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接触理论】 群际接触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在群际接触假说基础上形成的群际接触理论表明,群际接触具有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围绕群际接触理论的最新研究拓展了研究对象,研究了群际接触对外显和内隐偏见的降低作用,间接接触的作用也开始被重视。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作用机制涵盖依存关系、群际互动、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四个方面。在对平等的地位、共同的目标、群际合作以及权威、法律的支持几个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跨群体友谊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注意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完善群际接触理论的理论体系,对不良的群际接触予以重视,并注意与其他相关理论相结合。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群际接触理论。
关键词:群际接触;群际接触假说;群际关系;偏见;群体
分类号:B849:C91
在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以及社会流动的加剧,群际关系成为人们经常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区域、人口众多、社会阶层分化剧烈的国家,如何消除各群体之间的偏见,促进各群体之间的友好协作,促进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群众之间的团结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直以来,群际接触(Intergroup Contact)被认为是心理学中促进群际关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自Allport于1954年提出群际接触假说(Intergroup Contact Hypothesis)以来,众多研究证明了群际接触的确可以减少群际偏见(IntergroupBias)、促进群际关系,这些研究对群际接触的对象、接触的类型、接触的条件及接触对内隐偏见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形成了群际接触理论(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当代,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的提出,社会心理学界也在探索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式。群际接触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主要以个体、人际、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拓展到了以群际、群集等为对象的宏观社会领域的研究,探讨了群际接触对减少群际偏见的条件和作用机制,为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
1 群际接触理论
1.1 群际接触假说
群际接触理论是在AUport(Allport,1954;转引自Pettigrew,1998;Pettigrew&Tropp,2006)提出的群际接触假说的基础上,对群际接触的条件和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而形成的理论体系。AlIpoft认为,群际偏见是由于某一群体对另一群体缺乏充足信息或存在错误信息而产生的,群际接触则为获得新信息和澄清错误信息提供了机会。因此,他提出的群际接触假说的主要内容是:减少群际偏见的主要方式是与外群体(自己所不属于的、由他人属于的群体)在最佳条件下进行接触,而最佳的群际接触要符合以下几个关键条件1)平等的地位:在群际接触中,接触的群体双方都希望能够拥有平等的地位,在平等的氛围下与外群体进行的接触会更有成效。同时,接触也有助于平等地位的形成,二者互相促进。2)共同的目标:通过接触来减少偏见,需要接触的群体双方共同努力,且态度积极、目标明确。比如,在由不同种族的运动员组成的队伍中,要完成取得胜利这一共同目标,队伍成员必须互相配合、友好协作;而这一共同目标的实现也进一步强化了成员问团结协作的过程3)群际合作:共同目标的作用只在群体间存在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时才发生作用。4)权威、法律的支持:群体双方更容易接受得到权威、法律支持的群际接触,这样的接触也更有成效。
自群际接触假说提出以来,群际接触可以改善对外群体的态度这一结论已经被普遍证明,多项研究都关注到,越多接触目标群体,越可能显著地提高对该群体的喜爱程度。例如,不同种族或不同信仰的学生,无论他们是被随机分配还是自愿选择,住在同一寝室则有助于减少群体间的偏见,而且对室友的态度会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好转。
1.2 当代的群际接触理论
在当代,心理学界通过拓展研究对象的范围、增加群际接触的类型,研究了不同的偏见类型和最佳的群际接触条件等几个方面,在群际接触假说的基础上丰富了群际接触理论的内容。
1.2.1 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
最初,群际接触假说主要应用于如何减少种族、文化群体间的偏见。近年来,群际接触理论也开始研究同性恋者、老年人、精神病患者、政党等群体。研究结果表明,群际接触也可以减少对以上群体的偏见。与群际接触假说主要局限于两个群体之间的研究不同,当前群际接触理论既重视研究两个群体之间的接触对消除群际偏见的作用,也重视群际接触对多个群体的影响。例如,研究表明,对一个外群体偏见的减少也会导致对其他多个外群体偏见的降低。在多种族学生的学校里,与不同于自己种族的学生住在一个寝室的被试,经过与室友长时间的相处后,不仅对其室友所属种族的学生的偏见减少对其他种族学生的偏见也显著减少。
