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蕾怪博士_京城博士就业面面观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博士去当公务员:是官本位还是人才浪费? “其实我本人不太想当公务员,但家人让我当。我本来想去一家大公司,收入不错。”国际经济学专业的M博士当场就填了我发的“博士就业调查表”。他的求职比较顺利,开始找工作的时间是在毕业前一年,先后投了10份简历,而且都是发电子邮件,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制作厚若砖头装帧如书的精美简历,一趟一趟地把简历送到不同的用人单位。他只参加了4次面试,这在求职博士中算轻松的(在调查的50位博士中,只投1份简历就找到工作的仅有两人,投10份以上的占半数,投20份以上的有10人)。看好公务员这一职业的不仅是博士生,许多社会公众也持这种观点。
在调查中,三分之一的博士考过公务员。多一次考试,就多一次机会,何况,公务员考试时间在毕业前。博士们如是说。
有报道称,和以前博士毕业后九成以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同,现在博士就业出现新动向,半数以上进入政府,当上了公务员。
近年来,公务员热再度升温,不仅考公务员成了大学毕业生的第一选择,许多硕士,博士生也趋之若鹜。这固然与大学盲目扩招、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府占有大部分社会资源,必然会吸引大量的人才资源,比如收入稳定,事业有预期,各种福利待遇比一般企事业单位优越。问题是,博士生当公务员是不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是不是一种人才浪费。
在调查中,80%的人攻读博士的原因是“学术追求,导师吸引”,只有不到20%的人出于“学历要求”或“找工作需要”。有人指出,虽然,高学历人才报考公务员,可以有效推进公务员队伍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对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执法水平,加强公务员的整体队伍建设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此衍生的问题也值得警惕:国家机关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过大,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一线单位,不利于人才流动到基层岗位。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博士就业新动向”,不过是强势政府对人才进行“抽水”的表征。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也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而公务员职位,根本不需要集纳如此多的高学历人才。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朱成钢曾在“两会”上发出呼吁:“人才要留给企业。”事实很清楚,许多博士公务员干的活,本科生照样可以干好。
据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透露,中国的博士培养速度过快,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我国有本科授予权的高校有700多所,美国有1000多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6年,美国培养的博士有5.1万人,我国培养的博士已达4.9万人;2007年,中国博士人数已超过5万人;今年博士人数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杨玉良说:“博士速度增长过快已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15年前一个高校岗位招聘,只会来3~5位博士,现在1个岗位至少会有百余位博士来应聘,以前95%的博士毕业后都会留在高校或科研院所,现在半数以上都进入政府部门,当了公务员。”
屈尊还是自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S博士是一所名牌大学语言学专业的博士。从本科到博士,他在这里一共读了11年。到今年6月份为止,他仍然没有找到工作。他原以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找一所像样的高校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现在感觉自己错了。最后,他不得不联系读博士后,然而选择读博士后的人也不在少数!直到6月中旬他还在等候消息。
“一开始,我比较自信,求职简历从京城最牛的两所学校投起。等了一段时间没回音,我就投了几个二流高校,后来打电话问,人家说也已经定人了。这时,我感觉情况不妙。”S博士苦笑着说。再往下那些学校,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科研条件,他从内心里都不太满意,然而挤在那里的人也很多。读博士后跟读博士一样竞争激烈。“我联系过一所大学,他们要求两年内在他们规定的核心期刊发表4、篇文章,鬼都知道这些期刊的审稿时间长达1年。”
