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大阆网 [阆中信访新解阆纪信]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阆中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晓林陪同阆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蒲芝龙接待信访群众,阅读来访者材料,现场解答问题。       “信访陪审团”   2010年岁末,距离四川古城阆中80公里的山区乡――鹤峰乡下起了大雪,但客居此地的丁永刚心里却是暖融融的。因为前不久,他上访3年的信访案件被阆中市纪委监察局组织的“民主评议协调团”采用“对话信访”模式成功化解。
  “感谢纪委,感谢政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40岁的矮个子丁永刚不停地说。或许是因为太激动,丁永刚说话有些不连贯,在当地纪委干部和“民主评议协调团”成员的补充下,2010年11月2日的一场“对话信访”得以还原。
  当时,用这样一种新模式解决信访案件的效果究竟如何,阆中市纪委信访室的几名干部心里都没有底。
  那天上午10点,在鹤峰乡党政办公楼的四楼党委会议室里,“民主评议协调团”的9名成员、上访人丁永刚及其父亲、被上访人――鹤峰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董某和丁永刚的舅舅等人,已经坐在了现场。
  让社会人士来审理信访案件,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前所未闻的,因为以前都是政府“包办”。鹤峰乡场镇上的30多名居民闻讯赶来旁听,他们发现“民主评议协调团”里有不少熟悉的面孔。“‘民主评议协调团’的成员都是通过精心选择的,他们大多是在当地有相当公信度的人,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官,律师,知名度高的社会人士,还有信访人信任的亲戚朋友、村民代表。”阆中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屈瑛告诉记者。
  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也坐在人群中,但他没有穿警服。因为会前有“民主评议协调团”中的成员告诉这名警察,穿警服可能会影响信访人的情绪。
  “信访对话”在鹤峰乡纪委书记李文亮的主持下正式开始,一开场就显得很激烈。
  先是陈述“冤情”。情绪激动的丁永刚在陈述自己的“冤屈”时,不时拍桌子,甚至还摔起了板凳。
  原来,丁永刚10年前从外乡搬到鹤峰乡陪外婆居住。2001年场镇规划,他便以自己舅舅儿子的名义要了两个门面的地基,并且交了6400元费用给乡政府相关部门,但后来一直没有动工修建。再后来有开发商来开发场镇,2007年,丁永刚的舅舅把这两个门面的地基以3.9万元的价格转让出去,只给了丁永刚5000元。丁永刚对此很不满意,他认为鹤峰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董某有过错,“他贪污了我外婆的土地费3800元”,还要求乡政府还自己两个门面的地基。从2008年起,丁永刚开始上访,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2010年10月,他通过“114”查到阆中市纪委的信访举报电话后,把问题反映到了阆中市纪委。
  丁永刚和其父亲述说完毕后,被上访人董某进行了陈述。接下来,“民主评议协调团”的成员开始发言。
  汪游举是“民主评议协调团”的9名成员之一,鹤峰乡司法所所长,他在这里工作了20年,在当地颇有威信,“可以说80%以上的当地人都认识我。”他从法律的角度详细地分析了这起上访案件,认为丁永刚的要求缺乏法律依据。接着,“民主评议协调团”成员、原阆中市人大代表李市文开始发言。旁听的居民中有3个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你一言,我一语,从法律的角度,从情理的角度……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丁永刚上访的内容实质上是一起民事纠纷,主要涉及他和他舅舅之间的经济纠葛,其舅舅存在过错,应该给丁永刚一定补偿;而丁永刚要求乡政府补偿其两个门面地基的要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应该得到支持;所谓的“董某贪污了丁永刚外婆的土地费3800元”没有根据。
  最后,按照规定,“民主评议协调团”的成员要当场投票表决,所有成员都举手对这一结论进行了确认。这时,这场“信访对话”已经进行了3个小时,或许是太专注,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吃饭时间。
  丁永刚的舅舅当场兑现对丁永刚的补偿,乡政府给丁永刚补偿了1000元。丁永刚表示不再上访,在场的人们不由得一起鼓起掌来。
  至此,这起涉及10年间的事情、上访3年的信访案件终于尘埃落地。
  “民主评议协调团”旗开得胜。
  阆中市纪委信访室主任赵青松告诉记者,“其实,在举行‘对话信访’前我们已经召集承办单位、审理室和信访室对拟评议的案件进行了联合审查,已经有了基本结论,但要让信访当事人接受这个结论,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让他信服。”
  鹤峰乡党委书记赵刚深有感触地说:“为了化解这起信访案件,我们整合了国土、司法、村建3个部门来参与。对于信访案件,相关部门应该主动出击,不能回避,不能拖,沟通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
  一起群访,3次对话
  “这种‘信访对话’模式是我们逐步摸索出来的,一开始只是让信访人派代表参加,后来吸收了辖区内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后来吸收了法律工作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就是要想办法引入社会力量让上访人信服,从而彻底化解矛盾。” 屈瑛说。
  而两年前的一起群访案件还让屈瑛记忆犹新,这起信访案件的成功解决给了她和时任阆中市纪委信访室主任的陈敦平很多启示。就是在处理这起信访案件时,他们首次让上访人和在当地有公信力的社会人士参与调查。
  2007年12月15日,阆中市沙溪街道办事处神门关居委会原主任柯某突然通知居民,马上进行居委会主任的选举。“没事先通知大家,搞突然袭击,目的是让他的亲信选举他继续当主任。”当地居民柯小明气愤地告诉记者,这彻底激怒了本来就对柯某不满的大部分居民。
  情绪激动的50多名居民在举报信上签名并按上手印,联名向阆中市纪委监察局举报柯某存在账目不清、开支不透明等50多个问题。上访人同时把举报信送到了沙溪街道办事处。
  沙溪街道办事处督促柯某公开账目,对居民举报的问题进行答复,但柯某置之不理。
  “由于街道办的人手少,力量有限,再加之可能有熟人关系的缘故,市纪委决定介入办理这起群访案件。” 陈敦平说。
  很快,阆中市从其它片区抽调了8名纪检干部组成调查骨干队伍,还从沙溪街道办事处辖区选了8名资历较老、大家公认的公道人参与调查,而且出人意料地选出8名信访人代表加入调查组。调查组分成4个小组,每组有两名信访人代表。
  正式调查从2008年3月初开始,5月前结束。“信访人反映的一些问题涉及20年前的事情,很难查。”陈敦平告诉记者。
  5月中旬,调查组召集居民代表和所有信访人,通报初步调查结果。但当即有人提出质疑,不认同部分调查结果。调查组再次进行了补充调查,一周后又对信访人通报。这一次,提出异议的人少了,但还是有人对有些问题存在疑问。于是,针对信访人提出的疑问,调查组又一次补充调查。
  连续3次调查,信访人终于认可了调查结果,阆中市纪委监察局根据柯某存在的问题,责成其辞职,并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纪委监察局采用这种方式办理信访案件,公开透明,及时和信访人对话,我们很赞成这样的模式。”当年的上访人之一柯小明说。
  “通过‘对话信访’的模式,近年来我们化解了大量的疑难信访案件。不少信访人经常打电话到纪委来表示感谢呢。”屈瑛颇有点成就感。

相关热词搜索:阆中 信访 新解 阆中信访新解阆纪信 大阆网 阆中市人民政府官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