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你最先到达阅读答案 “阅读”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美国作家冯内古特讲过这样一件趣事,他的一位小说家同行有次在宴会中喝醉了,当众表演钢琴演奏,忽然嚎啕大哭:“我这辈子一直梦想成为钢琴家,但这把年纪了,你们说我成了什么样了?我只是个小说家……”
  唐诺在《阅读的故事》里不觉中或有意地将这个桥段转述了两次,显然是印象深刻,其间的蕴意涵永。而我对此的感受是,如果说一个人的人生旅程只能做少许的几件事,无更多可能性的选择,“其余的可能性只能被消灭或隐退下来,存放在人的各自思维之中,存放在一册册的书里酝酿并静静等待”,那不妨进入这“意义之海”与“可能性的世界”,缅细体味多种人生的可能性,或许可少些遗憾与失落。
  唐诺称自己为“专业读者”,而《阅读的故事》也正是为有意阅读的有心者引路的“善意”与“诚实”之作,从其中的章节名称就可看出:好书是不是愈来愈少了、书读不懂怎么办、太忙了没空读书怎么办、要不要背诵、为什么也要读二流的书,等等。书名简单明了,似乎指向明确,但事实上其中的文字却未必好读。因为杂糅纠缠,这其实源于作者唐诺的纠结:“真写下去之后。我总是骇然地发现,这些阅读的寻常难题,尽管本身往往只是个不难去除的迷思而已,却无可回避的总是联通着阅读巨大的、本质性的困境。”
  对这种善意与诚实,我想,或许更能让愿意探究可能性的读者获得思索。比如读最好的书,通常是多数人认可的选择。而唐诺却认为,读一个作家的失败之书是另一种进益,因为那些二流的书“通常会留下更多线索,尤其是珍贵而且不容易察见的思考过程和书写判断”。他引了托尔斯泰的《复活》和海明威的《过河人林》为例子,而我想到的是以前读沈从文作品的感受,最先读的是《边城》、《长河》以及精选出的短篇小说集,自然惊叹其希腊小庙的剔透与灵气;兴趣渐深,找来其编年体的文集细读。于是见到了许多泥沙俱下的“失败之书”,知晓沈从文作品的语言、句式及创作观念其来有自,原来这希腊小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无数废料堆成的瓦砾之上方始构筑而成。
  唐诺赞成莫青在一次谈话中说自己与故土是爱恨情仇一言难尽,“当我们和眼前世界只剩一种关系,意义也就同时隐没了,我们实质上也等于是和这个世界断掉了所有的联系了”。正是参差百态之美值得我们咂摸体味。我们如果无条件地温顺匍匐于现实生活的脚下,全无对抗或反思,也就距离一切的一切之湮没不遥远了。
  唐诺相信“意义最丰饶的生长之地确实在书籍的世界之中”,这是一个爱书人的一面之词,自然也会获取许多人的赞同。书籍作为人类文明实绩的承载体,磨难实多,成果亦如花灿烂。阅读是通往这丰饶之地的桥梁,不管是童年的初蒙,抑或成年后的痴迷,均为“在萤火虫的亮光中踽踽独行”,这独行并非无人陪伴,源于心灵的孤寂,阅读终归是一个人的事情。唐诺讲述阅读的困惑。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记忆、方法和姿势,虽本意是“帮人解决阅读途中可能遭遇的常见难题”,却终究还是落实于自己的经历及所思所想,自然,这喃喃自语被有心人听到,生出启示来也未可知。
  或许,进入阅读的可能性能够使人摆脱“惟我论”的困扰,毕竟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呼吸得到更自由的空气。在这个意义上,唐诺可谓净友,他对小说家骆以军于赞赏之外,亦有目光狠辣的“挑剔”:“才气纵横但困在自传世界和自身情欲的‘卑微流’。”“跳出自我的小圈子是痛苦与艰难的,但若想获得更大的自由又势在必行,于是,一个可能性世界的温润与宽容大约可成为理想的实验之所在。”
  《阅读的故事》事实上并不过多地关注故事,而是一种姿态朴实的、痴迷的、深情款款的絮语,尽管有作者“把自己逼到某种孤立无援的绝境里去”的困扰,但更显专业读者的本色。我们读之未必要正襟危坐,也不必按部就班地从起首翻到最后一页。或许,正如本雅明提醒过我们的那样,“那只孵育想像的梦幻之鸟是很胆小的,现实的枝叶颤动很容易就惊走它。”我们无须畏惧现实的细碎,因为在阅读的观照下,任何物什均会染上温润之色的。
  
  (摘编自《文汇报》)

相关热词搜索:困境 阅读 “阅读”的困境 囚徒困境 困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