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枪王所有女演员表_翩翩“女枪王”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王翩翩,安徽合肥市人,1970年3月生,1987年12月入伍,1989年10月入党,少校警衔。现任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共同科目教研室正营职教员、射击教学组组长。先后参加世界警察运动会、中朝射击双边赛、全运会等国际、国内射击比赛,5次夺得个人冠军(1次世界冠军),1996年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2004年被武警总部评为“武警部队十大忠诚卫士”。
  走进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走进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在成都市郊华阳镇,座落着武警部队的一所本科院校――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在这所军事院校里有一位被人们称为“女枪王”的武警警官,她就是――王翩翩。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她就走上了冠军的奖台
  出生射击教练之家的王翩翩,1987年应征入伍,成了武警总部司令部射击队的一名士兵运动员。
  人说,军营是男人的世界,是一个用力量与残酷打造的围城。然而,对于入伍时年仅18岁的王翩翩来说,军营是一个充满神秘和刺激的世界,她为自己能穿上军装而骄傲欣喜,却不知道,自己从此将在这条路上付出无数的汗水、泪水和血水。新兵结束时,射击考核,王翩翩凭借入伍前受过正规射击训练的优越条件,10发子弹打出了90多环的好成绩,被推选进了射击队。
  成为专业的射击队员,对射击技术的要求就不是一般的严格了。初到射击队,王翩翩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同队友之间的差距,她不得不把自己对军营的神秘感和好奇暂时收起来,专心地投入到日常训练中。
  这时,军营对王翩翩来说,变成了一个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地方。她首先面临的是克服生理特征给她带来的种种困难,每天要完成同男兵一样的训练内容,承受每一项濒临极限的训练科目。她主动给自己增加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反复向教员请教动作要领、认真揣摩动作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翩翩渐渐找到了感觉,射击成绩节节攀升。
  1991年,王翩翩凭借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心态和对射击与生俱来的天赋,被推选参加3月份在意大利特伦托城举行的世界警察射击赛。
  入场仪式上,作为此次参赛年龄最小的参赛队员,由于第一次参加这样世界级的比赛,王翩翩高度紧张,手中的本子掉到地上,她连续三次都没能拣起来。队友和她自己都对她能否在比赛中正常发挥产生了疑虑和担忧。
  这时,王翩翩想起了教员对自己的教诲:射击比赛最重要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心态。她反复告诫自己要放松,放松,再放松。
  比赛开始了,面对意大利、韩国、智利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高手,王翩翩沉着应战,首战就获得了小组第一的好成绩,顺利进入决赛。决赛时,10发子弹,王翩翩打出了98环的好成绩,并最终以17环的绝对优势战胜对手而登上冠军领奖台。
  身在异国他乡的王翩翩听到熟悉而亲切的国歌声,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她第一次被为国争光的荣耀震撼了。正是这种力量伴随着她激励着她,从而使她捕捉住了无数个瞬间的奇迹。在后来的10年中,她参加国际国内、军内军外的大小赛事,20余次夺得奖牌。
  
