落,也就失去了边缘效应的意义。其关系如图1所示:
4 结 语
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表面上看是由交错区信息人、信息人之间的信息流所产生的效应,其实,在其内部存在较为复杂的相互关系,信息群落交错区信息人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使边缘效应呈现一定的规律产生、发展和消亡。信息群落交错区的效应对信息群落而言,可能是正效应,也可能是负效应。例如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信息人将群落里的信息带人另一个群落时可能会危害原来群落的存续和发展,这就产生信息安全的问题,出现负效应。信息群落交错区的信息人只有充分利用边缘效应的积极因素,调整自身的信息结构,提高信息流转和利用效率,完善群落功能,以适应它所处的信息环境,才能促进信息群落乃至信息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本文对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的概念、表现和影响因素的描述可以深化人们对信息群落和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解。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在旅游规划、区域经济、城镇发展、产业布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作为信息生态系统中引人瞩目的现象,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利用管理以及如何增大交错区的正效应并抑制负效应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从而形成完善的信息群落系统理论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群落 交错 效应 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 群落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