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是怎样炼成的?】股神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正如咱空虚的生活需要蹦蹦跳跳的明星们来填充 股市也需要制造出一些明星来带领广大股民们前行 只不过股民们给这批明星命名为――“股神” 股神是可以准确地预测某只个股或者大盘未来走势的人
股神是能几年里通过玩股票把资产翻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万倍的人
股神是可以让FANS们为了与他交流十分钟愿意斥资百万的人
每一波牛市,都会有几个股神在公众中频繁现身
每一次疯狂,都会有一些民间的股神在小人际圈子里活跃
他们被媒体追捧,被股民传颂
于是,小的故事被夸大,大的故事被传为神话
他们是被捧出来的“花瓶”,还是真正能经受市场洗礼的智者?
他们是怎样炼成的?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股神吗?
林园:从8000元到10个亿
1993年~1994年:上证指数在跌到300多点的谷底后开始反复盘升,林园称自己此时以1000万入市。
1995年~1998年:林园称自己在此期间的主力品种为深发展和四川长虹,几年下来,盈利水平一直在9倍左右。
1999年~2001年:林园称自己在股市边打边撤,当2001年初上证指数到2100点的时候,他已经全线撤离A股市场。
2003年~2007年:2003年底,林园重回A股市场,据其称,截至2006年底,其市值已近10亿。
“你们没有人能和我对话!” 2007年3月,在《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春季宏观经济预测年会”上,一个小个子男人狂妄地对下面数百名听众喊着。他盛气凌人、手舞足蹈。台下坐着的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公募、私募基金经理,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吭声。
这个44岁的男人就是林园。他的全身行头不过百元,没有名表、名车,没有随从,有自己的投资公司却没有几个职员,用一块三毛钱解决晚餐,一切都那么简单、平常和朴素。16年前,他踏入股市,那时他的账户里只有8000元,而今,这个人却拥有10个亿的资产。
林园的故事不是神话,记者曾从一位亲眼见过贵州茅台股东权益表的人那里证实,仅仅一只茅台,林园就拥有3亿多的市值,因此,他自称的10个亿资产,只会多不会少。
在中国股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林园的突然出现犹如强心剂,让很多股民对于牛市、投资、财富以及火热的夏天充满了希望。
做原始股完成原始积累
在进入股市之前,林园对股票几乎一无所知。
医生,是林园的第一份职业。进入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工作之前,他就读于某卫生技术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两年后,由于无法适应医院倒班的工作节奏,他调到了深圳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工作期间,他曾在南京某知名学府进修电子工程。对于一个医学专业的人而言,学习电子工程存在很多困难。同一时期,林园开始接触股票,那一年,是1989年。
人生需要机遇,而林园此时杀入股市正好赶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股市早期的暴利潜力与投机风气盛行,给了他摸索股票交易技巧的时间,也提供了他施展天才和快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空间。
他刚刚入市的时候,全中国几乎没几个人知道股票是什么,更别说像如今一样疯狂买卖了。一份当年的报纸曾这样报道:深发展发行原始股时自愿购买的人很少,政府就要求党员带头支援国家建设。某单位为完成发行任务,规定凡认购者每股个人出钱0.5元,单位补贴0.5元,非党员每人1000股,党员须认购2000股。而林园则是思想和意识首先走到了前头。
那个时候股票交易特别简陋,交易大厅的中间有一块黑板,比如上面写着“深原野,10块5毛有没有人要”,可能过一会就会涨价到11块。有人就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和猪肉菜市场没有什么两样,而且同一只股票在不同的网点的价格都可能不一样。林园经常凌晨起来,骑着自行车转悠在各网点之间,从一个地方23元买来,又到一个网点25元卖掉,一天光这种价差交易就能赚100多元,如果恰好一个朋友要买某股票,一个朋友要卖某股票,他撮合一下,也能赚100多元。在这样一个自由而且到处是机会的市场里,林园频繁操作,屡屡出手,短短几个月就盈利12万元,要知道,当时一个处级干部一个月也就400元的工资。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成立,股市开放,上证指数从99.98点一直上涨到1992年5月25日的1429.01点,涨幅达1329.30%。由于当时股票不设涨跌停板,有的股票一天涨100%都很正常。这个时期是中国股市诸多财富神话争相上演的时期,林园也不例外。特别是他早期持有的原始股,翻了N倍,让他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到1992年时,他的资产就达到了1000万。