  出于对枪的眷恋,也为了让更多的官兵成为神枪手,她走上教师的讲台
  2001年,武警部队射击队解散。何去何从,面对数百封邀请信、丰厚待遇的承诺,王翩翩毫不犹豫地选择当一名既辛苦又清贫的军校教员,走进当时的武警成都指挥学校。
  对世界射击冠军的王翩翩来说,原本以为从射击运动场走上大学讲台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事情全然不是她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紧张,加之她又是射击冠军,所以报到不久跟了几次课后就承担了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同射击队的室内训练相比,首先使她不能适应的是军校学员的射击课不会因天气条件而改变训练,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没多少天下来王翩翩就瘦了脸也黑了。
  王翩翩对射击的理解和把握完全定格在心领神会的一种感觉中。于是,她在给很少摸过枪的学员上步枪一练习时,对动作要领的讲解轻描淡写,却不断地叫学员找感觉。这样几天下来学员们摸不到窍门,集中不起心思,免不了要分心走神,加之她不采用部队的土法练兵,被现场督训的院首长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对此,她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然而,最让王翩翩终身难忘的还是那一次伤心的泪。实弹射击成绩出来了,同时开课的三个教员的六个教学班,她所教的两个班排在最后两名。那一天,她茶饭不思;那一夜,她彻夜未眠。
  于是,她开始反思怎样完成从运动场到讲台、从接受到传授、从一名优秀运动员到一名优秀教员的转变。这是一次超越冠军的跨越。
  2000年9月的一天,正当王翩翩还未擦干眼泪、理出思路的时候。她从电视上看到一则解救人质的消息,解救行动因执勤战士的枪法不准而失败。这一刻她的心再一次受到震动:如果说赛场上的射击是以环数论英雄,那么战场上的枪法将是以生命为代价。于是,她更加坚定了要将学员训练成为个个弹无虚发的神枪手的信心。之后,王翩翩不服输的劲头释放了出来,她扎进图书馆研究武警部队的战例,同教研室的同事商讨,与学员沟通,慢慢地她注重从学员需求什么、盼望什么的角度去思考教员如何教、如何引导。
  尽管她见识了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拓展学员思维空间、活跃课堂气氛,但实弹射击的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为能找到一点启发,她不顾自己是一个女同志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索性住进了学员队。
  事情发展的转机是来自于学员队队长对学员的一句训言:“今天王教员已把射击用枪校准了,明天实弹射击你们打不出优秀来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一句话提醒了王翩翩,她否认了这种看法,同时也从这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原来,由于每个人的视力误差和视觉映像的个体差异,使得每个人的瞄准点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使用同一个人校准的枪,就是在射击技能等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打出的成绩也会不一样。
  王翩翩开始了她的尝试和创新。她对学员的瞄准点逐个检测、登记。进行这项活动,王翩翩在地上一趴就是半天,全然不顾烈日炙烤、知觉麻木的痛苦。晚上她把学员的瞄准点进行归类分组,并强行记在脑子中;实弹射击时,将瞄准点相近的学员归为一组,采取分组校枪的办法,分组分枪分人实施。结果考试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98%。
  有创新才有收获。这次成功,促使王翩翩探索出了许多适合军校学员的射击训练方法,如“动作程序心理暗示训练法”、“肯定语言心理暗示训练法”、“隐显靶时间概念感受训练法”等。
  教学方法的积累,加速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她参与编写了85式狙击步枪教材,参与研制的“对劫持人质犯射击的训练研究”(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了被武警总部军事科研立项的“夜间照明射击训练器材”的研制,参与制作的“共同科目类教学软件”之射击篇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在军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任教4年来,王翩翩先后培养出特等射手132名、优秀射手452名、优秀“四会”教练员35名,为部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此,2003年12月学院为她荣记了二等功。
  
  作为军人,她渴望和平;作为“枪王”,她渴望这个世界上没有枪王
  成都,万安射击场。
  这块当年诸葛亮演兵布阵的地方,这块抗日战争期间我军曾在这里击落过日军飞机的地方,如今,成为驻蓉部队挥戈操兵的校场。
  这一天。一场个人间的神枪较量在这里开展。
  王翩翩的对手是某支队号称神枪手的一名干部。
  比赛开始了。
  “啪”,一个氢气球刚刚飘起,就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被击爆。
  再飘起一个,还是被准确击中。
  突然,操作员失手,两个氢气球同时飘起,只见王翩翩抬手一枪,一发子弹同时击中两个气球,顿时掌声一片。那名干部主动放弃比赛,甘拜下风。
  2003年10月20日,四川省某县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罪犯身系10管烈性炸药,劫持一名小孩作人质,向当地政府提出无理要求。
  歹徒情绪激动,随时都有可能拉响雷管,同人质同归于尽。情况十分危急!
  关键时刻,王翩翩接到了执行狙击歹徒的命令。
  说实话,王翩翩得过世界冠军,拿过各类射击奖牌,但真正的要对活生生的歹徒扣动扳机,对她来说,还是第一次。
  想起枪响过后血淋淋的场面,王翩翩几次闭住了眼睛。但是,作为军人,想起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军人职责,她不得不举枪、瞄准……
  一声枪响,歹徒应声倒地,人质安全获救。
  当我们结束采访,向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女枪王告别时,她却神情凝重地对我们说:“别叫我枪王,我只不过是一个姓‘王’的打枪的罢了。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罪犯,也没有歹徒去行凶的话,也就没有了我这个枪王,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事!”

相关热词搜索:翩翩 女枪王 翩翩“女枪王” 王翩翩 绝地枪王女主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