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养生六法:张学良养生秘诀不愁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张学良的人生可以说是“出没风波里”,波折不断的他却能坦然活到101岁,不能不说是个长寿奇迹。在窦应泰所著《破解张学良的长寿密码》一书中,作者归纳的张学良养生六法,对我们健康养生有借鉴作用。
善于排遣心理压力
善于调整纷繁的心态,是张学良早在贵州幽禁时就已形成的习惯。如若没有这场巨大的政治灾难,张学良烦躁的性格、从不屈服任何人的耿介和东北王公子的倨傲,也许要招来意想不到的灾祸。
张学良在贵州修文阳明洞内,苦苦研究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哲学,最后得到的益处,让他学会了面对错综复杂恶劣环境善于给自己心理减压的良好方法。
无论是艰难困境中,还是到美国后恬静的日子里,张学良总喜欢以多年养成的心理减压法缓和调整心态。
善于婉谢应酬
1991年3月,张学良首次来美时,曾选择性地接受一些中外记者的采访。虽然他从心里不喜欢夸夸其谈或者回顾逝去往事,但他毕竟恢复了人身自由,所以有些积蓄心中的话,很想告诉世人。
1993年,当张学良第二次从台湾来到美国,并要长期定居在夏威夷以后,就开始回避和谢绝来访的记者和客人。
有些人为和张学良见上一面,不得不选在每年6月上旬,张学良生日那天去夏威夷华人教会礼拜堂出席《圣经》演讲会,借此机会,才可与张学良见一面。晚年张学良少对来访者谈话,不是他没有表达能力,而是他不想多说没意义的话,更不想翻历史的旧账。
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在长期幽禁和后来旅美生活中,他面临的处境始终是无边的寂寞。子女不在身边不仅给老人带来离愁,也在生活上留下许多不便。
大小困难也会像普通人一样经常遇到。这种时候,张学良往往不计较不周到的小事。他承认世上没有至善至美的事,也能面对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面对困难,他大多泰然处之,他深信世间任何难事都有解决的一日。
善于以静克烦
张学良也难免遭遇人生大喜大悲。1995年8月下旬,五弟张学森应邀赴北京参加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行前,张学森曾来告别。让张学良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不幸的事情竟然发生了。9月5日夜11时,客厅电话突然响起,五弟张学森在北京参会期间猝然病逝。张学良一连几天痛苦得吃不下饭。后来,他就是靠减压法迫使自己渐渐接受五弟病亡的现实,渐渐让自己痛苦的心境恢复了平静。
他劝慰赵一荻说:“学森他当年就是从北京离开的,现在他又病逝在那里,恰好是落叶归根、功德圆满。这也是天意啊!”隔天,张学良痛苦的心境终于平复。他以静克烦,以静制愁,发出了唁电,并亲自在雪白的挽联飘带上提笔写下:五弟安息!兄学良、嫂赵一荻敬挽。
2000年,当与他在苦难监禁中相伴50多个春秋的夫人赵四小姐猝然撒手人寰的时候,张学良再一次陷入无边的痛苦中。每天夜里他醒来时,都会手摸着身边的空床泪流不止。白天一人独居,更是寂寞无边,心情难免烦躁。当他清醒地认识到死者已逝,不能再有复生,张学良就开始平静地面对现实了。
善于读书报排遣寂寞
他到美国以后,多数时间只有困居在面积不大的租用房间里。读书看报,是刚来美国初期的减压方式。1996年以后张学良因视力降低,只能由身边护士代读。在美期间,张学良尤喜了解祖国大陆,特别是东北故乡发生的变化。由家庭护士读报得来的知识,给老人心中带来极大的愉悦,这也是张学良晚年减除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
清心寡欲
张学良研读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医书中4句箴言时,对“清心寡欲”理解更深刻。“人的养生有五难,一是名利不去为一难;二是喜怒不除为二难;三是声色不去为三难;四是滋味不绝为四难;五是神虑精散为五难。”也就是人只有心里安静,才不会百病缠身,才会远离尘世的烦恼忧愁。
张学良曾说:“我发现一件事,我自己的事情,只到了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他所指的当然是政治仕途,36岁那年他发动西安事变,政治生涯基本上结束。没有了事业上的轰轰烈烈,没有了官场中的权欲角逐,也没有了前呼后拥的阿谀奉承,更没有了明争暗斗的尔虞我诈,当然也就没有了让张学良烦躁不安的焦灼。
一位马来西亚记者向轮椅上的老人询问长寿之谜时,张学良说:“我没有任何养生之谜,就是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我这个人真没有什么长寿之道,就是好吃好喝好睡,有时候我可以整整睡上一天,也不睁眼睛。”
题头照片:年轻时的张学良。
相关热词搜索:养生 六法 张学良 张学良养生六法 张学良与宋美龄长寿 张学良养生六大爱好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