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奢亡留警训] 奢资源亡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在中国历史上,富庶的北宋王朝却被小小金国困扰了一百多年,最后竟被金国给消灭了。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的,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的挥霍与奢靡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强宋变成了弱宋,“内不安邦,外不抵金”,从而走向灭亡。
北宋王朝的开创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经过战争而和平过度取得政权的幸运儿。正因为没有战乱动荡,所以社会比较稳定,生产得到持续发展,使北宋开国初几十年出现了国富民丰的大好局面。因此,在统治集团的灵魂深处总感到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所以他们一方面提倡节俭“以备边费”,准备打仗;另一方面却沉湎于繁荣兴旺的盛世温床上大享太平清福,过着骄奢淫逸的日子。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之初大力提倡清廉俭约,使五代十国遗留下来的荒淫奢靡之风得到扭转。可惜的是这位“点检作天子”的皇帝在清廉这个事关大局的问题上做得很不彻底,甚至有点两面派的味道。赵匡胤为了防止王公贵胄功臣宿将夺取他的权力,曾多次在群臣面前说:“你们要多择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万世之业;多置歌儿舞女,厚自嘻乐,以终天年。”这就等于公开告诉下属群臣:你们尽情地享乐吧,只有这样我才能放心你们不会夺取我的皇权。属下心知肚明:皇帝让我们享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从此以后,北宋的君臣上下就在这种俭约与享乐的矛盾状态下挣扎着,后来越来越滑向大肆享乐的旋涡而不能自拔,一发而不可收拾。
据史载,到宋真宗以后,奢靡之风大开。宋真宗极端奢侈腐化,他特别迷信道教,下令全国大修宫观寺院,几年时间竟修了三万多座十分豪华的寺院,耗尽了人力物力。他为了“天书封禅”泰山,再次动用全国人力物力,在全国大肆搜集珍奇异宝,仅礼仪司王钦若一人就进献了三万八千多株灵芝草。
可以说北宋的“积贫”始于宋真宗的奢华,在宋仁宗、宋神宗和宋哲宗近百年间大肆蔓延。到宋徽宗时期几乎蔓延到朝廷上下各个角落。宋徽宗是一个风流放荡的天子,治国安邦无能,贪图享乐却极尽能事。为了满足他那极度膨胀的皇权欲,他下令专门成立了一个应奉局,组成了一个专门班子,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南方各地大规模地搜集奇石花树,用特制的大船编队水运至宫中供其享乐观赏。天下出现了官员及投机钻营之徒争献花石邀功请赏的奇特景象。为了获得更多的宝物,佞臣与官军费尽心思,只要发现宝物就不顾人民群众的死活,更不惜花费多少人力物力特快运送到京师。皇帝如此,大小官员纷纷效仿,建造园林,装点花石,极尽享乐挥霍达二十年之久,腐败昏庸到了极点。
奢靡之风日甚一日,长年累月持续下去,使北宋由富强而“积贫”。而这种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贫,完全是人为造成的贫,国家收入再多,也难填奢侈浪费的无底洞。奢靡之风的形成,成为一种巨大的潜流,严重阻碍破坏着社会的发展,使北宋的财政由充盈到不平衡,最后产生了严重的亏空危机,民不聊生,军备废弛。奢靡之风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着广大官吏,贪污腐化、卖官买官、挥霍浪费横行,丧失了民心,终于导致了北宋由富强到“积贫积弱”,以至于灭亡。
北宋的灭亡,留给人们诸多深沉的思考。这说明:腐败奢侈必亡,廉政勤俭兴邦!
相关热词搜索:北宋 奢亡留警训 北宋奢亡留警训 北宋奢亡留警训 新闻中心 北宋奢亡留警训 转载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