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养狗人的告示标语 香港的标语和告示
发布时间:2020-02-28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来港近一年,也时常会注意街头的“标语”与“告示”。 香港是一个高度规则化的社会,法律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法治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的生活方式,因此除了对吸烟和乱扔垃圾的重罚提醒之外,很少在街头看到鼓动人心的标语和单纯的普法教育。管治能力较低的地方,当然要靠标语来鼓动人心;反之,平和有趣的告示已经足以达到目的。在香港就是这样,法治能解决的问题,绝不会出现标语。
比较常见的“告示”,也不是政府对民众义务的要求,更多的是对自身责任的宣示。因此,很少看到“严禁”、“不得”、“禁止”这样的字样,时常会看到的是“此处由某某署负责,联系电话××××”这样的标牌。在传媒上确实也少不了各种“告示”,却不枯燥,反而会让你有兴趣耐心看完――因为绝大多数都是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出现,一个信息以轻松活泼或者发人深省的方式传递,效果应该会远远好于死板的“标语”和严肃的“告示”。
以公交车上的公益广告为例:有的是直接告诉乘客抓牢扶手,有的则是采取含蓄的方式。创作者用象棋中的“象不过河”作比喻,提醒乘客下棋有下棋的规矩,做人有做人的规矩,不要将脚放在对面的椅子上,极富创意。
香港公益广告的内容无所不包。内容从“请珍惜你的选举权”到“垃圾分类,就是这么简单”,从“急需O型血”到“扶助老弱,从细处做起啦”,从“改善服务态度,多一个笑容”到“学好英语,丰盛人生”,无所不有。
比如“关注职业健康”的公益广告,在搬运工、厨师等工种劳动的画面背后,配音为:尽管你“力大无穷”,尽管你“刀法如神”,但难免“筋肌劳损”;请使用工具,减少重复劳动,请合理用力,不损伤筋骨。最后总结“职业健康齐关注,筋肌劳损可避免”。再比如“煮食卫生”的公益广告,在做饭的分解步骤中,RAP一样的配音为:煮食前要洗手,生熟食砧板要分开,多余食物保存在冰箱,生熟食分开存放,保持厨房清洁等。用语简单,清新明了。也许是政府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也许是香港的市民文化使然,香港的公益广告,没有高深的用语,没有灌输的姿态,让民众看了喜欢,自然就起效果了。
对照来看,内地的人们可能对标语更有一番不同的感受。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治理是靠政策落实和群众运动来推进的,因此“标语”这种高度浓缩化的语言在传达政策、发动群众方面就会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尽管具有信息传递和组织动员方面的优势,但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无形中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制度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才最节约资源。二是非常态的标语施政模式,可能会使制度的运行无法连贯和持续,一阵风应景式的执法带来的弊端就是明证。三是标语文化给社会大众带来了心理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明习惯的塑造。如果某个地方政府时常以“谁影响××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这样的“霸气”,以“谁与招商引资企业过不去,就是与××人民过不去”这样的“牛气”来面对民众施行社会治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民众会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种种社会纠纷和矛盾。很多言语暴力绝不是空穴来风,更不能把责任都推到普通民众的不文明和不理智上。
香港公益广告,没有高深的用语,没有灌输的姿态,民众看了喜欢,效果自然会好。
“标语”与“告示”还折射了一个社会的治理水平:一方面,在理性的法治社会,一切按照规则办事,并不需要靠铺天盖地的标语来动员全民行动,因此大多数“标语”与“告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属于清除的对象;那些野蛮的、充满着血腥和暴力内容的标语,更应当在现代社会中退席。另一方面,与其在制度设计和政府决策之后,通过铺天盖地的“标语”来“宣传”和“告知”,不如在立法和行政程序中充分吸纳民意,提高民众的参与度,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这既有利于制度和政策的推行,同时也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
相关热词搜索:香港 标语 告示 香港的标语和告示 恒大香港标语 香港标语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