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汉语国际传播【非洲的国际传播与“呜呜祖拉”】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自南非世界杯20lO年6月11日开赛以来,呜呜祖拉就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虽然呜呜祖拉并非第一次在世界杯球迷看台上亮相,但因为本届世界杯在呜呜祖拉的故乡(南非)召开,深厚的群众基础加上世界杯赛事的高关注度,成就了南非世界杯上的“呜呜祖拉”现象。赛场上的呜呜祖拉,作为“加油、鼓劲”的有效工具,在创造激情的同时也制造了巨大的噪音,让人们对它爱恨交加。 呜呜祖拉在本届世界杯上的风行引起了对它前世今生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不管是把它看作是源于土著部落用来召集村民开会的器具,还是由大羚羊角做成的驱赶狒狒的武器,再或者是对它由锡到塑料的材质更替背景的介绍,实际上都是对呜呜祖拉成为南非赛场外热点的注脚。呜呜祖拉在南非第一大民族――祖鲁族的语言中,是“制造噪音”的意思,其实质就是大喇叭,因此从构造上而言并不是南非特有。但是由于南非各种体育比赛和大型活动的参加者都喜欢用它助兴,还有本届世界杯以来它的广泛使用以及引起的热议,使它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名扬全球,并被认为是非洲的文化代表。
非洲与呜呜祖拉
在南非,人们认为呜呜祖拉起源于吹奏集会召集令的工具,或者是制造噪音吓退狒狒的武器,它承载着一个民族关于传统的记忆。除此之外,它还背负着南非国家领导人的政治理想和国家精神。 20世纪60、70年代南非的足球场上已经出现了呜呜祖拉的身影,而它也见证了南非近代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制度,南非的足球历史也正是因为与此制度在时间上的重合而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由于种族政策的原因,黑人和白人各自发展自己的运动项目,基本上属于黑人运动项目的足球,几乎没有机会吸引白人运动员参与。一般作为足球赛场助威工具的呜呜祖拉因为其太“贫民窟”的特点,也一度只为下层黑人球迷使用。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南非赛场上激情吹响的呜呜祖拉不仅被看作这个“彩虹国度”民族大团结的象征,还体现了与种族隔离制度抗争的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的政治理想。因为在反对种族歧视政策上所做的贡献而荣获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曼德拉对运动和足球项目有着强烈的热爱,还身体力行以鼓励不同肤色的人们之间运动形式的融合。在本届世界杯开幕前,90多岁的曼德拉还身穿“4号球衣”接见了南非国家足球队全体成员,他本人也多次强调了足球团结人民的作用。 就像曼德拉乐于看到的那样,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以来,尤其是南非世界杯筹办及开赛以来,越来越多的南非白人加入到足球运动的行列。曾经只在黑人球迷看台上出现的呜呜祖拉也随之在南非各族人民之中普及:白人和黑人吹起同样的喇叭,为自己国家的球队加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呜呜祖拉在本届世界杯上“嗡”然出现就不足为奇了。非洲走上世界舞台需要呜呜祖拉,呜呜祖拉所体现的非洲精神与文化就这样借助世界杯比赛这个平台进入了世人的视线,从而以一种与众不同、并非“无声无息、潜移默化”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了南非、介绍了非洲。
呜呜祖拉的两个特质
从物理属性和功能上来看,呜呜祖拉有两个特质:显著性和矛盾性。虽然呜呜祖拉的内涵是人们在南非世界杯上与之邂逅的根本原因,但有意思的是,人们认识它却是从其制造的噪音开始的:呜呜祖拉绝对是“先声夺人”,然后才是它的传统关联和文化内涵。呜呜祖拉的显著性主要表现在:1、高分贝噪音;2.集体行为;3、持续作用。本届世界杯集中亮相之后,不同组织与个人分别对呜呜祖拉进行了噪音测试,虽然结果不尽相同,但所有测量值都在l00分贝以上,那么,如果全场“嗡嗡”齐鸣,集体一起“呜呜祖拉”,其显著程度自然可想而知,何况场场如此。因此,这种张扬的物理特性成就了呜呜祖拉的显著性,这又进而成为它的另一特质――矛盾性的根源。呜呜祖拉的主要功能是“加油、助威”,但是震天响的“嗡嗡”噪声却会影响到裁判的执法、队员的交流和电视转播的效果。因此,对呜呜祖拉的态度就分成了矛盾的两派,一派认为它是最有效的助威工具,吹响呜呜祖拉可以让人忘掉痛苦,尽情享受体育比赛的狂欢;另一派却对噪音伤害自己的观赛体验这一情况深恶痛绝。各大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对支持派和反对派观点的传播,更增强了呜呜祖拉在全球受众中的认知度。
矛盾成为话题的源泉,而话题为传播提供了内容,传播又放大了成为话题的矛盾,从而各取所需,南非世界杯上“呜呜祖拉”现象的出现遵循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传播逻辑。
呜呜祖拉的启示
总体来说“呜呜祖拉”现象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平台、内涵和地点要有机结合。世界杯超凡的平台力量使之成为包括体育文化和主办地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的展示橱窗。然而,就像我们看到的一样,单有世界杯,似乎并不足以引起“呜呜祖拉”现象的传播,最近的两届世界杯就证明了这一点,因为这两届世界杯的举办地没有南非的“呜呜祖拉”文化;而如果没有世界杯,呜呜祖拉和南非组合在一起,也不能达到本届世界杯上“呜呜祖拉”传播的效果。所以,在这一举世瞩目的现象背后,世界杯、南非与“呜呜祖拉”文化三者缺一不可。其次,事物本身要有可传播性。呜呜祖拉不仅仅自身在“制造噪音”上具有显著性,在使用功能上具有矛盾性,它还有强大的事件制造能力,如随着呜呜祖拉的声名鹊起,就出现了关于它“致死致伤”、“网上抵制”、“同名病毒”、“呜呜祖拉中国制造”等报道。显著性、矛盾性和事件制造能力合力推动了呜呜祖拉的传播。
再次,市场营销的推波助洲。与平台、内涵和传播性等要素相比,市场营销看起来与“呜呜祖拉”现象的出现无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内涵上,呜呜祖拉承载了一定的民族传统、文化记忆与政治理想,而在物质上,它也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呜呜祖拉”产业链。南非世界杯开赛以来,销量多达上百万只的呜呜祖拉,自然成为鼓励商家展开市场营销的动力,现代营销手段中诸如“事件营销”等强化产品知名度的方式对呜呜祖拉热度的维护,也对这一现象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贺潇潇
相关热词搜索:非洲 呜呜 传播 非洲的国际传播与“呜呜祖拉” 非洲的国际传播与呜呜祖拉 国际传播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