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中心城市 [徐州: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赋值”]
发布时间:2020-02-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2010年将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淮海 经济区等区域规划编年工作,把区域规划作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要求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不久前在江苏考察时表示。
随着海南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区域经济宏观战略规划的启动,中国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将在2010年集中展现于神州大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跨行政区划成立的经济区域――淮海经济区新一轮的发展更是箭在弦上。那么处于淮海经济区地理中心、经济中心的徐州,自然会被寄予更多的期许,换句话讲,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价值从何而来呢?
八大“中心”叠加为区域中心
由于历史等多种因素,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曾被视为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软肋,人称“区位高地、经济峡谷”。
然而近年来,徐州市围绕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抓住省委省政府以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为突破口进而融入长三角的战略机遇,通过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升级,在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商贸旅游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领域,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徐州都市圈已悄然崛起于昔日中国东部区域经济的谷底,成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重地。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内地15个城市群中,排名第8的徐州城市群是唯一无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徐州城市群有着典型的省际边缘型单核城市群特征。
“徐州和其他苏北苏中城市相比较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徐州是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在接受《新华月报》记者专访时说,“我们要在新一轮的错位竞争、共同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很重要的就是要使徐州真正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也就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把徐州打造成淮海经济区的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物流、文化等八大中心。”
以城市功能提升服务区域发展
淮海经济区地跨4省,不可能单一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区域协调。因此,徐州在最初提出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时,不是口气强硬的“打造”,而是“培育、发展、协调”。即:突出对产业、劳动力、政策环境等发展要素的有序培育、择优培育和重点培育,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深化对城镇布局、交通网络、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的协调。淮海经济区内20个城市成立了淮海经济区经济开发联合会,联络处就设在徐州市政府办公室。
在中国经济地理的版图上,徐州把守着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 “十字路口”。
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徐州至北京或上海的时间缩短为两个半小时。徐州作为沟通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重要枢纽的雏形已经显现。与此同时,国家交通战略布局中连云港到兰州的陇海高速铁路已在分段建设,徐州在未来的5年内将成为中国高速铁路枢纽城市。
至2012年,徐州将基本建成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机场建成国家一类口岸,国内航线达到30条以上,开通香港、韩国、日本等地的国际地区航线3条以上,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20万人次;初步形成以京杭运河为主通道的航道网络,建成徐州亿吨大港。
承接交通枢纽的独特地位,徐州人把生意做出了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内吸引客源。2009年,徐州人开着“旅游大篷车”,在淮北、宿州、宿迁、连云港、枣庄、济宁等12个周边城市举办巡回推介活动。
这场面向民间的“城市营销”活动直接点燃了周边各地市民的消费热情。在“五一欢乐购”和“欢乐国庆嘉年华”活动期间,徐州中心商圈日均人流量近70万人,较以往35万人次翻了一番,其中周边城市客流约占65%。
徐州人走出去营销的信心,来自于日渐提升的城市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
通过一系列面貌、功能、产业、人文升级的“组合拳”,徐州这个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昔日兵家必争之地,真正显现了新经济时代的通衢之利:
以彭城广场为核心的中心商圈辐射效应已经达到200公里,节假日来徐消费周边地区市民占比高达60%。大型综合医院有近30%是市外人口来就医,50多所大中专院校每年培养出20万余名毕业生和技术工人,其中本地生源仅占17%,有61%的学生来自淮海经济区范围内。
2009年商业银行进驻徐州的速度开始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目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莱芜商业银行、锡州村镇银行已经开业,福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已经完成审批或正在选址。此外,人力资源市场、中介市场、各类投资公司等已成为引进培育的重点,徐州区域性商务金融中心已初具雏形。
2009年11月21日早上6点,山东枣庄市民辛若文就带着全家驱车赶往徐州。痴迷国画的他是来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三届李可染艺术节的。在新落成的徐州艺术馆展出的《名师高徒――李可染和他的老师们作品展》,汇集了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李可染等大家的近百幅真迹。老辛觉得跑个100公里就能与大师作品面对面,是件很难得的事情。
城市的功能性项目,对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以及区域辐射能力至关重要。2009年,徐州艺术馆、规划馆、历史文化馆等一批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功能性项目相继落成,包括音乐厅、科技馆、体育公园在内的诸多文化设施年内也将投入使用。
