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众图书馆精神在互联网上的再现 中山市新图书馆开放了吗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论述利用互联网再现民众图书馆精神的观点,从互联网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这一目标的可行性,将其关键要素归纳为三个方面,并就每一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对策,希望借此能够延续民众图书馆精神,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民众图书馆 互联网 无差别服务
[分类号]G250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李小缘先生认为,图书馆是文化教育机构和“传播消息及知识的总机关”。人人都有获得知识与信息、接受教育的权利,无论其职业、年龄、经济收入如何。旧式的藏书楼往往服务于贵族、知识分子等强势群体,而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较低的广大民众往往无法享受同等的阅读权利。因此,李小缘先生一直主张图书馆要降低经济与社会门槛,保护广大民众的阅读权利,即民众图书馆精神。值此李小缘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互联网蓬勃发展之际,重温李小缘先生所主张的民众图书馆精神,分析其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再现的可行性,并探讨其解决方案,对于民众图书馆精神的延续乃至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1 民众图书馆精神简析
李小缘先生在《民众图书馆学》一书中对民众图书馆这一术语如此描述:“适于民众程度者称为民众图书馆”;“民众图书馆者,即促进民众教育图书馆也”;“传播文化,鼓吹教育,在皆以民众为使命”。纵观诸多相关文献,笔者将民众图书馆精神的核心归纳为向广大民众提供无差别的免费服务,并从三个方面来概括其主要特征。
1.1 服务对象
民众图书馆服务于各种职业、年龄、经济收入的广大民众。李小缘先生曾说“人人皆有资格为读者。皮匠、铁匠、小工、瓦匠、木工、学生、住家的、有钱的、无钱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没有界限,一齐欢迎。”民众图书馆精神不仅主张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例如反对凭证准入,而且主张每位读者都受到同等的对待,即不能针对某些读者提供歧视性服务,例如设置等级账号,以为决策服务、为科研服务等名义对某些读者实行差别对待。
1.2 功能与使用
李小缘先生曾说:“其真正革命精神之图书馆,不仅搜集保存而已,主要职志,在能使民众――无论男女老幼,皆得享其利益,或为参考,或为课外研究,或为欣赏消费之资。总之,古之藏书楼重在保存,公共图书馆重在普利民众,流通致用,以普遍为原则,以致用为目的,以提高生活为归宿,皆所以启民智,伸民权,以利民生者也。”因此,他反对为了保护馆藏而不允许所有读者都自由阅读的行为。民众图书馆在功能上应当是文化教育机构和传播消息与知识的总机关,在使用方式上则是使读者充分阅读其馆藏。
1.3 运营与管理
为了使民众图书馆致力于向广大民众提供无差别的免费服务,李小缘先生指出:“公共图书馆乃人之公共产生,人人得而管理之,扶助其经济使之进行顺利。尤要者公共地方人民得不出资而利用之,是以物主之义而名图书馆者。”即民众图书馆由政府资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管理,并可免费使用。
2 数字时代再现民众图书馆精神的良机
民众图书馆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诞生以来,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图书馆形态。但是由于资金紧张、资源有限以及受传统藏书楼思想的影响,一些图书馆还是出现了与民众图书馆精神背道而驰的现象。大多数图书馆所采取的凭证准入制度也无形中排除了一些潜在读者。在没有专门立法为图书馆提供资助的情况下,这些现象也许还将延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许可以将目光投向知识与信息的新载体――互联网,分析其向广大民众提供无差别的免费服务的可行性,即在互联网上再现民众图书馆精神。
2.1 互联网与民众图书馆精神的契合之处
互联网在很多方面与民众图书馆精神相契合:①在服务对象上,互联网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向大量用户提供服务,这满足了民众图书馆精神所主张的服务于广大民众的要求;②由于信息具有非排他性,从理论上讲,在带宽允许的情况下,一部分用户对网络信息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信息的使用,这就减少了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差别服务的可能性;③网络信息的复制较为容易,有助于用户以较低的成本来使用信息,这更接近民众图书馆精神所要求的免费服务的目标。
2.2 互联网再现民众图书馆精神遭受的质疑
互联网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其再现民众图书馆精神的能力可能遭受以下质疑:①在覆盖范围上,目前中国网民人数约为1 37亿,仅占总人口大约10%,这与服务干广大民众的目标似乎还有较大距离;②互联网要求用户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以及必要的上网条件,这可能会排除一部分潜在用户,似乎未达到向广大民众提供无差别服务的目标;③网上真正有用的信息资源未必很丰富,其服务内容可能遭受质疑。
2.3 互联网能够再现民众图书馆精神的理由
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认为互联网能够承担再现民众图书馆精神这一重任,理由如下:
2.3.1 服务范围的相对广泛性互联网的覆盖面看上去极其有限,但是相对于全国公共图书馆而言是比较广泛的。据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2007年5月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2005年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共发放借书证1062万个,接待读者2.33亿人次,分别比2000年增长70%和24%。鉴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普遍实行凭证准入制,人们可以将当年发放借书证的数量认为是新增图书馆读者数,而2005年中国网民较之上年新增了1700万人,是同期公共图书馆新增读者的1.6倍;而基于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可以推断出每个网民一年至少访问计算机52次,那么2005年中国网民至少访问计算机52亿次,远高于同期中国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的2.33亿人次。可见,互联网的服务范围是相对广泛的。
