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报道与记者的能动作用|17路记者暗访17市政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0-02-2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近年来,不少媒体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大刀阔斧对政务报道进行改革,诸如版面上分流,控制头版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条数;字数上约束,限定字数狠刹长风;写法上创新,提高会议报道质量等等。这些措施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实践中往往忽视新闻采访写作源头,即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记者作为改进政务报道的第一道关口,其主观能动性发挥至关重要。
  那么,在改进政务报道,让富含大量有用信息的政务报道鲜活起来的过程中,身在一线的记者应发挥什么作用呢?
  
  擦亮发现的“眼睛”
  
  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乏发现。
  进入信息时代,受众对政务新闻非常关注,反映党务、政务、会议和中心工作等内容的政务报道中,内含许多大家关心的新闻,能不能把这些大家关注的隐藏在单调的讲话、程序、行踪、名单等表层下面的金子“淘”出来,关键在于记者有没有发现的“眼睛”。
  就会议活动来说,有时会议本身难成新闻,但会议之中可能蕴藏着重要新闻。例如丰镇市今年召开的市委党委(扩大)会议,按常规,这样的会议只能是按会议议程报道的一则消息。丰镇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会议时发现,原本议题仅为通报总结丰镇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的一个会议,竟纳入了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6个会议的议题。记者敏锐地意识到“六会合一”在丰镇市史无前例。新闻点挖掘出来后,记者又对市委政府精简会议,减发文件等情况进行了补充采访,写出了集新颖性、贴近性、社会性、故事性于一体的新闻特写“六会合一 转变会风”。新闻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一些政务报道之所以乏善可陈,往往与记者主观上认为政务报道没有新闻,难以搞出名堂,习惯于做“传声筒”,发“通稿”,自觉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关。目光只停留在公务活动组织者提供的现成书面材料上,甚至拿了材料转身就走,这样的采访方式又怎么能发现鲜活的新闻!
  
  转换视角发现新闻“亮点”
  
  采访中,只要换一个角度,就可能亮点频现。
  对新闻事实的发现、认识和反映往往因人而异。而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新闻视角的选择。要写活政务新闻,记者首先要解决一个我写的报道给谁看的问题,即是“官本位”还是“民众本位”问题。
  记者只有树立了“民众本位”思想,才能从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报道视角中解放出来,心中装着民众,脑子里经常在问:假如我是一名观众,是否关注这条新闻,我怎样写受众才会有浓厚的兴趣?从受众关心和感兴趣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捕捉信息,去选取题材,选择新闻切入点就比较准,就容易写出上下都满意的新闻。
  去年“3?15”时,跑线记者按惯例写了一篇消协维权的动态稿件。丰镇电视台新闻部主任拿到稿子后,仔细询问当天的活动内容,发现消费维权律师志愿者服务团成立,消费者维权可获律师免费服务是条新闻。于是马上指导记者进行修改。这条政务新闻,因转换了新闻切入视角,一下子鲜活起来,新闻报道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关注。
  
  新闻出新贵于勤
  
  新闻是跑出来的,勤快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格。
  发现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修养。而这种修养的养成贵在一个“勤”字。不论政务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新闻出新都贵于勤。要求记者要腿勤、眼勤、脑勤,多跑,多看,多思。
  新闻发现从本质上说是找到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所包含的公众兴趣所在。记者不仅要多跑,多看,还要多思,否则难以找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和闪光点,即便有新闻,也会从眼皮底下溜走。
  当然,新闻单位也应从考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如何进一步激发记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形成政务报道出新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丰镇电视台)

相关热词搜索:能动 政务 作用 政务报道与记者的能动作用 发挥记者能动作用 改进政务报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