对早期群际接触假说研究对象的另一个拓展是开始关注少数群体及弱势群体。相对处于较低地位的少数群体,群际接触对处于较高地位的多数群体在对待外群体态度上的影响要更为强烈。因此,早期的群际接触假说主要针对多数群体或占主导地位的群体,而关于少数群体或是被歧视的群体的研究则非常少。最近,Richeson,Shelton等研究者开始了对少数群体的研究。他们发现,那些认为白人对黑人存在偏见、并对白人有较多负性态度的黑人报告了更多的不良群际接触的经历。然而黑人喜欢的不仅仅是低偏见的白人,他们也喜欢偏见水平较高但尽量不表现出偏见的白人,因为这些白人在与黑人的交往过程中做出了更多的努力去调节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更多的自我调控。在以白人为主体的学校中,与白人学生的广泛接触有助于提高黑人学生的归属感并减少不满情绪。
1.2.2 群际接触类型的扩展
早期的群际接触假说主要关注直接的群际接触。最近的研究表明。间接的群际接触也可以起到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例如,如果一个白人大学生有很多黑人朋友,那么这个白人大学生的白人朋友对黑人的偏见也会降低。直接和间接的跨群体友谊在减少与外群体交往中的焦虑以及降低对外群体偏见的作用上没有显著差异。对青少年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群际偏见水平与父母的群际偏见水平高度相关。青少年对父母种族态度的感知与他们自身在与其他种族接触过程中体验到亲密感的程度也是紧密联系的。在多群体接触中,一个群体可能受到另一个群体的焦虑情绪的影响,从而干扰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的群际关系。另外,即使是让被试想象与外群体的接触,也可以降低群际偏见。然而,这种间接的群际接触带来的态度改变并不像直接群际接触那样稳定,很容易被改变。
1.2.3 不同偏见类型的研究
先前对群际接触理论的研究中所指出的群 际偏见的减少主要是指外显的偏见水平。最近有学者开始对群际接触对内隐偏见水平及行为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人员分别对美国白人和黑人、基督教徒和穆斯林教徒进行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群际接触,处于中、低地位的群体(黑人、穆斯林教徒)对外群体的内隐偏见显著减少,而处于优势地位群体(白人、基督教徒)的内隐偏见水平并未减少。在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中,与同性恋者有过长期接触的被试的内隐偏见水平比没有与同性恋者有过长期接触的被试低,他们也更愿意对支持同性恋合法权益的提案投赞成票。而当两类被试均与同性恋者进行短期接触时,两组被试对同性恋者的内隐偏见水平和投票支持同性恋合法权益的行为表现上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与外群体的长期接触不仅有利于内隐的群际态度的转变,也能引起相应行为的变化。而回归分析的结果证明,群际接触带来的内隐态度的改变与行为的改变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这也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1.2.4 最佳接触条件的探索
Pettigrew和Tropp(2006)的分析表明,群际接触的确有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但群际接触假说提出的四个群际接触的最佳条件并不是良好群际接触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的存在的确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群际接触,其中以权威、法律的支持最为重要;但在没有这些条件的情况下,群际接触依然可以起到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例如,研究表明跨群体友谊以及建立友谊的机会也是影响群际接触的重要因素。跨群体友谊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Allport提出的几个条件。这些友谊可以在多种社会背景下为群体间提供更广泛的接触。因此,不同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建立友谊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机会意味着在多层次的社会背景下与外群体进行多样的、广泛的接触的可能性。Miller(2002)总结说:随着不同群体间人际交往的进行,人们会逐渐淡化本来的社会分类潜移默化地建立起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将有助于减少群际交往中的焦虑和不适感。Hewstone等人(2006)在北爱尔兰的研究就证明了跨群体友谊会让群体间产生宽容和信任,即使是在那些亲身参与了当地宗教暴力斗争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身上,这种作用也是显著的。跨群体友谊也提供了澄清对外群体不良刻板印象的机会。已有研究证明了跨群体友谊与群际偏见呈高度负相关。外群体朋友的数量也影响偏见水平。被试报告的外群体朋友的数量与他对外群体的偏见水平呈负相关。事实上,群际友谊带来的偏见减少也可以推广到从未接触过的群体当中,如刚入学的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室友与自己同种族或不同种族的宿舍中,经过半年的相处,分入拥有不同种族室友的学生对其室友的满意度相比入学时显著提高。此外关于熟悉与喜爱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减少不确定性也是良好群际接触的重要条件。