2.3.2 服务对象的均等性调查显示,网民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差异并不大,而且在不断缩小。
例如,1998年7月,中专以下至大专学历的中国网民占41.1%,之后逐年增长。截至2007年1月,仅高中或以下学历(请注意不含大专)的网民就达到了48.2%。这说明,中国互联网从发展之初就充分接纳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用户,而且这些用户的比例目前已达到近一半。
再如,1997年10月,月收入在400元以下的网民占7%,1000元以下的占65%;到1999年7月,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网民达到21%,1000元以下的达到50%。而到2007年1月,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25.3%和43.4%。可见,月收入低于500元的比例在过去10年中有很大提升,而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网民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这10年间,中国人均收入有较大提升,因此可以认为,低收入网民比例实际上没有下降,目前占近一半。
以上数据说明互联网并非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所独占, 而是普通民众能够近乎平等地使用。
2.3.3 服务范围与内容的迅速扩大据CNNIC调查,中国网民数量近几年一直保持约20%的年增长率。同样以2005年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人次和图书流通册次分别比2000年增长24%和20%的数据为参照,2005年中国网民比2000年增长393%。可见,互联网服务范围与内容的扩大步伐远快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
综上所述,互联网服务对象的相对广泛性、均等性及其服务范围与内容的迅速扩大使笔者相信,互联网作为再现民众图书馆精神的角色即使并非尽善尽美,但它是目前可见的最具发展潜力的现实选择之一。
3 互联网再现民众图书馆精神的关键要素分析
要使广大民众真正从互联网中享受无差别的免费服务,其关键要素有三。
3.1 用户电脑/网络技能的普及与提高
据调查,36.0%的非网民指出“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是不上网的第一大原因。电脑,网络技能分为两种:基本的电脑,网络操作技能和信息检索技能。
3.1.1 基本的电脑,网络操作技能 基本的电脑/网络操作技能的普及主要依赖于:①中小学计算机课程;②高校计算机课程;③图书馆培训;④商业培训;⑤企业培训;⑥用户自学及其他。
由于中小学、高校与企业培训的对象有限,商业培训的价格昂贵,而用户自学的效果不佳,因此图书馆理应成为普及电脑/网络技能的主体。李小缘先生指出,公共图书馆的意义在于“辅助学校教育的不及”、“图书馆即是教育”、“传播信息及知识之总机关”、“宣传文化之总机关”。实际上,目前培训已成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以2005年为例,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为读者举办讲座、培训等各类活动24.6万次,参加人数为2557万人次,分别比2000年增长5倍和42%。其中,与电脑,网络相关的信息素质培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3.1.2 信息检索技能在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中,搜索引擎占51.5%,获取信息(产品服务、工作信息、医疗健康服务、政府信息等)占41.0%,这两者对用户的信息检索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图书馆等机构在提供电脑/网络教育与培训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信息检索技能的培训。
可喜的是,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不上网的原因中,选择“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技能”的非网民比例有所减少,例如2007年1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7个百分点,而2006年1月的数据则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这说明近两年人们的平均电脑,网络水平在逐步提高。
3.2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据调查,有31.4%的非网民选择“不具备上网条件(没有上网设备、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为非网民不上网的第二大原因,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1个百分点。
当然这一比例上升并非意味着中国的上网条件在恶化。实际上,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一直在增加(见表1)。从表1看出,专线上网与拨号上网的计算机数量在逐年下降,而宽带上网的计算机数量则在增长。由于宽带上网是指使用xDSL、CableModem等方式上网,显然比专线上网与拨号上网的网速要快,网络质量要好,因此中国上网计算机不仅数量在增加,其质量也在提升。然而,“不具备上网条件”的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个百分点的原因可能是,阻碍非网民上网的其他因素在改善,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跟不上中国网络的发展,于是成为中国网络发展的瓶颈问题。
