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 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关键词】电视新闻 受众 编辑 作为一名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后期编辑,长期的工作实践让我认识到,在新闻编辑中,受众意识非常重要。这既是提高宣传工作质量,提高节目收视率的需要,也是电视宣传工作的努力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受众意识贯穿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制作出更多更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
一、提高认识,充分了解受众意识的重要性
新闻编辑中的受众意识是指新闻编辑在工作中立足于受众、服务于受众的心理活动,即新闻编辑自觉地有意识地从受众利益和需求出发,选择修改编排稿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新闻工作者只有积极贴近受众、了解受众、掌握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心理需求,选择观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采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编辑报道,才能赢得观众的支持和喜爱,否则制作的节目将会失去观众,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二、换位思考,切实了解受众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应深入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体验平民生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疾苦。通过换位思考,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贴近生活,让平民百姓成为新闻的主角,及时地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揭示人间的真善美。实践证明,把笔触伸向受众关心的社会生活,将镜头对准生活在基层的平民百姓,充分发掘地方新闻资源,必然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
三、倾听受众心声,在节目制作中寻求创新
在新闻编辑中要不断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群众的走访,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才能创新更为有效的形式,使节目与受众贴得更近。
如何在新闻编辑中更好地体现受众意识,笔者认为工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新闻内容要贴近群众。市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一般围绕当地政府的会议和活动比较多,并且报道方式和报道画面常常单调枯燥,造成观众的厌倦。其实如果编辑和记者能够时时树立受众意识,还是能够从中挖掘出很多群众关心关注的内容。比如,各种会议中有许多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只要我们将其中的精髓,即受众最关心、与百姓利益关系最密切的事进行重点报道,百姓还是喜闻乐见的。
二、新闻编排要适应收视需求。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做好新闻编排工作也是非常关键。新闻节目的编排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牢牢把握住“明确中心,突出主旋律,精选头条,先声夺人,统筹编排,适当平衡”的基本原则,才能产生1+1>2的综合效应。按照新闻价值编好头条,并对当天的会议新闻进行归类综合与艺术化编排,使整组新闻动静结合生动好看。2005年,我台组织开展《奋力崛起看巢湖》大型系列报道,每日以头条位置播发,打破过去《巢湖新闻联播》把会议新闻、领导人活动报道作为头条的传统,对我市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及外地企业在巢兴业、农业经济、旅游经济以及对一系列大工程、大项目进行深入报道,突出工业在“奋力崛起”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表现出企业在振兴巢湖工业和经济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该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市领导和观众的高度好评,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在新闻画面编辑中,注重“细节”,注重“以情动人”。比如在编辑会议新闻画面时,尽可能插进一些与会议内容相一致的现场工作画面,衬托会议,增加新闻的信息量,从而提高会议新闻的收视率。比如,在行业新闻里,经济统计数据、历史总结回顾、市场情况调查等许多可以借助于图像资料完成的内容。在对抽象的新闻内容进行解说的同时,编辑与此相关的图像资料,增加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丰富新闻节目的画面语言。在报道方式上用平凡的题材体现深刻的主题,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情理交融,揭示人性真实状态,激活人类情感,同时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善于根据受众心理需求,强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情节细节化,通过叙事手法的合理运用来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和信息需求。
四、通过新闻节目的整体包装,丰富画面信息。受众意识的体现,具体到节目(栏目)的设置、字幕设计、语言、画面摄制,每个细节都应有所体现。在新闻制作中尽可能多地运用生动活泼的声像语言报道会议新闻。如同期声、可看性强的画面、相关背景资料字幕、图表、图片等。
总之,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具体到某个节目,则更关系到这个节目的“生命力”。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在选择题材、深入采访、编辑技巧等方面努力,充分运用好画面语言,发挥电视媒介的优势,增强电视新闻的吸引力。要有强烈的受众意识,树立为受众服务的思想。这样,电视新闻作品才能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提高收视率,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作者单位:巢湖电视台)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受众 意识 编辑 浅论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 新闻报道中的受众意识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