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突围之路_突围之路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本文以《合肥日报》为例,在确保正确导向的同时,提出了平民化、民生化的新闻价值取向,对地方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突围之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地方党报 经济新闻报道 民生化 《合肥日报》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实践充分表明,新闻舆论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发挥优势、大有作为,为党和国家应对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然而,重任在肩,着力不同。地方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一道道难题摆在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面前。
其一曰“小”。“央字号”新闻媒体可登高望远,全面客观分析经济形势,深入准确解读重大政策措施,充分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典型经验,精心组织重大成就宣传;而地方党报的发行量、影响力、外脑相对较小。
其二曰“偏”。新闻业内有规则:时政财经大报多处京沪二地,北京是重大政策的发源地,上海则是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城市,两地孕育了政经新闻的“专字号”媒体;而远离这两大中心城市的地方党报,永远无法拿到第一手的信息,只能做“应声筒”。
如何突破,在“央字号”和“专字号”的“高”、“深”背景下,地方党报经济新闻路在何方?
经济新闻的导向正确与否、水平高低、影响力大小,直接决定媒体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是否具有真正的“能力席位”。自创刊之日起,《合肥日报》就始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报道,用改革开放进程深化经济报道,用经济社会发展检验经济报道,用“三贴近”的职业精神活跃经济报道,关注民生、聚焦热点,通过创新提升宣传质量和宣传效果,通过品牌建设扩大党报经济报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经济现象风云变幻。为读者廓清经济现象迷雾背后的真相,能够体现地方党报的舆论引导水平,彰显地方党报的媒体责任。就媒体责任而言,同为“耳目喉舌”的地方党报与“央字号”与“专字号”并无二致。经济新闻必须积极主动地做好热点问题引导,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社会心理预期。
首先是抓住根本,正确引导。热点引导重在凝聚共识,形成理性、健康、具有建设性的公众舆论。目前,合肥正在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而发展工业经济是夯实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根基,是造福合肥500万人民的抉择。作为党报, 《合肥日报》不惜笔墨和篇幅,报道合肥工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时代选择、现实需要、未来方向,营造一个全市上下关心工业、支持工业的良好氛围。
其次是直面现实,敢于引导。热点问题公众关切,新闻媒体要做好价格、税收、财政、投资等领域改革举措的解读,做好城镇就业、股市波动、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引导,抓住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加以引导,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尤其是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制售假冒伪劣的现象,抓住典型案例坚决曝光,发挥警示作用。比如,今年3.15期间,《合肥日报》就抓住了假冒地板、4S汽车店套现等典型案例,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第三是讲究策略,善于引导。面对敏感复杂的经济现象,新闻媒体要多用事实、数字说话,多请权威部门和专家学者说话,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扩大社会认同。《合肥日报》从不自作主张下结论,每月经济成绩的发布都是靠数字、事实说话。
就操作层面而言,地方党报如何报道经济新闻?
《合肥日报》主要是念好“快、准、紧”三字诀。
其一是“快”。《合肥日报》是党报,拥有党政会议的入场券,与市属各部门关系融洽,进而获得许多第一手的经济信息资源。抓住这些信息之后,《合肥日报》迅速整合推出,大到政策的出台,小到成品油、肉蛋菜价等商品价格的调整,《合肥日报》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发布和解读。
其二是“准”。党报对“准确”的追求,比一般的报纸要严格得多。因此,《合肥日报》能够站在较高的视野思考经济现象,并以本地视角对其进行解读,可谓是“站在家门口,心怀全世界”、 “从大财经着眼,从小民生入手”,以大框架关注小事件,在小篇幅里“一针见血”,以小见大。
其三是“紧”。《合肥日报》经济新闻鲜见宏篇大论、高天流云,更多的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市井经济”。而如此贴近群众生活,则让《合肥日报》的经济新闻更具人文色彩,有分析、有前瞻、让读者读着津津有味。
同时,地方党报经济新闻必须在平民化、民生化上下足功夫。
权威有余而民生不足,历来是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通病。《合肥日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力求在权威、严谨与民生、民情之间寻求平衡点以取得突破。谈及民生新闻,多数人会联想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再就业等,这些带有明显标志的微观经济,但是,宏观经济报道必须民生化。
重大城市经济指标走向固然是地方党报应该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经济现象,但综观国内各报,尤其是在党报系统中充当“老大哥”的人民日报,都在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多元化发展,进行创新和突破宏观经济报道。经济新闻选择“民生视角”,既是新闻宣传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需要,也是报道追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以《合肥日报》为例,从细微处入手报道宏观经济,关注层面“重心下移”,是该报一贯坚持的做法。把坚硬、冰冷的“庞然大物”,变成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软新闻”,关注基层、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进一步彰显人文关怀,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受众自觉接受经济报道传达的信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让经济新闻更通俗易懂,是经济新闻平民化、民生化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
经济报道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抽象深奥、枯燥乏味,内行看了不过瘾,外行看了看不懂。实际上,经济新闻应该做到通俗易懂,也不难做到通俗易懂。结合《合肥日报》的实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在经济报道中,少用术语,远离陈词滥调,淡出公文式文体,拒绝晦涩。为此,经济新闻工作者要做好“大众翻译”,即用生动的新闻语言,说出通俗的经济道理。
所谓解读,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经济新闻实现“专业化”和“通俗化”的有机结合,产生“内行看了不觉浅、外行看了不觉深”的传播效果。《合肥日报》从强化受众的本位意识入手,对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经济现象,以帮助受众更好理解的笔触进行解读,做到实事有分析、表述要通俗。对特别重大的事件,则使用规模报道的方式对新闻中所涉及的专业化内容进行解读,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帮助读者理解较为深奥的经济现象。
新闻报道归根结底讲述的是“人的命运”、反映的是“人的生存状态”,经济报道更是如此。因此,“见数字不见实事”、抑或“见事不见人”,都是当前经济报道应该摒弃的做法。将国内各报同国外一些媒体报道相比,就会发现,通常的经济报道,欠缺的正是一种可贵的“人本思想”。因此,《合肥日报》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力求回避冷冰冰的经济术语,而是突出“人”的感受、“人”的生活、“人”因经济局势的变动而产生的喜怒哀乐。
经济新闻,特别是成就、经验类报道,基本都出自机关单位,他们在介绍这些成就和经验的时候,往往注重成就是什么、怎么得来的、为何要这样做、该成就会产生什么后果。而此时,不少记者认为,有这些素材,足够写稿之用了。所以,《合肥日报》要求记者在采写经济新闻的时候,多关注某一经济现象影响到了哪些人,因为只有经济新闻中有“人”的影子,才更利于读者产生共鸣,甚至使新闻报道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为经济版面内容的调和,在理性的基础上,经济新闻的 “实用功能”不得不被提及。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读者关注的不仅是信息本身,而更在于该信息能为“我”提供多少可以感知的帮助。世界多元,经济政策、金融、产经、理财、股市、营销策略、产品质量、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及涨跌趋势等,读者会各取所需。而此时,能提供“有用的新闻”,更能突显一张报纸经济新闻的品质。因此,《合肥日报》在倡导理性思维的同时,也鼓励记者去思考,自己采写的这则新闻报道,能否迎合一部分读者的需求,从而激励记者在经济新闻采写中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实用价值,并力求通过简洁、明晰的方式将其呈现给受众。
进一步明确平民化、民生化价值取向,地方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突围之路就近在眼前了。■
(作者单位:合肥日报社)
责编:叶水茂
相关热词搜索:党报 之路 浅析 浅析地方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突围之路 地市级党报的突围之路 浅谈地市级党报突围之策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