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文化解读_相亲节目非诚勿扰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分别从大众文化理论和文化工业理论两个角度对《非诚勿扰》进行分析,探究其收视火爆的文化背景。《非诚勿扰》的成功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打破隔阂、联手合作的结果。节目本身没有完全摆脱文化工业的娱乐化生产,却挣脱了同质化的漩涡,呈现出大众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文化研究 《非诚勿扰》 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
2010年1月,江苏卫视推出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成就了新的“收视神话”。节目以新颖的形式、尖锐的话语、大胆的言论和争议性的话题,掀起了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潮,其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成为争论的焦点。2010年6月,广电总局下发文件责令整改,《非诚勿扰》进行了改版,增加了温情,收敛了锋芒,全新定位为“新派交友节目”,话题性稍弱,关注度不减。
《非诚勿扰》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也带来了大量的质疑和批评。很多电视评论、文化评论批评它“传递虚假的价值观,误导观众,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相反,众多观众认为它“好看”、“有意思”,一期不落,坚持到底。
《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和低美誉度,是否蕴藏着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冲突?节目如此火爆,是大众文化在暗流涌动吗?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分别从大众文化理论和文化工业理论两个角度对《非诚勿扰》进行分析。
一、大众文化研究:正在消失的隔阂
1、概念与关系
在文化研究中,大众文化始终伴随着争议。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持批判态度。美国大众文化批评家D.麦克唐纳在他的《大众文化理论》中认为:大众文化就是一种不要思想,只要感性;不求深度,只求享乐,而且是坐享其成,不要观众动脑筋参与的逃避主义文化。
与之相比,文化研究学派更多的看到了大众文化的积极功能。雷蒙?威廉斯认为,大众文化不是因为大众,而是因为其他人而得其身份认同的,它仍然带有两个旧有的含义:低等次的作品和刻意炮制出来以博取欢心的作品。它更现代的意义是为许多人所喜爱,而这一点,在许多方面,当然也是与在先的两个意义重叠的。近年来事实上是大众为自身所定义的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它的含义与上面几种都有不同,它经常是替代了过去民间文化占有的地位,但它亦有种很重要的现代意识。①
至于精英文化,伯明翰学派的四位奠基人自觉地认可与精英文化相对的是“真正的”工人阶级的大众文化。文化研究的先辈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培育一个有修养的中产阶级。阿诺德定义了精英文化的基本范畴:高度修养的少数人,人类知识和真理的器官。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概括,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及其精英们创造及传播的文化,与大众文化是相对的概念。
至于主流文化就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社会的主流文化,应该是在一个时代内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它具有高度的融合力,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永远是在“谈判”之中,永远是在接纳新的成分。
因此,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应当是这样一种关系。
如图1所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对对立的。而主流文化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因此,它包含了较多的精英文化和部分的大众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主流文化之外的部分都属于非主流文化,换言之,部分大众文化和部分精英文化也是“非主流”。
2、《非诚勿扰》的文化归属
《非诚勿扰》归属于哪种文化范畴?这需要根据节目的特点和文化内涵逐一剖析。
首先,节目脱离了主流文化的范畴。从开播起,节目一直被评价为“传递非主流价值观”。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剑锋直指《非诚勿扰》。主流文化应当是受到政治体系倡导的、起主要影响的文化,由此看来,《非诚勿扰》已然脱离了主流文化的范畴。
其次,节目不完全属于精英节目范畴。精英文化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从这个层面上看,《非诚勿扰》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已经把它排除在精英文化之外。但是,创造精英文化的人――知识分子、中产阶级中不乏《非诚勿扰》的忠实观众,策划、创造、主持这档节目的媒体人,也可以算是文化精英。
最后,节目基本归属于大众文化。按照文化研究理论,大众文化这个词一开始就带有贬义。时至今日,大众文化仍然带有三个含义:低等次的作品、刻意炮制出来的以博取欢心的作品(包括大众娱乐),暂代民间文化。《非诚勿扰》似乎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但又不是纯粹的大众文化。它是大众娱乐,它提供话题和戏剧冲突,是电视台刻意炮制出来的以博取观众欢心的作品,它通过满足人们的审美、审丑需要来取悦观众。可是,大众文化的麻痹作用,《非诚勿扰》并没有产生,相反,它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思考。
