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参加的谈话节目 直播谈话节目的突破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国内的谈话节目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繁荣之后,近些年来开始走向低谷,人们对此进行了许多的分析思考,试图寻求帮助其脱离困境的方法。北京奥运期间,为满足赛事需要,涌现出了一批直播的谈话节目。本文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节目为例,浅析直播谈话节目较之录播节目的突破及创新之处。
  【关键词】直播 谈话节目 创新 奥运
  
   2008年,中国的奥运年,在这千载难逢的收视高峰期里,为抢夺先机,各频道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推出自己的奥运谈话节目。由于要不断适应赛事进程,这些日播的谈话节目都与一个对它们来说可能还很生涩的词触了电――“直播”。在北京奥运的这场电视直播盛宴中,谈话节目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活力,一扫往日录播节目中略显沉闷的氛围,其中的一批节目还因为直播形态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新样式,令谈话“鲜活”了起来。
  一、塑造立体式多媒体互动的谈话交流――《五环夜话》
  《五环夜话》是东方卫视的一档晚间奥运谈话节目,以主持人与两位嘉宾的脱口秀为主体,围绕当天的“赛事主题”开合启承,轻松解说一天的奥运赛事,形式上有点类似《锵锵三人行》。但它将广播热线谈话节目的形式嫁接到了电视上,一条观众热线贯穿节目始终,打破惯常的主持人和嘉宾主导聊天的模式,观众成为话题谈论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节目在进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直播的优势和魅力,不时接通热线,让场外观众的各种声音与主持人和嘉宾的观点共同构成谈话内容,令节目时刻处在活跃的互动气氛当中。
  从《五环夜话》观众热线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直播环节的设置无疑是成功的。这种场内外的交互讨论令节目的谈话场十分开阔,不仅观众可以针对先前主持人和嘉宾的说话表达赞同或反对的观点,令现场出现更多反对的声音,主持人和嘉宾也会受到观众的启发,将话题发散、深化。在一期讨论国足的节目里,有观众提出足球的体制问题,嘉宾随后立即接上话头,开始讨论这个话题,发表独特的见解,令整个节目的谈话内容丰富立体。
  热线的另一大好处是,没有画面的直接呈现,使不善于在镜头面前表现的观众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渠道,宣泄积聚已久的参与平等对话的欲望,从而获得了一种与社会其他成员在精神上沟通的快感,①这也是为何广播的直播谈话节目会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每期《五环夜话》节目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许许多多观众拨打热线,发表对当日话题的感想,每个人都充满热情,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除热线外,节目还设有短信互动环节和网络留言板块,观众可以追随节目内容随时加入讨论。多媒体融合的互动设置,让观众与节目零距离接触,触发了受众身为社会主体的参与意识,而观众在成为节目主体的同时也锁定了其对节目的关注度。如此大量场外观众的主动参与,保证了每期节目的活跃度和话题讨论的新鲜感,其中营造出的开放互动式的氛围,是以往录播节目中小范围的场内观众互动所无法匹敌的。
  二、营造极具现场即时感的谈话气氛――《荣誉殿堂》
  现场直播节目的优势体现在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直达观众,无需转述,避免了由于“多级传播”造成的“信息损耗”,同时,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即信息转述层次越多,信息损耗或变形越严重,可信性越差,反之亦然。现场直播缩短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距离,减去了中间的转述层次,因而传播的真实性、可信性大为增强。②这使得直播谈话节目的谈话过程相较录播节目来说,显得尤为即兴真切,令极具现场即时感的谈话氛围时时调动着观众的情绪。
  《荣誉殿堂》是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每晚直播的一档大型演播室现场节目。节目以运动员为主线,让他们走入现场、与观众互动,深入挖掘他们身上更多的细节和故事。③其中的主打板块是崔永元对运动员进行的现场访谈,主持人、嘉宾、乐队和现场观众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谈话场,实际上这部分基本是《实话实话》的翻版,区别就在于这是无后期加工的现场直播。在这里,信息的传递是未经剪接、连续完整的,节目的走向是完全自然的,少了许多编导意图,节目中传播的信息呈现出更多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主持人和嘉宾的表现也更具现场感。
