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新渠道:中期票据向我们走来:票据渠道
发布时间:2020-02-2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中期票据的启动在我国金融业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从中期票据的定义出发,解读我国中期票据历史背景、定义及重要意义,分析中期票据发展中面临的难点,使我们适应新融资市场的发展,通过宣传把经济报道搞得更好。
中期票据历史背景及定义
最早的中期票据可以追溯到1972年,通用汽车承兑公司首次发行了期限不超过5年的债务工具。由于其期限介于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之间,因而被形象地称作“中期票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票据市场开始崛起,迅速发展,尤其80年代末,发展更加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渐增长。1981年美林公司发行了一期中期票据,用来填补商业票据和长期贷款之间的空间。之后福特公司作为第一个非金融机构也发行了中期票据。国际金融的一个创举――资产支持票据由此真正的诞生。目前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要包括企业债、公司债以及短期融资券,唯独缺少一条腿――中期票据。为填补我国中期债务融资工具的空白,均衡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结构,央行推出了中期票据。2008年4月1日下发的《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加快发展债券市场。2008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实施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中期票据。同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颁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规范》及《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期票据业务指引》等七项自律规则,中期票据正式启动。
什么是中期票据?在我国,所谓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期票据(Medium-term Notes)业务,是继短期融资券之后推出的又一项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是指期限通常在3-5年之间的票据,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中期票据的重要意义
中期票据的推出将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期票据的推出有利于缓解部分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也会分流一部分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中期票据作为短期融资券的延长线,将承袭短期融资券利率市场化、流动性等较好的特征。中期票据的推出有利于丰富债券市场的投资种类。目前市场上企业债期限最长的在10年左右,而企业债一般在5-10年,短期融资券期限在1年以内。3-5年期的信用品种较少。中期票据推出将填补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之间的空白,丰富债券产品结构,满足大、中、小企业对中期负债的需求,有利于更灵活进行资产负债匹配。
中期票据的推出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目前我国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与股本融资,票据、债券融资并不占主流,尤其是企业债规模偏小,这样就使得各类企业挤进银行与证券市场。在此背景下,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在融资方面缺乏足够的优势,抑制了其成长。所以,中期票据的推出有利于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期票据发展面临的难点
投资者的范围狭窄。银行间市场的产品准入是由央行进行管理,但是市场参与者的投资产品范围却是由投资者相应的主管部门批准。到目前为止,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尚未得到可投资中期票据的许可证。据统计,目前仅有商业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可以购买中期票据,商业银行应是中期票据的主要投资者,其对税收敏感度较高,而对流动性敏感度较低。
信用评价体制薄弱。随着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的推出,特别是引入信用评价体制的中期票据的发行,凸现出信用分析的重要性。虽然目前发行的中期票据都有自身的信用标准,但资信等级在收益率上的差别并不大,投资者很难在一级市场对其进行定价以及二级市场投资价值判断。而且随着发行规模的扩大这种信用风险正在集聚,对于票据而言其违约风险也很高。所以我国企业债市场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相对统一的信用评价体制,形成不同行业、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债的成体系的、成熟的定价模式。
投资者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很难了解。与企业短期融资券相比,中期票据虽然发行主体类似,但其期限已经是3-5倍。因此对于投资者内部的风险控制而言,还需要―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
目前,国际上美英等成熟金融市场中期票据市场已十分活跃,因此加入全球中期票据市场必将成为我国中期票据市场的必然目标。随着市场的深化,中期票据的交易结构将有更大的创新和丰富,从而带动新型信用债券和结构化证券的涌现,引领中国信用债券市场进入新纪元。
相关热词搜索:票据 融资 走来 融资新渠道:中期票据向我们走来 融资新渠道 融资新宠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