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两方面:网络线路与网络终端。从网络线路的角度来讲,虽然拨号上网的网速慢、质量也欠佳,但它可以重用电话线路,不需要用户支付初期的网络架设费用,因而是使对网络质量要求不高的低端用户享受网络的一种捷径。因此,大力推进电话的普及将有助于解决上网条件的问题。另外,从网络终端的角度讲,非网民也可能是无法支付或不愿支付购买计算机的费用。但是这一问题随着计算机价格的大幅下降将会有所改善,此外,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与网吧的发展也可以为广大民众提供多种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6年底,手机上网的网民数达到了1700万人…,这给网络终端的构成又添加了新的元素。笔者相信,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手机价格的持续下降,再加上未来启动的3G项目,手机上网网民将继续增长。
3.3 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
目前网络信息的内容大多是新闻、机构简介、产品工作医疗服务政府信息等满足用户处理事务或当前有效的原始消息,真正蕴含系绕性知识的信息,例如传统的图书馆馆藏(如书籍、期刊等)在公共网络上并不多见。现有的一些文献数据库,如超星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等往往采取收费账号的方式,使得大多数社会用户并不能享受其服务。为了实现民众图书馆精神所主张的向广大民众提供无差别的免费服务,笔者从三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3.3.1 传统文献的数字化传统文献的数字化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传统的正式出版文献在数字化时需要给知识产权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在没有第三方资助的情况下,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只有向用户收取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视为广大民众应当享有的权利与福利,不妨参考一下图书馆解决经费问题的理念与做法。
1876年,美国芝加哥图书馆馆长普勒在其《公共图书馆的起源与管理》一文中,对平民化的现代公共图书馆作了一个经典的定义:“公共图书馆是依据国家法律建立的,是受地方税收与自愿捐赠支持的,是被当作公共信念管理的,每一位维护这个城市的市民都有平等地享有它的参考与流通服务的权力。”这段话为知识产权费用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①基于互联网(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受地方税收支持的理念,由政府资助,给知识产权者予以经济补偿;②基于互联网为广大民众所用,需要广大民众支持的理念,由知识产权者捐赠;③挑选版权过期的文献,使其在网络上共享。
3.3.2 开放获取与网络出版20世纪90年代,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的出现,即通过网络来出版作品。目前国际上专门致力于推进开放获取的、较有影响力的机构包括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Oxford University Press(OUP)等,著名的三大引文索引――SCI、SSCI与ISTP也开始收录部分OA期刊。
然而开放获取还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文献作者的支持。而目前作者对开放获取还存在一些顾虑,例如缺乏权威可靠的量化文献影响度的指标;单位不认同网络文献为科研成果等。鉴于此,可以针对OA期刊论文评价寻求新的评价方法,如网站性能测评法、下载影响因子法等㈣。有研究表明,期刊影响因子与期刊网站的网络影响因子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相关关系,即期刊网站的网络影响因子可以为期刊网站评价提供借鉴。
此外,如果传统科研评价体系能够与时俱进,适当考虑以网络模式出版的期刊,那么文献作者将更有积极性将其作品交付网络出版,这将有利于其作品在网上被广大网民所使用。
3.3.3 民众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贡献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提供者不再限于少数的精英分子,而是广大的草根阶层。截至2006年底,在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中,论坛/BBS/讨论组占36.9%,文件上传,下载(不含音乐、影视下载)占32.9%,博客占25.3%,电子杂志占17.1%。这些网络服务功能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广大网民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巨大贡献。Web 2.0的提出者O’Really媒体公司总裁兼CEO提姆?奥莱理也指出:“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 2.0时代中统治市场的关键”。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有三种渠道:①通过政府资助、作者与出版社捐赠、充分利用版权已过期的文献,建设类似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馆藏的网络信息资源;⑦通过建立新的针对网络文献的评价方法,适当修改科研评价体系,推进开放获取的发展;③建立维护使民众参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良好体系。
4 互联网实现民众图书馆精神的前景展望
80多年前,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李小缘先生通过其著述与行动推进了民众图书馆的发展,这是对广大民众阅读与受教育权利的尊重。20世纪末,人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广大民众免费享受无差别的信息服务――即民众图书馆精神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人们不妨制定这样一个近期目标,支持发展更多提供免费阅读的网站,利用个人电脑、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室、网吧等终端,吸引更多的公众免费网上阅读;而远期目标是,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所处地区等因素的不同,广大民众都能够在互联网中享受更丰富的免费信息服务――愿民众图书馆精神在互联网上得以再现!
相关热词搜索:互联 民众 再现 论民众图书馆精神在互联网上的再现 图书馆建筑体现的场所精神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