调研清楚后才买
“我买的企业有很多共性,零库存、现金流好、利润额大。”“那些每年只赚几百万、几千万的公司你都不要买,因为它们大多属于竞争行业,拼到最后就是价格战,赚钱太累,股东又能分享到什么呢?”林园称,要买就买能赚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才“硬朗”。
怎么知道某个公司是否赚钱?大多数人选择研究财务报告,但林园不仅仅看财务报告,他知道,中国有太多的上市公司编造假报告忽悠股民,于是,他选择亲自到企业调研,不调研清楚他绝不贸然买入。
调研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一个普普通通的散户投资者,既不是官方派下来检查工作的,又不是与上市公司有利益关系的机构投资者,人家是否会好好接待都不一定。但林园不信这个邪,他说,“我要做这个公司的股东,我有权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为了调研,他可没少吃苦。有一年他去青海省的盐湖钾肥调研,因为气候恶劣,路很难走,开了一天的车才到,颠得他的手腕都被汽车方向盘磨破了。为了调研五粮液,他曾专门在成都买了台汽车,每个星期都定期去公司“视察”,数数门口进进出出的运货汽车有多少辆,销售量是否与公司提供的数据吻合。还有一次,为了了解某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他不惜花重金买通了该银行北京分行的财务人员,直到人家透露该银行的利润比同期翻了一番,他才放心地确认该银行的投资价值。
林园有一句座右铭,“不熟的股票,坚决不做。”他介绍说,“不是世界上所有的钱你都能赚到,赚到你熟悉的那一小部分就够了。A股有1000多只股票,我有研究的至今为止不超过25家。”
最好的投资策略是“持有”
“假如你每年能拿出1.5万元作投资,年回报为20%,那么40年后你的资产就是1.08亿元。”林园声称,如果年回报从20%变成98%,40年后你的资产又将是多少?“我投资股市的16年间,年均复合增长就是98%。”林园强调说,“因此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神奇的事莫过于复合增长了,而要实现复合增长,就得拿住确定的股票不放。”
有人说,落袋为安才是真金白银,股市上的盈利只是纸上财富。在股市里,很多人喜欢高抛低吸获取波段价差收益。但林园说,财富的积累主要靠时间,没有人能把握好上上下下的时机与波段。停留在计较一时之得失,过早地卖出自己持有的好股票,就会错失财富不断增长的机会。
在林园的骄人战绩之中,几乎没有一只赚大钱的股票是短线进出的,他的耐心能让他买入并持有以至于翻了几倍甚至十倍。他拿着云南白药翻了三四倍,拿着贵州茅台翻了四倍,拿着招商银行已经翻了近四倍。
“你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总结一下你成为股神的秘诀吗?”记者问。
“看准,弄清,买进,拿住。”林园答。
柳敏东:“消息大王”发迹小史
柳敏东是一家期货公司的营业部总经理。今年38岁的他,在期货市场打拼了15年,从不碰股票的他,2005年底加入了股民的行列。
FANS们眼中的“消息大王”
此人其貌不扬、言语不多,第一面就给人可靠、踏实的印象。但作为广东人的他,生就一个精明的脑袋,生意做得滴水不漏,为人处世更是八面来风。
期货市场上波动剧烈、翻云覆雨,他没能通过作交易成就一番霸业,但凭着拉客户的本领,倒也坐上了营业部总经理的位子,每年的工资加上提取的佣金收入让一家人衣食无忧。这一波股市大涨却让他飞快发迹,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豪,从30万做到了600多万。不仅自己赚钱,他的周围还团结着一批好友,他通常会先把获得的消息发给其中一人,此人再将消息群发给其他人。于是,众fans还送给他一个“消息大王”的美名。
经典战役之一:一口吃了25个涨停板
这柳敏东消息之准那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咱们先看看他的两个经典战役,其战绩保准让你瞠目结舌。
第一个经典战例就是前锋股份。
2006年11月17日晚上,开车在外头闲逛的柳敏东收到了一个基金经理的短信:“首创证券借壳概念,买入前锋股份。”此时的柳敏东还不敢相信,这会是只让他能翻几倍的好“票子”。
一向谨慎的他不敢轻信更不敢轻视这条消息,一是历史经验表明,这个基金经理十次给他消息有七八次是真的;二是当时的行情只要与券商概念沾点边的肯定得大涨,是真是假无所谓,只要消息传播开来了。于是,他赶紧拨通了另一位更大的基金投资总监的电话:
“老李啊,我是敏东,你听说过前锋股份要被首创证券借壳的消息了吗?”