博士求职是不断面对现实的过程,大多数博士求职者最后的去向与开始的选择都有偏差。想去大学,偏偏去了公司,想作研究,却考上了公务员;学的是文学史,却教了对外汉语;想留北京,却没落实户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很多人哭笑不得。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会的一个调查显示,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博士,都面临着就业面狭窄这一问题。特别是文史类专业的博士生,大多表示出就业信心不足。“愿意到高校去当老师”的约占66.7%,而选择“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的博士仅为3.6%。特别是文科专业的博士生,由于自身领域狭窄的限制,除了到研究所、高校,或考公务员外,感觉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了。
想去高校而不能,这是京城博士求职的普遍心态。B博士在谈到他的求职经历时说:“根本没有你希望的教师岗位在等你,求职几乎等于央求。”面对蜂拥而来的求职者,高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你的到来熟视无睹,“噢,求职呀,把简历放下吧,有消息会通知你的”,然后,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一种是热情接待,但管事领导往往会对你说一句话:“你很优秀,但我们没有岗位。”B博士先后到过十几个高校求职,“当你到了一家单位的人事部门,将你简历稍稍一瞟,人家就会带着‘那种’眼光挑战性地问你:你来工作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的情况你了解多少?然后就是步步深入的提问。最后你才明白,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一见钟情的事情完全是水中花,你需要长期、认真、执着地追求。你了解人家有多少老师吗?他们的研究方向或教学专长是什么?他们的著作或论文你读过多少?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最要命的是,他们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这些问题不能说不合理,但是,对于一个要投递二三十份简历的博士来说,他不可能把这些问题弄得一清二楚。很多人求职前会抱这样的心态:有一个博士文凭,有几篇核心刊物的论文,有导师的推荐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尤其是有一部前沿性质的博士论文,到一个不太起眼的高校求职应该有吸引力。但是。你错了,错就错在不切合北京就业实际。”
B博士的说法可能只是一面之词,但却点出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对此,网上出现了大量分析和教导性的说法。比如总结出影响博士就业的八大错误观念:“一步到位的观念,专业对口的观念,收入第一的观念,户口至上的观念,干部身份的观念,创业太难的观念,―开始就想大事的观念,找一个稳定工作的观念。”还有调查说,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招聘时更看重求 职者的综合素质。很多人力资源经理还认为,一些博士有很强的优越感,人际关系不容易处理好,动不动就跳槽。所以还不如选择那些学历虽然不特别高,但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求职者。
社会认为博士期望过高,博士们自己觉得有些失落,两厢看法谁是谁非,恐怕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学历追查:无理要求还是水涨船高
到很多用人单位求职,不光要看你的博士学历,还要追查学历“三代”,看你的本、硕学历是不是“211”或“985”。本,硕、博都在北大就读的学生有一个雅号叫“三北人员”,比起那些硕士或博士才来北大的学生,他们更有优越感。对此不少“后来博士”无可奈何。据社科前沿网的一条消息,北京大学一位博士毕业生到吉林省一所高校求职,刚接触时高校对他很有兴趣,但一查“第一学历”,发现这位博士毕业生在大学本科时读的不是“名校”,于是将其拒之门外。据了解,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就业时要“追查”本科学历,在很多用人单位已是普遍现象。如果本科不是出自“名校”,那么无论你是硕士还是博士,连人带文凭一起都会打折扣。
这家网站还透露了北京物质学院招聘教师的细节。2007年12月26日,北京物资学院将要进行一场特殊的博士生选拔会,据该校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当年学校将要面向社会招聘30名博士生,凡被录取的博士生进校就可获得两居室的住房。优厚的条件一下吸引了300名博士投递简历。据介绍,由于前来应聘者过多,北京物资学院也在选拔上提高了条件,首先将优先考虑国家认定的“211”重点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其次,学校选拔的博士必须是本、硕、博连读的,如果中间有工作之后再读博的也将先被淘汰掉,“这主要考虑到一个年龄的问题,我们规定,被招上的博士年龄必须在35岁以下。”最后,学校还将专门为此次选拔组成一个由10位专家组成的对博士生进行现场考核的评审团。“我是1996年毕业的博士生,那会儿的博士生真是一个顶一个的,非常抢手,我们班所有同学都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物资学院邢老师感叹道。