设施完备带来城市品位升级
如今,仅仅“宜居”二字已不能够概括徐州发展水平了。在市民眼中,城市变迁早已超出原有道路和建筑升级改造的层面,许多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城市设施和管理方式正在培育着市民们对特大城市的认知和概念。
徐州在完善生态环境方面,山水资源开发与功能服务能力建设齐头并进。
与雨水丰沛的南方城市不同,处于北方温带季风气候控制下的徐州,并没有得益于多少自然的先天赋予,加之历史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黑锅盖+灰头土脸”曾是徐州的城市基调。
昔日“煤城”脱胎换骨为如今的“绿城”,其间过程殊为不易。
为打破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徐州主城区狭窄逼仄格局,从2007年开始,徐州实施了云龙公园敞园改造,打造了黄河旅游风光带、小南湖、云龙山东坡运动广场、九里湖西湖、大龙湖西部生态湿地等一批精品园林绿地,形成了以山体为骨架、以河流道路为网络、以公园广场为点缀,“点、线、片、面、网、圈”相连,彰显出“南秀北雄、山水相依”的城市绿化特色。
这些园林绿地并不是只可远观的图画,她们宛如围棋中的“气眼”,在城市格局中起到了自然分界的功能,极大地调节了城市的气候环境,更成为老百姓们体验生态和谐的所在。始建于1958年的云龙公园在2008年敞园改造开放后,节假日的人流量每天都在5万人以上;而以运动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云龙山东坡广场,6个休闲区域的70多套运动器械从早晨5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几乎总有人在使用。
近几年徐州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改造总计投入超过700亿元,全市建成11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以上,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了人均9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这些生态项目所发挥的功能也令人欣慰:全市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20天;2009年全市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人比2003年减少了14.5%,因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人数下降了26%;徐州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6.2%。
两汉文化的丰富遗存和山水相依的城市风貌使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短途旅游主要目的地之一。200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0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33%,其中来自于淮海经济区内的短途游客占比超过半数。
产业升级是一个城市
凝聚力的核心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满足于城市面貌改观和功能提升,徐州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统筹兼顾“自然、经济、社会”这一和谐发展主题,才能抓住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机遇,改善环境质量,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8年,徐州正式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等一系列的政策机遇为徐州的跃迁提供了巨大的能量;
2009年,徐州的产业发展成绩亮点频频:中德两国签署合作协议,在徐州共建东方鲁尔生态项目;随着中能硅业多晶硅三期投入使用,徐州成长为亚洲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徐州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成为江苏省新能源行业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据2010年2月2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实现财政总收入467.6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亿元,增长18%,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4%。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体现了较强的匹配协调特点。
尤为可喜的是,去年徐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8800元、6900元,均增长11%。对于人口近千万,农业人口占比超过2/3的城市来说,这种发展带来的“实惠”才是实实在在。
2010年初,徐州装备制造业率先完成振兴老工业基地四大千亿元产业目标,在国家产业集群布局中,被确认为 “中国工程机械之都”,这是同行业唯一一个具有国际竞争水平的产业集聚基地称号。
以“徐工”和“中能”为龙头,徐州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电子、数控技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机械、食品、化工及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产值已经占据徐州工业的半壁江山。一大批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能耗和污染少的项目落户,带动了全市传统产业的结构转型和升级换代。
2010年的徐州,“三大历史机遇”和“三大创新机遇”成为关键词之一。
“三大历史机遇”是指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徐州对接国家开发江苏沿海战略和徐州全面融入国家发展长三角战略。“三大创新机遇”是指东陇海开发规划实施、发挥徐州率先进入国家高铁枢纽中心优势打造“高铁经济”、推动徐州行政区划调整,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生产扩大与消费升级,产业转型与金融完备,都已在徐州区域中心集聚辐射作用中相得益彰。
这些,也让徐州人的发展自信心前所未有地高涨――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徐州并不担心此举冲淡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效应,而是借鉴浦东开发对苏南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出实施东进战略,力促沿海开发战略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政策形成叠加放大效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徐州汇聚和扩散,实现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淮海经济区的服务功能。(作者单位: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
相关热词搜索:徐州 赋值 区域性 徐州: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赋值”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建问题 中心城市提供科学思路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