2 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作用机制
良好的群际接触可以减少偏见。了解良好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群际接触理论的作用,在实践中有效地应用该理论。群际接触理论减少偏见的作用机制包括群体间的依存关系、群际互动、情绪因素以及认知因素四个方面。
2.1 依存关系
Sherif等认为群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群体问的态度和行为转变起直接调节作用。积极的依存(合作)有助于提升对外群体的好感,反之,消极的依存关系(竞争)则容易对外群体产生更加消极的态度。因此,群体成员如何看待群体之间合作与竞争的性质。对于群际关系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当两个群体处于竞争环境下,对一个群体具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对于另一群体则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当一个群体试图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其实也是在阻碍另一个群体目标的实现。这种非输即赢的零和竞争容易引起对外群体的负性态度或形成不良的刻板印象。相反,群体间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尤其是当与外群体的合作关系可能对双方产生积极的结果的时候,因为这种积极结果的获得是与外群体紧密相连的,因此有助于提升群体间的吸引力,进而减少群际偏见。
2.2 群际互动
最佳的群际接触是在接触环境下建立的一种积极的群际互动。积极的群际互动将有助于逐步完善双方群体均能接纳的新规范,并将新规范推广到新的环境中去。积极的群际互动也能使群际接触双方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整个外群体。另外,最佳的群际接触减少了与外群体互动中的不和谐因素,因而积极的群际互动将更好地发挥促使群体间相互接纳的作用。正如Pettigrew(1998)所指出的,最佳的群际接触,应作为一种较好的行为矫正模式而存在。
2.3 情绪因素
Pettigrew和Tropp(2000,2006)通过元分析证明,情绪因素在减少偏见的接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或者说是作为一种调节中介而存在的。群际接触可以减少对外群体成员乃至整个外群体的负性情绪反应,或是增加对外群体的正性情绪体验。
在负性情绪方向,焦虑(anxiety)是群际接触中的典型情绪反应。Stephan与Stephan(1985)研究了在群际接触中威胁的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的唤起。众多后续研究证明了群际接触显著地减少了群际威胁和焦虑。Blascovich及其同事的研究就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他们的实验中,他们从生理反应、行为表现及主观报告上,测量了与存在身体污名的同伴(如黑人)进行接触时产生的威胁及焦虑反应。研究者们还发现,那些与黑人接触较多的白人大学生的外群体焦虑,要显著低于那些没有过类似经历的白人大学生。
在正性情绪方面,共情(empathy)可能是群际接触偏见减少的重要中介。在共情方面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对于与自己不同种族的对象的共情能力,显著低于本种族对象,这个结果从反面说明了共情在群际接触中的作用。亲密往往伴随共情。亲密的群际接触,尤其是像跨群体友谊这样的亲密接触,有助于提高个体对外群体成员的观点采择能力,从而减少偏见。提高对外群体的共情,也有利于改善对外群体的态度。例如,个体对污名化的外群体成员(如患艾滋病的年轻妇女、同性恋者)产生共情,可以改善他对整个该外群体的态度。研究发现,群际接触可以包括自我扩张的过程,个体通过扩张自我意识去接纳外群体,从而减少偏见。
2.4 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主要指对外群体信息的习得。Pettigrew(1998)指出,了解他人是群际接触促进群际关系的重要步骤。群际接触使人们更愿意了解外群体,随着对其了解的增加,偏见也会减少。对外群体新信息的习得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减少偏见:首先,随着对外群体了解的增加,个体有机会从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角度审视外群体成员,这将为建立起新的、非刻板印象的群际关系创造条件。群际接触将削弱原有刻板印象对群际关系的影响,也会发现外群体不符合原有刻 板印象的一面。第二,对外群体信息习得的增多,将减少与外群体交往方式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了避免与外群体交往、以及在群际交往中感到不适的情况发生。第三,增加对外群体新信息的习得,将有助于个体发现自己与外群体的相似性,从而减少对外群体的排斥,有助于群际关系的改善。这个过程证明了增加对外群体的了解在减少群际偏见上的作用,同时,也否定了群体间真实存在的异质性。整个20世纪后期对群际接触的研究中,都将对外群体新信息的习得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
3 群际接触理论研究展望
大量研究证明了群际接触的确能够减少群际偏见,改善群际关系。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对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机制进行了探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群际接触理论,不仅能够拓展群际接触理论的研究对象,也能为群际接触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提供依据。