一个岗位10名博士争。在名校如林的北京,北京物资学院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但如果你想成为幸运者,就要和另外9名博士激烈拼杀。对许多博士来说,这种激烈的应聘PK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我投了不下100份简历”
“延期”和“读博后”是近两年北京高校毕业的博士们常用的口头语。之所以要延期毕业或读博士后,主要是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T博士是我认识的少数几个往届毕业生,他在两年的求职中,投递了上百份简历。这个数目的确惊人,其中的付出和煎熬常人很难想象。平时见他总是独来独往,说话慢条斯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没有想到,他的求职经历如此艰难。
2007年初,他的导师帮他联系了一家出版社。“一个部主任是我导师的同学,他说要人,我就把简历递过去了。但我的女朋友想让我去高校,我有点动摇。我跟导师说了一下,他又给我推荐了高校。不知导师跟人家出版社说了没有,反正人家没有再通知我面试。后来才知道,部主任并非唯一管事的人,他们的社长也推荐了一个人。”他3月份给那家大学投了简历,“大概是4月21日左右,我参加了他们系里的面试,面试完出来。走在楼梯处,教研室主任出来叫住我,说可以。我当时很高兴。没过几天,系里领导又约我见了一次面,安排我的教学工作,并提及出国的机会。他们还让我把别的单位推掉。我一看这边形势不错,就把别的单位都推掉了。5月8日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打电话问他们结果如何。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那次面试以后正好是五一长假。刚接通电话,对方就告诉我,他们学校人事处不同意接收我,因为我的硕士就读学校不是“211”,发表的文章也不够多。我当时在各类期刊只发了4篇。但到底多少是个多,很难判定。我知道这是个借口,但也没有办法。后来,导师给我做工作,就办了延期手续导师对这件事没有据理力争,而是劝我,我能理解,知道他也很为难。”
有了这样的教训,T博士今年积极主动了许多,他不敢再相信任何口头承诺,对面试的含金量也抱有了戒心。高校、出版社、研究院,只要稍与所学专业沾边,他都投简历。后来,他联系了一家不错的出版社,还在那里实习了几个月。“副社长说要人,让我先做一些审稿的工作。”但是,到5月份出版社里定人的时候,他又一次被淘汰了。之后是接连不断的简历投递、初试和面试,他还投了不少京外单位,比如广东、湖南的一些高校,但最后都没有成功。“有一段时间我都到了这样的程度,只要北京有个单位愿意要我,我可以马上签约。”
谈薪:欲说还休的话题
要不要“谈薪”?这个问题困扰着大部分求职心切的博士。不主动问,你根本不了解对方给你开的“价”,等到合同签完才发现,薪水实在跟自己的预期目标差太多,甚至会影响今后的生活水平;主动提出,又忐忑不安,担心用人单位认为你太功利,甚至有可能因此失去即将到手的机会。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博士明知道工资并不高,但为了争取到一个专业对口、有发展前途的平台,甘愿放弃待遇较好的高校,接受低工资岗位。一位有海外学术背景的北大博士,一心想做学术研究。他曾经当过10年的外语专业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除了年龄,他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他本人联系了好几所高校,都不满意。这些高校不是教公共外语,就是理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几经考虑,他最后选择了一家研究院,而每月工资不到两千元。“我就想老老实实做点研究。”
不要以为他最“惨”,别的博士连这样的选择权都没有。大多数人只能任人“宰割”,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是:能进去就不错了!对于待遇的问题,更多的做法是侧面打听。事先了解。对于想进高校的博士来说,京城几十所院校的待遇已经被前任师兄师姐摸得差不多了,留给他们的任务是想办法挤进去。
因此,谈薪主要是那些想到公司和企业求职的博士要做的。而相当一部分一心想做研究的人文学科的博士只好“望钱兴叹”了。
痛上加痛:遭遇性别歧视的女博士
2004年3月27日,天涯社区网站一个署名“北大又一博士”的网友发出《北大博士征婚,抗议就业性别歧视》的贴子,痛陈自己的求职遭遇。
“从去年开始找工作,有3家单位以不招收女生为由在递简历后拒绝了我;另有一家单位告知我今年不招收我的专业,但是却通知了我专业一个男生面试。另有4家单位在面试之后由于不招收女生拒绝了我,其中有两家单位明确提出性别问题。两家明确以我是女生拒绝的 单位中,一家认为自己单位的女人已经太多,需要男生调节,一家认为自己单位去年刚刚进去一个女生,评职称、发奖金怕发生矛盾、影响团结。”
