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三轮车夫报考复旦博士_三轮车夫成为复旦博士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2009年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是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教授。而在8个月前,蔡伟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车养家糊口……
  
  高中毕业后,不管是当工人,还是下岗后摆地摊、蹬三轮,从不放弃刻苦自学
  
  蔡伟出身于一个普通百姓家庭,父母都是工人。热爱书法的蔡伟,自幼在临摹书帖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了上高中,他的语文成绩在学校中已是出类拔萃,有时语文老师遇到生僻字都会找他。上高二时,他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锡圭教授的一篇论文,从此被古文字学吸引。1991年高中毕业,由于严重偏科,除了语文,其他科目的成绩都不好,蔡伟最终没能考上大学,进了一家橡胶厂做胶管工人。
  1994年,橡胶厂效益不好倒闭,蔡伟下岗了。他在一家商场门口摆起了小摊,十来年,一直靠卖香烟和雪糕维持生计。摆摊之余,蔡伟把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看书。他把从图书馆借来的《方言》、《尔雅》两本典籍,用钢笔全文抄了下来。后来,蔡伟凭借自已的古文字学知识,得到了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教授的赏识。
  那是1995年,蔡伟就自学古文字的体会,给裘教授写了一封信,他至今保留着裘教授的回信。裘教授在回信中鼓励他:“你对传统‘小学’真心好之,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小学”,是中国古代对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统称。
  1997年1月,裘锡圭教授在《文物》上发表文章《〈神乌赋〉初探》,文中提及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蔡伟写信告诉裘教授,“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是叹词。后来,裘教授就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发表了《“佐子”应读为“嗟子”》,称蔡伟“其言甚为有理”。
  2003年后,蔡伟在国学网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他写东西不多,很谨慎,难得的是,能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看。”裘锡圭教授评价说,蔡伟一些想法很有见地,“比如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有一句‘莫之其亘’,‘亘’通常认作‘恒’,从词义上讲不太好理解,蔡伟提出,楚简中常把‘极’写成‘亘’,有终极的意思。对我很有启发。”
  
  古文字研究能力让同事刮目相看,三教授联名举荐考博士
  
  2007年,蔡伟的妻子生病后,他蹬起了三轮车挣钱养家糊口。“多的时候一天能挣30来块钱,比摆地摊强,看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他写信给北大的年轻学者董珊说。董珊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刘钊教授。刘钊教授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当时,恰好该中心要与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刘钊教授和裘教授商量后,决定临时聘用蔡伟。
  2008年9月,蔡伟来到上海,参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项目的整理工作,他在古文字研究上的能力让同事刮目相看。同事中流传最广的故事是,蔡伟能记住某个资料在哪本书的第几页上。当有记者向蔡伟求证此事时,蔡伟说,只是自己看得多罢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事之后,蔡伟在古文字研究上表现出来的学术潜质,打动了裘锡圭教授。裘锡圭教授希望蔡伟能报考复旦的博士生,但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不具备报考资格。裘教授联名北京大学李家浩教授、韶关学院徐宝贵教授,上书国家教育部,请求特批蔡伟准考博士资格。之后,教育部作出了肯定的批复。裘锡圭教授说,蔡伟的感觉很敏锐,包括一些老专家,在古文字方面,恐怕能达到他这个水平的也不是很多。刘钊教授说,几位专家评审认为,蔡伟完全具备报考博士生的能力和水准。
  2009年3月,蔡伟凭借2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学,参加了复旦大学博士生录取考试。以高中学历没有经过硕士课程的培训而直接读博士,蔡伟成为复旦百年校史上的第一人。
  
  一个三世同堂的清贫之家,一位理解丈夫的贤惠妻子
  
  2009年4月27日,媒体记者来到蔡伟在锦州的家里,两居室的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中午,蔡伟的儿子蔡维则放学回来,蔡伟的父亲给孙子做午饭。老人并不知道儿子蔡伟的事,他只知道蔡伟在上海帮教授工作。
  提起儿子蔡伟,老人有些激动,他认为儿子研究的东西没有用,还耽误了工作。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蔡伟曾表示:“在父母眼中,我是很叛逆的。我想搞学术研究,尤其是搞古文字方面的研究,和他们对我的要求与想法,实在太不同了。父母希望我的生活轨迹,能朝着为家庭致富的方向不断延伸。要得到家人的认同,需要时间。”
  蔡伟的妻子张悦是当地一家报纸的发行员,每个月有600多元的工资。张悦说,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娘家在农村的地里种什么他们就吃什么。“但无论多么困难,蔡伟也没放弃看书、买书。我理解丈夫的兴趣。”
  张悦说,结婚14年来,她甚至搞不清楚蔡伟研究的具体内容。蔡伟在家里从来不讲研究的东西,刚结婚时还说点,但她不懂,此后蔡伟再也不说了。
  
   链接:蔡伟与媒体记者的对话
  在现实中,蔡伟是个普通的人,有家人的支持,也默默承受反对。蔡伟极少说话,语言简练,妻子张悦甚至说,儿子一天说的话和蔡伟一辈子说的话数量相同。2009年4月28日,有媒体记者通过QQ与蔡伟聊了一会儿。下面是蔡伟与媒体记者的对话录:
  记者:同事说你能说出资料在书的第几页上。
  蔡伟:没那么玄,平时看得多,可能只是偶尔遇上。
  记者:统计过自己看过多少本书吗?
  蔡伟:不知道,数不过来。
  记者:你怎么看现在?
  蔡伟:这机遇是裘先生、复旦给的。
  记者: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觉得自己算成功的人吗?
  蔡伟:一般吧。其实谁要坚持20年追求梦想,也许都能达到我的水平,甚至比我要好。
  记者:研究古文是你的兴趣,当有一天你真当了博士,兴趣成为了职业,您会不会觉得无趣了?
  蔡伟:不会。
  记者:你最苦闷的时候是蹬三轮车的时候,是因为没空看书还是没有人欣赏你的才学?
  蔡伟:没空看书。
  记者:周围没有人欣赏你不苦闷吗?
  蔡伟:学问上有一些朋友,通过网络联系,我们互相欣赏,这就够了。
  记者:你为什么不教给儿子古文,不希望他走你的路吗?
  蔡伟:得根据他的兴趣,不能勉强。
  记者:你怎么看能力和学历问题?
  蔡伟:不一定成正比吧。
  (据《解放日报》、《东方早报》、《华商晨报》、《青年报》报道综合整理)
  题头照片:大图为蔡伟的结婚照,小图为蔡伟近照。

相关热词搜索:复旦 报考 博士 38岁三轮车夫报考复旦博士 14岁少女献身三轮车夫 14岁少女内衣图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