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蝉,贝壳

发布时间:2017-01-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短文两篇.蝉,贝壳篇一: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贝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用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深入探讨,对文章进行多方位的比较阅读。

学习方法:

创设情景法、朗诵指导法、诱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自由朗读课文《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

朗读。

2、字词学习: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收敛()聒聒() 宽恕() 二、课堂研讨

(一) 读蝉

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句画生字词。

2、记一记。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句画了哪些生

字词?你为什么觉得他们重要?

3、想一想。

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对“蝉”的感情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能表达作者对蝉的什

么感情?

明确:首先听到蝉声的“知知不休”、“听了很烦”,表达作者对蝉的厌烦;然后有“何

必聒聒”、“ 只不过”等词语表现出对蝉的不满;后来听了朋友的话之后“哦”一词表

达出对蝉的感慨,并有“宽恕”一词表明对蝉的态度发生很大的改变。

(二) 悟蝉

1、读一读。

演读最后一段,说一说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明确: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敬意。

2、悟一悟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哪里?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明确: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出它的

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

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

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由抑到扬,蕴涵深

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生活着。

(三) 思蝉

1、议一议。

请你谈谈《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我们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才有

意义?

讨论并归纳: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2、《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讨论并归纳:我们一般是听到秋风的声音,但是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

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

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疏

朗的天空等等都融入秋风中,言少而意浓。

三、我已经掌握的知识

四、还需老师讲解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

自然中有太多的生命让我们感动不已!植根于淤泥中的夏荷,竟能出于淤泥

而纤尘不染;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耀眼的光芒;贫瘠的沙

漠中竟能有如此灿烂的生命;幼嫩的小草竟能拥有海一样浩瀚的气势;枝头轻吟

的小鸟,雨后潮涌般的春笋,夏日里知知不休的鸣蝉,海边精美的贝壳??这无

数弱小而美丽的生命,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人生更深刻的思

考,请你写一个引起你思考的生命。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砂粒() 淘洗( ) 卑微() 一丝不苟()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卑微: ②一丝不苟: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 。

②、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又多精致、多仔细,多么(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短文两篇.蝉,贝壳)的啊!

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 、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4、 《贝壳》的作者,画家,作家。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集《》等。

5、《贝壳》直人主题,作者由一枚贝壳图案的精美,想到贝壳生命的卑微,

意见人类生命与之相比的优越,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 走近贝壳

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句画生字词。

2、记一记。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句画了哪

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他们重要?

3、想一想。

(1)作者对“捡到的一枚小小的贝壳”的外观是怎样描绘的?

明确: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

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

(2)快速阅读第三段,再想一想,描绘了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什么?

明确:“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

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啊!”

(二) 感悟贝壳

1、读一读。

作者由贝壳引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演读第四段,从中找到答案。

明确: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加精致、更

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悟一悟

①、思考: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句话是作者对贝壳细致观察后生发出的人生感慨。此句感悟自己的

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儿,空间要多一点儿,因此

用反问句表达自己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的思想感情。

②、“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

并且会忍不住轻轻的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有怎样简单的心啊!”

明确:这是一个假设的推理,前提是“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

东西。”也就是说,只有你活出了人生的价值,后人才会欣赏你,赞美你。“固执”

是表明生活中的自强不息、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简单”就是对社会、对人类要

有所作为和贡献的人生态度。

③、齐读最后三段。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对比阅读《蝉》和《贝壳》,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②、 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不同之处:①、《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②、《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

《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

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

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三、我已经掌握的知识

四、还需老师讲解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

仿写练习: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生命就要像一样,即使 ,也要 。

短文两篇.蝉,贝壳篇二: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1]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4、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感受作品语言柔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2、联系生活,深人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识记字词:收敛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入新课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

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

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

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

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

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

简要介绍作者。

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

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

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

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

学散文》等。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

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

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

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

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

明确学习日标。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抽男女学生各一名)。

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b、《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小组讨沦交流明确:

a、“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

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

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

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b.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

微的生命,』: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

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

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文章

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地分析、解答)

研读与赏析

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

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

怎样的感受?

2、《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

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

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

而又怎样简学-的心”?

4、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后明确:

1、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

独特的视觉感受。有新意。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厂进来。言少而意浓。

2、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

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

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3、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

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

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

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4、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

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

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要看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更

要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

清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让同学们自己去欣赏和品评。

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

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生命是奔腾的河流,用

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

义?

(解答这类题目必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语文。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鲜活的社会生活永远是学好语文的不竭源泉和重要保证)

教师小结

这两篇短文都从细小、具体的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了我们对生命意义

的思索。是啊,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健的中年

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蹒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

人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作业

1、实践作业:课外搜集——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事例,并讲给你身边

的人听听。

2、写作: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请以“感受生命”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题目自

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短文两篇.蝉,贝壳篇三: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3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4、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2、教学难点: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课型及教学思路: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在写作方面要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另外,可以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识记字词:收敛 宽恕 短暂 脆弱 卑微 一丝不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导入新课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板书课题。)

六、作者简介

简要介绍作者。

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七、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抽男女学生各一名)。

3、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b、《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小组讨沦交流明确:

a、“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b、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文章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地分析、解答)

八、研读与赏析

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

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3、《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

5、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后明确:

1、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

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3、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4、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5、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6、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要看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更要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九、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让同学们自己去欣赏和品评。

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

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生命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义?

(解答这类题目必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语文。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鲜活的社会生活永远是学好语文的不竭源泉和重要保证)

十、教师小结

这两篇短文都从细小、具体的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是啊,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健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蹒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十一、作业

1、完成作业本。

2、实践作业:课外搜集—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事例,并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

3、写作: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请以“感受生命”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题目自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知知不休的叫声(烦)抑 感悟思索

蝉特殊的生命历程(思)珍爱生命

忘却恼人的聒聒(恕)扬

外形美观——艺术品引起思索

贝壳 脆弱而卑微的生命消失 把握生命

尽可能把自己应做的事做好实现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短文 贝壳 两篇 短文两篇蝉贝壳导学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