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节目娱乐化的传播学解读_用传播学解释一个节目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对相亲节目的娱乐化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分析。 【关键词】相亲节目 娱乐化 传播学 自湖南卫视推出了婚恋交友节目《我们约会吧》(Take Me Out),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收视飘红,多家卫视相继播出相亲或交友类节目,一轮“相亲热”席卷荧屏。而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综合电视媒体改革及时代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也在不知不觉间掀起了一股娱乐化的浪潮。
毋庸置疑,相亲节目娱乐化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激烈的矛盾冲突、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极易使观众流连其中进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但愈演愈烈的娱乐化风潮也令人忧思,质疑其商业性对相亲节目艺术性的破坏。针对这种艺术形式演进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将其纳入传播学视域,作一番理性观照,并探讨新形势下相亲节目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语境探因
从本质上看,相亲节目娱乐化作为一种复杂的当代文化现象,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合力制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和蔓延,消费主义观念渗透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快乐”和“游戏”成为影视节目流行的标识。在此宏观语境下,相亲节目也向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靠近。同时,注意力经济、娱乐经济的升温使得相亲节目的制作理念也悄然发生转变。
在文化产业化的大趋势下,相亲节目要生存下去,娱乐化创作似乎已成必然选择。可以说,相亲节目娱乐化创作不仅是媒体竞争使然,同时也是传媒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纵观各方因素,在娱乐至上的媒介大环境下,相亲节目娱乐化实际是中国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尝试。
二、题材选择
同样打着“爱情”的旗号,这一轮电视相亲节目与10年前的婚恋节目相比,在目标人群和功能定位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比如其在征友速配的内核下更加注重节目的娱乐性和话题性,甚至有大量表演和演绎的成分在节目里出现。
“与传统的征婚节目只看结果不同,他们这档效仿西方‘真人秀’的栏目,希望打造一个展示社会价值观的舞台,”①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制片人王刚表示,该节目为大家提供一个面对面的机会,节目紧张充满悬念。
在原本纯粹的服务性相亲节目中融入了很多社会热点问题,节目有意安排一些住房、收入、生育观、价值观、婆媳关系、对待农民态度、富二代炫富等社会热点,让处于现实社会面对种种生存问题和道德问题的我们分外关注。如《非诚勿扰》引人入胜的情节、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丰富深广的知识容量,为节目创下了良好的受众口碑和市场效益。
“如今的生活节奏这么紧凑,缺乏相处时间、生活圈子狭窄,使婚恋交友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国涛在接受采访时说。 “电视本身就像一个蓄水池,起到排解大家情绪的功能,反映着当下的社会环境。因此,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这类婚恋节目的再度兴起,具有必然性。” ②
三、受众需求
无论何类型的相亲节目,都应有受众意识的考虑。相亲节目娱乐化创作使受众需求上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
电视台推出相亲类节目,迎合了社会现实需要,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举动。相亲节目为适龄青年提供了一个在大庭广众之下寻找爱情的机遇,更为单身男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
对中国观众而言,相亲节目极具吸引力,不仅颠覆了传统相亲模式,还能让人一夜成名。百合网首席执行官田范江说,这类节目受欢迎很容易解释。“中国有1.8亿单身者,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父母都为婚姻问题担心。” ③
在传播和沟通手段越来越发达的同时,人与人之间实际的交往却越来越少,其狭窄的社交圈子和有限的社交时间,大大限制了择偶范围。因此,通过相亲打开社交圈被广泛接受,这正是目前热播“相亲”节目兴起的社会基础。
四、叙事技巧
相亲节目长期以来过分遵循守旧的理念使编导们忽略了相亲节目的故事性,即强调节目的戏剧冲突,凸显镜头的视觉冲击力。其实,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前提下,大可采用戏剧式的叙事方法,如制造悬念、矛盾冲突,捕捉细节等,用娱乐化的叙事手段填补相亲节目艺术创作上的不足。
1、形式多样