  举例来说,在《荣誉殿堂》里,崔永元虽然依旧保持着《实话实说》中那种坏坏的笑,对嘉宾“富有心计”地提问,不时地插科打诨,逗乐现场,但在百分百保留现场每个元素包括一些“小意外”的直播状态下,他的“机智”也会有卡壳的时候。在邀请中国体操队的那期,当访问到小选手何可欣的时候,崔永元一惯的含糊发音,令小姑娘一脸茫然不知其意,后来在旁边队友的几番提示下小可欣才弄明白。而到采访杨伊琳的时候,崔永元更是连续两遍发问,对方都没听清,他只好无奈地起身走到她身边蹲下,再次重复了一遍问题,这样“尴尬”的场面,引得现场笑声连连。如果是以往的录播节目,导播很可能在嘉宾再三没听清问题的情况下中断录制,跟小姑娘们沟通好再开始,或者是后期将这段进行加工剪辑。但在直播现场,这样的事情便不由导播编播们左右了。其实在观众眼里,没有了刻意的安排和补救,这样的小“插曲”反而令谈话过程显得更加真实。
  三、打造共同分享式的谈话现场――《光荣与梦想》
  以往录播谈话节目,话题空乏无味,聊天气氛不热烈是经常出现又难以避免的问题。而在北京奥运直播中,一种崭新的节目形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轻松分享、热烈共议的谈话现场。
  《光荣与梦想》是北京电视台一档全天候的奥运直播节目,节目分成若干个板块,每个板块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衔接与勾连,形成“动态编排、无缝衔接”的架构。节目每期邀请两到三名嘉宾与主持人结合当前奥运赛事的最新进展,展开谈话。在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过程中,节目以双视窗的形式,随时插入赛事信号,使观众在欣赏嘉宾谈话的同时,不漏掉任何一场精彩的比赛。④也即是说,与大多数的奥运谈话节目不同,它的直播与赛事直播同步进行,紧扣比赛进程,随时展开讨论。它与观众共同关注比赛,并且边看边聊,变“播奥运”和“谈奥运”为“边播边谈”,轻松营造了一个全民同看赛事、热议奥运、共同分享的谈话氛围。
  说到与事件同步的谈话节目,其实早已有之,最具代表性的是伊拉克战争时期,一系列的战事追踪分析,还有97香港回归报道中相应的谈话节目。但不难发现,这些谈话节目关注的对象都是具有突发性和仪式性的新闻事件,谈话嘉宾多是有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对话题的谈论当然也是专家式的分析。而《光荣与梦想》关注的对象则是非政治军事性质的体育比赛,更具普适性。与以往赛前赛后的评论不同的是,它是在赛事进行的过程中边看边讨论。也就是说,它把赛事的进程与谈话的进程并列在一起同步进行,这样一来,赛事结果未知所带来的强大悬念感便被融入到节目中,令观众与主持人嘉宾一同感受观看体育比赛所带来的紧张和刺激,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分享和共鸣。
  更重要的是,节目邀请的大多数嘉宾并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体育或奥运专家,而是一批对体育很业余但本身对奥运又极具热情的名人,因此他们既不是赛事解说员,也不是严肃权威的专家,而更像是你我身边共享奥运盛事的一名普通观众。他们会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中断谈话,屏息凝神地观看,还会因为运动员的表现和赛场的各种情况,流露出真挚的情绪:紧张、叫好、叹息、鼓劲、欢呼等等。曾经有一期节目,邀请于丹作为嘉宾,在聊天的过程中,插播了女子佩剑的团体决赛,刚好是最后上场的谭雪与敌手对阵,这最后一剑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随着这一剑的击出,主持人和于丹都不自觉地发出鼓劲叫好声。而在裁判判决的漫长时间里,镜头里的于丹紧咬双唇,担心不已。当裁判最终将胜利判定给乌克兰队的时候,于丹则惊讶万分,情不自禁地一连发出了几个“为什么”的感叹,显得难以置信,又十分失望……可以看出,这时的于丹,就是一名普通的体育观众,这种观看比赛时自然的真情流露,非常容易与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不但不会有损其形象,反会因其共同的心理律动倍增观众对嘉宾以及节目的亲切度和好感度。
  身份的置换,相通的情绪,自然的反应,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这样的谈话现场更像是和一群朋友或家人在一起看比赛时的情景,它实实在在营造了一种轻松共享式的谈话氛围。在家庭关系日渐松散的现代社会中,精神上的分享和交流正是时刻处于忙碌和焦躁状态的现代都市人十分渴望又极度缺乏的。因此,作为电视媒体,营造出这样轻松热烈共享交流的节目氛围,可以说正切中观众的心理。
  利用直播形态,多媒体的实时融合及节目的互动性得以轻松实现,观众与现场共同组成谈话主体的同时,节目还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双向反馈,这是人际传播的重要特质;直播现场,少了人为机械安排的谈话兴奋点,少了编导后期刻意的加工剪辑,谈话过程更加自然流畅、真实可信,令“缺乏真实性”的硬伤有了治疗的良方;实时插入赛事信号,与观众共同关注比赛,保持同一脉搏,达到精神上情感上的共时交流,令谈话进一步贴近现实中的人际交流。对致力于展现人际传播艺术的谈话节目来说,这些无疑都是滋养节目的养分。直播给谈话节目带来的突破和一些新的活力因子,也是帮助谈话节目走出困境的关键。■
  参考文献
   ①任志高,《广播直播谈话节目为何长盛不衰?》[J].《新闻记者》,1998(04)
  ②苏晓春,《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优势与特点》[J].省略tv.com/special /C21677/20080718/103254.shtml
  ④http://tv.省略/v/vprog ram/content/2008-09/12/content_11667.htm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谈话 直播 突破 直播谈话节目的突破与创新 电视谈话节目如何创新 电视谈话类节目创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