3.1 完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们一直探讨的问题之一就是寻找最佳的群际接触策略:在怎样的时间点、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怎样的接触最有利于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群际接触理论的研究多采用实验室实验法和调查法,以确定积极群际接触的必要前提。采用实验室实验法的研究常常独立地营造出群际接触假说中提出的某一项有利于接触的条件,再去考察该条件的影响。而现实生活中的群际接触是在更加复杂的背景下进行的,日常生活中的群际接触与这种理想化的状态相似度极低。例如,种族隔离依然是很多国家的社会规范,即使是在美国这个开展了绝大多数群际接触研究的地方。绝大多数黑人还是和白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上不同的学校,活动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中。Gibson(2001)在南非的调查显示,只有6.6%的白人和1.5%的黑人拥有较多的不同种族的朋友,南非绝大多数人都从来没有或极少参加过多种族的聚餐。因此,单纯地考察一个或几个因素无法完整地反映出真实的群际接触情况。调查法的研究也多在寻找最佳群际接触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多采用大规模调查的手段去了解人们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接触情况。然而这些调查几乎都没有考虑到个体的主观生活态度、与外群体的具体接触经验等对个体对外群体的态度和倾向性有着极大影响的因素。另外,群际接触理论的研究中一直缺乏纵向的、多层次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Pettigrew和Tropp(2006)对20世纪该领域的所有研究进行的分析表明,超过70%的研究都没有给出群际接触的长期数据及接触的环境背景。因此,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提高群际接触理论研究的生态化水平,将接触过程置于充分的、不断变化的复杂社会背景中去。21世纪以来,已经有研究开始从这方面入手,Heitmeyer(2004)通过划分一系列选择阶段来说明在真实社会背景下的群际接触过程的方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范例。
3.2 完善理论体系
研究者对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仍需进一步深入。情感因素(共情、焦虑等)的影响在当前的研究中依然涉及较少且存在一定的争议。例如,对于共情在群际接触中的积极作用,有研究提出了反对意见。该研究认为,共情是指一方站在另一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包括思考对方对自己的看法、态度,即元刻板印象。共情只在抽象的、非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起作用,而在真正的群体互动环境中,人们普遍相信外群体成员对自己的看法与自己的元刻板印象相同,从而难以达到真正的共情,因而也难以产生减少偏见的积极作用。其他调节因素的作用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例如,最新的研究提出,在以意识形态划分的群体关系中(如不同党派、不同宗教等),合理归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自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对于自己或自己的内群体的行为,人们倾向于内归因,而对于外群体的行为人们更倾向于进行外归因。在以态度、价值观等为基础形成的内群体中,人们以一些外在的、情绪性的维度将自身与外群体划分开。Popan等人(in press)认为如果改变这种归因倾向,将会改变划分内、外群体的维度,有利于减少对外群体的偏见。
群际接触减少群际偏见的各个中介因素间是如何联合作用的,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些研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例如。Pettigrew和Tropp(2008)对研究群际接触的作用中介的63项研究和81个独立样本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对外群体新信息的获得、焦虑的减少以及对外群体的共情几个作用中介。结果显示,对外群体新信息的获得的确有助于调节群际关系,但其减少偏见的主效应并不显著;相反,焦虑的减少有助于群际互动,随之而来的是偏见的减少,焦虑的减少对群际接触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共情对于大多数群际接触的作用是积极的,仅在小部分群体中作用不显著。另外,三个作用中介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焦虑水平与信息获得、同情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信息获得与同情相关不显著。也有研究表明,群际接触在降低外群体焦虑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外群体的共情能力。