“有人说过,我还没有去关注,最近这样的小道消息太多了。”
“哦,哦,是这样啊,那我再问问别人。”
他的心又是一紧,老李听说过,看样子这个消息有戏,关键是要联系上首创集团的人才能真正核实。柳敏东马上又给远在北京的大学班主任打电话,很快便聊到他一个大学同学的老婆在首创集团总部工作。他再一次拨通老同学的电话,对方告诉他,首创证券有借壳上市的意向,但具体借谁的壳尚不知道。
挂完电话,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根据他的经验,不管是不是首创证券借壳,前锋股份马上要启动了。
11月20日,星期一,刚开盘,柳敏东便将自己近三分之二的仓位买入前锋股份,均价6元左右,随后,他通过短信把自己的操作发给FANS们,大家伙儿全部杀入。他还把消息传给了他平日里经常聚的操盘手们。
次日,前锋股份涨停;第三天,该股宣布停牌,有重大事项公告;2007年2月6日,该股复牌涨停,发公告澄清首创证券的确借壳前锋股份,此后连续涨停25个交易日方才开始收住脚步,创下了A股市场股价连续涨停的历史新纪录。柳敏东在22元左右抛掉了所有的股票,他和fans们在这一仗中翻了近两番。
经典战役之二:迷人的杭萧钢构
从萧山机场开车进杭州城,一路上,标有“杭萧钢构”LOGO的广告牌连续不断,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家当地著名的民营企业,会在2007年初的中国股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无数人因为斯而一夜暴富,无数人因为斯而倾家荡产,还有很多人持着它坐了回上上下下的“过山车”。柳敏东就幸运地成为了前者。
2007年2月8日,东莞某娱乐城,柳敏东和一帮投资界的朋友边喝酒边唱歌,此时的他们,还沉浸在前锋股份一役连续涨停的喜悦中。酒兴正酣之时,一个绰号“肖仨儿”的私募基金操盘手拍着他的肩膀说:
“兄弟,这波前锋大家是赚海了啊,你回去看看杭萧钢构这只股票吧,听说这个公司近期接了一笔国际大订单。”
“噢,这么好的消息啊,我回去关注一下。”
柳敏东的精神一下子清醒过来,凭他的直觉,这或许又是一个能封十个涨停板的好“票子”。从东莞回到家,他马上打开电脑开始研究这只股票。他一看,才不到4元钱的价格,40倍的市盈率,后市上涨空间极大。由于浙江他没有人脉资源,不能从内部拿到消息,他便只好从盘面上观察动向。2月12日,又是一个星期一,该股票盘面出现异动,有频繁的大单买入,股价直线上扬,极度敏感的柳敏东迅速挂涨停价下单,迅速地以均价4.2元买入了大量该股。
此后的行情正如他所料,次日涨停,随后连续10个涨停板,直至4月4日,该公司终于公布重大消息:该公司接到国外一笔300亿元的承包与销售合同。消息释放之日便是出货之日,柳敏东依照自己的交易纪律,迅速于当日抛完该股,卖出均价达到14元,短短两个月,市值翻了三倍多。
娱乐是手段,沟通是制胜法宝
柳敏东之所以能抓住好几次近两年证券市场最引人注目的题材股,与他对市场的把握和广阔的人脉密不可分。可以说,他的成功经验是成功的,但又是普通人很难复制的。
“我首先分析了本轮牛市的特殊性。”柳敏东笑着对记者说,“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年是题材股的天下,这包括资产注入、整体上市、资产重组、借壳上市、业绩大增等等,如果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真正能落实的个股题材,必定能大赚,而且比持有某一只大盘股要强得多。”
有了这样的思路,柳敏东便把拿到第一手消息作为第一目标。凭着对投资这个圈子的了解,他开始接触最靠近资金面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他发现,最好接触这帮人的地方就是在高档餐厅、酒吧、迪厅、体育馆、娱乐中心。他们平时精神压力太大,不缺钱,缺的就是刺激和放松的“八小时之外”。柳敏东是个当营业部总经理的人,平日里常陪客户,茶楼酒肆之类的地方“门儿清”,他就通过带基金经理们出去找好地儿玩的方式,很快与这帮人混得烂熟。基金经理们也需要交流,柳敏东提供了一个如此好的信息交流平台,自然也就成了圈中一员。
柳敏东做题材股还有两个方法,其一是通过历史记录辨识消息灵通人士的准确率,以此去粗取精。如果某一个人历史准确率能达到70%,他一般都会在其所推荐的股票风吹草动之时买入;其二是如果看到盘面势头不对,马上砍仓卖出,这样就能在消息不准时避免大的损失。
“现在他们有什么消息都会到我这里汇总,我都可以每天编一个消息录拿到市场上卖钱了,呵呵。”柳敏东说起他的秘诀,得意地笑。
?背景资料?