文化研究理论认为,真正的文化是“引导人超越现实的禁锢,向往一个更好的世界。它既是对现实的批判,又是对未来的展望。”《非诚勿扰》是对现实娱乐化的批判。节目对现实问题反映,符合观众的心理,让他们找到了一点真实的感觉,找到了一些主动性。而在节目价值观的解读过程中,出现对节目的不同解读。而决定不同解读的是不同的文化代码和文化能力。《非诚勿扰》反映的多元价值观、非主流价值观,无疑是给形形色色的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慰藉。
所以,《非诚勿扰》采用了大众文化的娱乐形式,却发挥了精英文化的批判功能,看似一场低俗、搞笑的闹剧,实际却反映了社会焦虑,慰藉了各类群体。可以说,《非诚勿扰》应当属于大众文化,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具有积极因素的大众文化,带有民间文化性质。
3、正在消失的隔阂
从现实来看,《非诚勿扰》的火爆,来自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合作。
在中国,主流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积淀的道德内涵,二是执政党和政府倡导的意识观念。而如今,社会矛盾激化,主流文化的地位被现实动摇。原有的价值观不能解除现实的迷茫。人们需要接受一些非主流的价值观念来帮助自己摆脱疑惑,发挥安慰剂效应。《非诚勿扰》上出现的一些激烈的观点,恰好成为了这些社会情绪的安慰剂。同时,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分歧也在增大。对于现实社会,知识分子一直在思考,想要发表观点、做些改变,但是无法发声、无力变革,这些焦虑也没人理解,无处发泄。
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焦虑促使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隔阂的消失,他们甚至在《非诚勿扰》上进行了合作――知识分子、文化精英通过策划节目、制造平台,让民间文化发声。有了平台、有了思想,有了关注、有了声音,有了动作,大众和精英同时得到满足。于是联吴抗曹,《非诚勿扰》火了。
二、文化工业理论:一支红杏出墙来
1、文化工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历来被视为大众文化分析的一个理论基点。最核心的两位学者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霍克海默集中阐述了艺术同大众文化的不和谐关系。他认为,大众文化不过是工业社会的快感文化,故大众文化使人丧失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在阿多诺看来,在现代社会里文化丧失了它的批判功能,它已经不能通过抵制形式理性即工具理性来彰示真理,反之日益堕落为商品法则的产物。这就是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效应的协同下,大肆张扬戴有虚假光环的总体化整合观念,一方面极力掩盖严重物化的异化社会中主客体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大批量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来将情感纳入统一的形式,纳入一种巧加包装的意识形态,最终是将个性无条件交出,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
2、文化工业在中国
如果将“文化工业”的概念进行本土化改造,我们会发现中国确实存在“文化工业”中标准化的生产。
31个省级卫视几百个节目,各种形式都有,这似乎不符合文化工业的定义。事实上,近年来出现的、省级电视台节目同质化现象就是文化工业的痼疾。所有的频道、所有的节目都以“娱乐”为主料进行标准化生产。文化工业用娱乐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人们也以为看电视就图放松、好看、有意思,就是正当需要。但是按照马尔库塞的观点,这都是虚假的需要。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思考、是自主自律,是更有价值的活动。
3、一支红杏出墙来
《非诚勿扰》是一支出墙的红杏。
节目呈现出大众文化的特征,反映了非主流的价值观,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虽然这个作用很小,《非诚勿扰》还是在娱乐,但仅仅这一点点非主流,如同“一枝红杏出墙来”,反映了娱乐之外的内容。所以,《非诚勿扰》火了,它呈现出一点超出文化工业之外的特征,这足够使它获得关注和争论。
这点特征,也使《非诚勿扰》从节目同质化的黑暗漩涡中挣脱出来。2010年以来,电视相亲节目扎堆播出,却没有一档能够复制《非诚勿扰》的成功。恰恰是那些“非主流”的价值观使得节目如此独特,这也再次映证了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差别,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既生存在体制内,也活在主流之外。
三、文化研究与现实
《非诚勿扰》的红,是对大众对主流文化的反抗。
文化工业试图把每个人变得娱乐,用标准化的情感和形式让人们不再思考。《非诚勿扰》虽然没有摆脱娱乐的外壳,也避免不了大众文化对享乐的虚假需求,但它毕竟是做出了一个突破性的尝试。非主流价值观的呈现,既是在对主流文化的暗地反抗,也在对文化工业的标准化流程低调宣战。
可以说,《非诚勿扰》的火爆,缘于大众自我意识的苏醒――虽然这种苏醒连大众自己都尚未察觉,以及精英文化的突破。这让人有理由相信,文化工业的车间底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正在暗潮涌动。■
参考文献
①陆扬、王毅,《文研究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09级硕士研究生)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相亲 勿扰 解读 对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文化解读 非诚勿扰 对电视相亲节目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