此外,关于群际接触理论作用机制的阐述,多是在群体双方没有明确利益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当群体双方存在竞争或合作关系时,群际接触如何影响群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最近已有研究者开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例如,Halevy,Bornstein和Sagiv(2008)认为,当群体双方存在竞争或合作关系时,双方接触与否、如何接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能否给本群体带来最大的利益,而不是能否使存在竞争关系的外群体遭受更多的损失。另外,群际接触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减少偏见,其他的作用也值得重视。例如,那些拥有较多外群体友谊的人,他们比其他人更多地感受到外群体的多变性。总的来说,在群际接触的理论机制上,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对群际接触的调节机制建立一个动态理论模型,进而明确群际接触的具体过程和作用。
3.3 明确群际接触的局限性
社会类别/群体的形成,有着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历史等多重复杂的原因,接触的类型多种多样,接触本身带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只有在有利条件下(如平等的地位、共同的目标、群际合作、权威法律的支持及跨群体友谊等)进行的接触才会产生减少群际偏见、改善群际关系的积极作用。相反,一些接触会导致偏见、质疑和冲突的增加。比如最近的研究表明,群体间进行了良好的接触后,在合作活动中,一个群体会对对方群体的表现予以较高的期望,而当对方群体因顾及自身利益而不能兼顾该群体利益时,该群体则会产生更大的失望从而不利于此后群际关系的发展。
群际接触在改善低偏见个体的群际关系上作用并不显著。研究表明,相对处于较低地位的少数群体,群际接触对处于较高地位的多数群体 在对待外群体态度上的影响要更强烈些。群际接触的积极作用在高偏见个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在低偏见个体中则并不显著。原因之一是:群际接触起到减少偏见的作用原因之一,在于一方把与另一方群体成员接触获得的良好经验推广到其他外群体成员中去,是一种类别推理的过程。高偏见个体更善于使用这种类别推理过程,正因为如此他们常把对部分外群体成员的不良印象推广到整个外群体中,从而产生了不良刻板印象。而低偏见群体则相反,他们较少使用这种类别推理,因此群际接触在改善低偏见个体的群际关系上作用并不显著。
之前的研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怎样实现最佳的群际接触上,元分析的结果则表明这种关注恰恰限制了我们对群际接触的理解,那些阻碍积极接触的因素(焦虑、制度规范的约束等)才是完善当前理论所面对的最大问题,也是我们知之甚少的一个方面。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要进一步明确群际接触理论的局限性,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那些能增强或削弱接触的潜在积极作用的条件,从而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群际接触理论。
3.4 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群际接触理论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有一些理论及概念也涉及到群际关系的改变。例如,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心理文化适应、社会融合等。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关注同伴群体的异化和同化现象。该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的传递不是个体对个体的传递,而是群体对群体(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传递和群体内部的传递(同伴群体向每一个群体成员传递)(陈会昌。叶子,1997)。心理文化适应则主要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胡兴旺,蔡笑岳,吴睿明,李红,张志杰,2005)。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可以从7个方面来测量族群的社会融合程度:文化接触、结构性同化、通婚、族群认同、偏见、歧视、价值和权力冲突(张文宏,雷开春,2008)。
以上概念、理论中都强调了群体间的文化接触、文化传递的必要,而群际接触理论则提供了更为完整的解释性的框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注意将群际接触理论与其他学科结合,以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对这一理论的价值进行判断,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群际接触的作用的理解,进一步发展该理论。
当前,我国正在为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做出多方努力,一些客观存在的群际问题不容忽视。国内已经有研究者探讨了相关问题,如少数民族混居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靳薇,2001)、城市新移民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融合的问题(张文宏,雷开春,2008)等。这些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都属于群际关系的范畴,未来可以在这些领域内开展群际接触理论的相关研究,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群际接触理论并将其介绍到我国来,但在我国实际背景下验证及发展该理论的具体实验研究还非常匮乏,这也为群际接触理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关热词搜索:接触 理论 群际接触理论 想象性群际接触的条件 群际接触的例子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