江苏卫视《非城勿扰》的男嘉宾须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环节和规则,自曝家底面对站在台上的24位女嘉宾使出浑身解数,就是为了那盏象征婚恋交友的灯不要熄灭,而这种选择与被选择的节目设计本身就很容易得到观众共鸣。
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有同城约会、男选女、女选男等新鲜形式,特别是男选女版更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安徽卫视则将原来的《周日我最大》改成母女上阵
相亲的《缘来是你》。
浙江卫视 《为爱向前冲》从5月28日起取代电视剧黄金档,请来富有争议的女嘉宾以及著名电台深夜节目主播坐镇,连续13天推出特别版《为爱向前冲》。
东方卫视推出的《百里挑一》举多方之力,以3位女嘉宾对抗100位男嘉宾的数量噱头,以庞大的约会阵容换取首播吸引力。制片人邵智愚表示,现在各大城市都是“剩女”严重,让女嘉宾在100个男嘉宾中进行挑选,一是让“百里挑一”名副其实,二是与目前流行的1个男嘉宾面对数十个女嘉宾的节目格局形成反差。④
2、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受众所形成的巨大的审美和文化张力是相亲节目能否收到市场欢迎的决定性因素。相亲节目之所以赢得收视,除去现实题材的文化因素外,个性彰显的主人公群像塑造功不可没。
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女嘉宾:“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宁愿坐在宝马里边哭,也不愿意坐在单车座位上笑”,从而被称为是“史上最刻薄拜金女”。
节目中的一位“海龟”男还特意在镜头特写下炫耀自己的一堆美金。女嘉宾公开在节目中承认自己是性冷淡,更有直接将房事放到电视中讨论。一位自称“祖德妹”的带有乡土口音的女嘉宾,号称“文学超过张爱玲,容貌赛过范冰冰,睿智盖过陈鲁豫”。
3、制造矛盾冲突
相亲节目的娱乐化叙事一改以往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方式,对话火爆,交锋激烈,车轮大战式的相亲成为演播室最新风景。
一“富二代”宣扬自己曾谈过七八个女朋友,女嘉宾回应:“还没有我的零头多呢!”后有男嘉宾讽刺她说:“谈过多少次恋爱不是你炫耀的资本,你谈了这么多次都没成一次,这就好比一个插座,插头换了好多都插不进去,肯定是插座本身的问题。”
“你的胸毛好性感”、“我不介意你的年龄,但我担心你的女儿会不会和我争零食”等一些麻辣语录出炉后,迅速成为热议的话题。
由于违背服务性节目真实性的元初意旨,以及实际创作中有时出现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处理不当,“造假”“拜金主义”“恶俗”等使相亲节目颇受争议。但在娱乐性取代服务性的当下,影像的画面冲击力,极富戏剧性的情节演进,使相亲节目更具可视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五、收视率与高品质应兼顾
娱乐化是相亲节目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途径。相亲节目娱乐化突破了传统创作模式,使相亲节目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状态。对此类节目的火爆,广电总局方面表态认可,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表示:“是80后、90后的婚姻恋爱观引起了社会各不同年龄层次人的关注,这是该类节目能够生存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并不反对娱乐性,如果给大家带来快乐,这是一件很好的事。”⑤
娱乐元素的加入会让节目变得更好看,但对娱乐元素的过度追求会让相亲节目一步步滑向造假和低俗。娱乐化为相亲节目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时,更要警惕过度的娱乐和对市场的盲从很可能会破坏相亲节目的内在价值。再者,也并非所有的题材都适合娱乐化。
广电总局下文要求整改婚恋节目后,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联播》中都再次强调媒体在婚恋节目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相亲”这类原本服务性的节目变身成今日的真人秀娱乐,成为个性张扬、搏位出名的平台,放任媒体责任和道德底线,相亲节目即便不被会被广电总局叫停,也会被观众无情的抛弃。毕竟,多数观众是带着对爱情地美好期待以及对嘉宾配对的真诚祝愿收看节目的,在适度娱乐的基础上追求真实与艺术齐飞,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替中传承社会责任,才是中国相亲节目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①《非诚勿扰:真人秀娱乐节目有没有底线?》,《重庆商报》,2010年5月26日
②《电视交友类节目引热议“真诚速配”还是“娱乐大众”》,《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4月16日
③卡勒姆?麦克劳德,《中国人被电视相亲征服了》,《今日美国报》,2010年5月18日
④《东方卫视开播 PK?》,解放网,2010年6月6日
⑤金力维,《电视相亲:从真诚到装诚?》,文化中国-中国网,2010年4月7日
(作者: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08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传播学 相亲 解读 相亲节目娱乐化的传播学解读 电视相亲节目娱乐化解析 电视娱乐节目的传播学解读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