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民生节目发展的误区】 走出人生误区观后感400字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指出了地方台民生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在内容、选材、立意、格调等方面容易走入的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改良的方法,以期使民生节目重新确立在电视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地方台 民生节目 误区
地方台民生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它们对民生节目的生存理念产生了冲击,在传播制作及受众接受过程中背离了初衷,偏离了方向甚至走向了对立面。目前,民生节目尤其是地方台民生节目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生节目内容过于琐碎
民生节目在中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民主法治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以人为本理念正式提出等重大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既不同于普通的社会新闻,也不同于趣闻,民生节目是指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节目。内容上主要关乎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然而民生节目运行10多年来,渐渐偏离了当初的轨道,在内容的选取上出现了琐碎化的倾向。
例如,某地方台一档民生类栏目一天的节目编排表如下:
第一条:《众人热心救助 孕妇逛商城顺利生下一男婴》;
第二条:《为十对金婚老人庆金婚》;
第三条:《沧州出现雾淞美景》;
第四条:《猪妈妈生下五条腿猪宝宝》;
第五条:《沧县刘庙村发现一大蜂窝》
……
这样的节目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内容过于琐碎。民生节目里可以有针头线脑、家常里短这些内容,但更应该关注蔬菜价格、理财、教育、社会安全、弱势群体利益等问题,这些才应该是主导内容。
据了解,现今地方台民生节目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车祸、下水道堵塞、道路积水、邻里打架、奇闻趣事等方面,不能真正了解群众关心的话题,只是些柴米油盐、茶余饭后的事情。如果长此以往,民生节目就会因内容上的失重,逐渐淡出百姓关注的视野。
二、选材立意偏于浅薄,过于就事论事
国计民生,民生节目应该连着国计,如果偏离这一主旨,就成了就事论事,失去了意义。相对于民生节目内容琐碎的一面,眼下,不少媒体又出现了宣传味道大于节目价值取向的偏颇。为了让民生节目内容不流于琐碎,力求最大限度体现“喉舌”作用,报道拔得很高,多让领导出境,报道大会小会,多剪会议镜头,而把观众的需求放到了一边,认为只要领导满意了,节目就成功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以,多数节目都是自上而下、居高临下,这是不妥的。民生节目应该是自下而上、采用平民视角的,只有连着国计,节目才有灵魂,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
比如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台的民生类节目过多地把视角放在党委、政府工作的报道上,擅长“总结式”的汇报,往往政府某项工作做完了,经过“拔高”的报道也出现在了荧屏上,例如“今年又办了20件好事”,“某某项目竣工”,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是广大观众并不买账,他们不喜欢看这样的“政府报告式”节目,觉得跟自己并无关系。其实,不是政府的工作不能报道,而是要选择能让观众感兴趣的方式报道。所以,为了摆脱这种替政府贴金嫌疑,把政府的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专家给支了一招:以观众的意愿为纲,以小见大,采取跟进式报道,分层按面策划,考虑老百姓的喜好、口味。2008年初,配合沧州市“市区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宣传时,我们就采用了专家的意见,策划了《2008,沧州的五步走》连续报道,把市委市政府“五个方面大变样”的宏观战略,分解成“第一步:城市卫生篇”、“第二步:摆摊设点篇”、“第三步:私搭乱建篇”等5个篇目,及时地、全方位地、全过程地报道了2008年沧州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实况”,既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身边发生的巨变,又满足了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发展的知情权,因而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
三、部分民生节目格调偏于媚俗
民生节目以社会性选题为主要内容,所以决定了它“软”的表达方式。“软”的表达方式往往裹挟着节目娱乐化的方式,如果把握不好,就很容易在内容的选择或角度的选取上滑向低俗,丧失了个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使民生节目成为媚俗化的低端产品,对大众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民生节目的报道者要把握住度,使民生节目真正地贴近民生、远离媚俗。
前不久,某地评选十佳栏目,其中,送评上来的一篇稿件,说的是某地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了乘坐公交车免费政策,但办证一年只有一次机会,给70岁以上的老人造成了不便。针对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公交管理部门的人,他们的答复是今年没办法了,只有明年再办。而我们的记者也帮着人家公交管理部门向没能办证的老人解释说人家就是这样规定的。当时,一位老年评委就火了:这是报道民生吗?如果今年没办,明年瘫痪了,坐不了公交车怎么办?最后,这位老年评委语重心长地说:碰到这种选题,记者应该采访的是公交管理部门为什么不可以随到随办,而不是服从官僚主义、衙门作风。老年人的权益守望不得,也等待不了。这件事不大,但能够看得出记者对民生类选题的敏感度还差点火候。
四、从业人员心态偏于浮躁,存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等不足
有时候,老百姓看问题比记者还透彻,所以民生新闻的立意提升要重视。一位退休的资深老记者总是爱逛早市,一次去买双汇肉,他问卖肉老板今天肉是不是降价了,谁知老板竟然语出惊人:“你咋不明白了?如果肉价上涨都是我们涨了,报纸上才登;如果报纸上说降了,我们过两天才降呢!”老记者拍着脑袋直说:“自愧不如!”
一转身,这位老记者又去买豆浆,听到两位老太太的对话,一位说:“现在房子太贵了,买不起。”,另一位则说:“今年不买,就得赔进去个十万八万的”。看人家的新闻意识比记者还要敏感:银行加息了,但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这位老记者暗想这民生节目对于民众、对其情绪、需求万万不可忽视,如果仅仅停留在抓痒痒、鼻孔朝天的阶段,老百姓不但不会买账,还会适得其反。
再比如,一个民生节目的记者采访老百姓时问:“现在肉价怎么样呀?涨了吗?感觉怎么样呀?还可以接受吧?”,一个月挣几千块钱的人,都感到物价上涨的压力了,何况采访的对象都是工薪阶层,还问:“怎么样,能接受吗?”,难免引起受访者的反感。
五、把民生问题、权益问题、社会问题道德化
弱势群体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利益,而有的记者看到他们得到好处或利益就必须满意,就得让他们当成恩赐,感恩戴德,这种调子、色彩在我们节目中常出现是不应该的。
有这样一篇参评作品,说的是某县有一个村子安装了三四十部固定电话,一次交了半年月租费后,却时通时不通。记者采访联通公司时,查明原因是有人偷盗了100多米电缆,修这个电缆需要时间,所以通话质量没能保证。记者还说在联通的电脑通讯记录上,村民们说半年没通,其中也通了5次,最后结尾是希望公安部门注意防范,少出点盗贼、避免发生偷盗电缆事件。
应该说这篇稿子要围绕村民权益受到侵害这件事展开报道,半年只通了5次电话,作为记者的职责应该是找到联通公司采访怎样赔偿村民的损失,而不是站在联通公司这边,帮他们推卸责任。更不应该的是,电话终于通后,记者又去该村采访,最后的结语竟然是:村民说这回可算通了,感谢党和政府啊!
弱势群体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反映到媒体,有些记者不是探寻究竟给这些受众一个答复,反而在报道中出现官本位倾向,认为领导说的都是对的,忽略了弱势群体的利益。民生节目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关注弱势群体的问题,关注其利益、权益的问题,否则所说的以人为本只是一个口号。在不违背宣传纪律的前提下,记者要冷静、公正、客观地帮助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民生节目要重新确立其在电视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改变固有的电视节目模式,寻找到一条既稳妥又有发展前途的节目样式,走出误区,走向辉煌,则要靠传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河北沧州电视台)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误区 节目 地方台民生节目发展的误区 地方台民生新闻的发展误区 浅析民生新闻存在的误区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