女博士不仅要忍受性别歧视,还要忍受那漫长而令人疲惫的应聘马拉松。L博士说,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的条件不仅越来越苛刻,应聘过程也越来越漫长。
“这简直是对应聘者心理承受极限的挑战”。她向我详细描述了她的面试过程:我去北京的一家学院面试,第一轮试讲后,我和另一位男生进入了第二轮的面试。第二轮仍然是试讲,不同的是,第一次面对的是领导、老师和人事处的工作人员,讲15分钟;第二次面对一个班40多个学生以及系里的几位领导和老师,讲一小节课,45分钟。第二次试讲结束后,系里的领导和我们谈话,主管领导明显表现出了对我女性身份的种种担心。虽然如此,他们还是一致认为我表现不错,因此仍然无法最后决定,说要把我们同时推荐到学校,让校领导去拍板。于是我又参加了第三轮面试,这一次是面对学校领导和各院系领导作自我介绍,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虽然我自己感觉还可以,结果在这一轮还是被刷了下来。我最后去了一所北京之外的大学,那里的求职过程一点都不比北京简单。先是试讲,试讲通过后学院以1:3的比例上报学校,然后是参加人事处组织的心理测试,最后是校领导亲自面试。而这三次面试都安排在不同的时间,因此我从北京到那里往返跑了三次“虽然结果还可以,但其中漫长的等待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让人时刻都无法放松,那种焦虑和煎熬真是一言难尽。”
高学历就业冷思考
不仅仅是这些。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现象:职场同学遭遇战;令人疲惫的应聘马拉松,神秘莫测的人际关系;千差万别的家庭压力;要户口还是要单位等等,几乎每一个难题都令人头痛。学生头痛,导师头痛。他们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学生被就业问题碰得头破血流。
高学历就业引出的是对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思考。
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为什么高学历人才如此热爱首都?L博士或许道出了一个重要原因。他去年分配到重庆一所大学当教师,工资待遇不错,有两室一厅的过渡房,而且当年就评了副教授,这在北京绝对是神话。然而,他对我说,这里缺少学术氛围,缺少可以交流的朋友,信息不畅,资料缺乏,感觉像与世隔绝,每天在混日子,非常枯燥。
人不单单需要物质,还要有精神。
留在北京,尽管住房紧张,消费水平高,生活节奏快,但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走到了学术顶尖的博士。他们有些骑虎难下,既然进了学术殿堂的门,就想一直走下去。有关部门一再提倡大学生到边远地区,但在就业过程中,绝大多数人还是首选留下。北京有好的人文环境、学术环境,以名校和科研单位为中心的文化氛围。发达的信息网络,功能齐全的资料设施和优良的人员素质。这些条件是博士们最需要的。
国外许多名牌大学并不都集中在首都,比如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在波士顿,耶鲁大学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都在剑桥小镇,城以大学名,而不是相反。德国的几所世界知名大学,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市)、图宾根大学(图宾根市)、哥廷根大学(哥廷根市),都不在首都。不少博士曾表示,如果在中国边远小城有很好的大学、图书资料、信息资源等条件,那些地方也愿意去的,而且不少边远地区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要好于大城市。而现状是,绝大部分的名牌大学集中在大城市,特别是北京。
学科设置和专业改革。现在许多学科,特别是一些传统学科是在五六十年代设立的,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实行的是计划体制,国家包分配,很多专业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比如文史哲等学科和专业。但是今天,市场需要是最大的现实。许多教授和学者以保存国粹、反对功利等理由来呼吁全社会对这些“务虚”的学科的重视,然而残酷的就业现实使这些学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有一位老教授表示,近几年不想再招收博士生了,原因是,看到他们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招他们来读书,于心不忍。
针对博士特点的就业指导相对缺乏。很多博士生抱怨:由于他们人数相对较少,学习的地点和时间又较分散,因此学校和社会往往忽视了博士生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导致他们择业时根本不了解哪些单位需要博士生。实际上,无论从网上还是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为博士生提供的招聘信息都占少数。有博士开玩笑,国家应该将博士包起来,否则就不要招那么多人,人家大半辈子都花在念书上了。
相关热词搜索:京城 面面观 博士 京城博士就业面面观 京城博士就业碰壁留遗言 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