世界上最伟大的股神――沃伦?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941年,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1965年,35岁的巴菲特收购了一家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纺织企业,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由一家纺纱厂变成巴菲特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他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而标准普尔500家指数内的股票平均才上涨了近50倍。多年来,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稳居前三名。
李维亮:炒权证的“短线客”
“2005年底启动的这波牛市,是老天爷送给我的一份礼物,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伟大的操盘手,股市给了我一个绝好的练手机会。”李维亮眨着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豪情万丈地对记者说。
李维亮是北京某高校金融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今年春天刚过24岁生日的他,研究方向恰好是中国证券市场。
他为股市而生
李维亮家里境况不错,但绝非大富之家,更不敢相信他一个光念过几本书,从没实战交易过的小屁孩儿能有什么作为。去年年初,李维亮打电话给父亲要钱炒股票。几经软磨硬泡,父亲才答应给他银行卡上打过去2万元,并声称:赚了作为他的生活费,赔了不许再找家里要钱补仓。
可没想到的是,李维亮似乎天生就是为了这个市场而生的,他对盘面的敏感和快速反应能力让同在一个宿舍、学同样专业的同学瞠目结舌。一个同学这样描述他,“大多数金融学硕士都做不了成功的操盘手,没想到我们之中诞生了这样一个天生的‘短线客’”。
股市如战场,一个优秀的战士,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当然,他更需要一把好剑,一身好功夫,一套适合自己的优秀战术战法,才能战胜其他的人。李维亮把这几样东西几乎都找着了。他的武器是当今证券市场最锋利的一把剑――“权证”,拿着这把锋利的好剑,他又选择了快进快出的短线作战方法。
三字秘诀:快、准、狠
在没有进入股市之时,李维亮就对技术图形分析法颇有兴趣。他经常彻夜搬着国外经典的技术分析著作苦读,并曾自己设计过一套交易模型。炒股以后,他运用技术分析方法和交易模型曾赚过一些钱,但后来他发现,受涨跌停板和T+1的制约,他的资金周转效率和可操作空间实在太小。于是,他马上转战权证市场,去博取更高的收益率。
权证这个玩意儿绝对是短线顽主的挚爱。它每天的涨跌停板幅度很大,有时候涨个100%也不算稀奇,日内价差甚至能达到200%,可以当天买入并当天卖出,纸上盈亏能当日兑现。而且,即使股市大跌,买入认沽权证也能大涨,这无疑拓展了投机的空间。
最近股市的一波大幅调整,就让李维亮在认沽权证上大赚了一笔。5月30日,星期三,中国政府印花税率由0.1%提高至0.3%的消息使股市掀起轩然大波,一大早大盘便低开200多点。李维亮凭着敏感的嗅觉发现,大盘终于要回调了。而且,他自己设计的交易模型也发出了卖出信号。他的脑海中马上反应过来:快,买入认沽权证。他毫不犹豫地打开权证板块,发现一只钾肥认沽权证有启动迹象,他迅速在1元的价位左右买入10万股该权证,此后,他的交易模型一直发出买入信号,上行趋势也一直未变。随着大盘的低开低走,这只权证不断攀高,1.5元,2元,3元,3.5元……它如同发了疯的公牛一样,拼命地往上冲,连身经百战的李维亮当时都有点发愣了。下午1点半,该权证从3.65元的最高点开始往下回调,李维亮一看短期上行趋势破位,获利已经颇丰,不敢恋战,遵守破位砍仓的交易纪律,迅速以3元左右的价格卖掉了所持有的权证。
那一天,李维亮赚到了他有生以来最快的一笔钱,用10万元三个小时内赚了20万元。
“我的操作手法就是快速进出,根据技术指标和交易模型认准某只权证,一旦确认,就满仓买进,一旦形态走坏了,毫不犹豫地狠心砍仓。”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交易秘诀。
到今年6月初,李维亮已经把市值从2万做到了65万,在他住的宿舍楼,几乎无人不晓他辉煌的战斗经历。就连学校里高傲的美女们,也认识了这个并不帅的小伙子。李维亮一走进食堂,就会听到有美女们七嘴八舌地说道:“瞧,那个就是炒权证的‘短线客’!”
?背景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三代“股神”
杨百万,真名杨怀定,人称杨百万,自称“散户工会小组长”。自1988年投身于国库券交易,1990年进入股票市场,至今风风雨雨已十几年。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早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张卫星,男,1970年5月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多种行业工作过,现任颐合财经首席经济分析师,是天则经济研究所资本市场专家组成员,兼职清华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国教育服务中心特聘MBA讲师。张卫星是中国股市“股权分置”问题最早的系统理论阐述者。因发表“股权分置”理论认识以及提出最受普通投资者认可的中国股市全流通改革方案,获得2002年度《南方周末》、新浪网、搜狐网、证券时报、深圳商报等十余家媒体评选的十大年度人物。
林园,出生于1963年,原籍陕西汉中人,现任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钱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中国民间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之一。林园的股票生涯充满了传奇,他从8000元起家,到现在已经身家数亿,而这个天文数字的变化只用了短短的17年。
相关热词搜索:是怎样炼成 股神 “股神”是怎样炼成的? 股神是怎样炼成的 股神是这样炼成的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