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作品 [中国的莫扎特之夜]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不久前,北京城郊一座充满神秘和艺术气息的拉斐特城堡灯火通明,伟大的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纪念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朱亦兵,带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的青年演员为到场的嘉宾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让在场的人近距离地聆听到了那几百年前的鲜活的音乐之魂。
当流水一般的音符追随着中央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教授、“莫扎特国际音乐周”的艺术指导兼指挥朱亦兵的指挥棒流淌在音乐厅时,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呼吸。那音乐带着人类灵魂深处迸发的热情和力量,承载着来自生命源头的坚忍和信仰,传达出人们共有的情感。一个个音符编织成温和、柔顺而甜美的旋律,而这些精美、真挚的旋律敲击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耳膜,更是产生共鸣的心。
传播东西音乐的“翻译家”
绘有人物和天使的色彩鲜艳的穹顶、挂在穹隆下的巨型水晶吊灯、对称和谐蜿蜒而上的扶梯、宽阔的圆形大厅、古朴巍峨的罗马柱廊......
拉斐特城堡仿照法国十大城堡之一建造,连地砖都是从法国海运来的,充满了浓郁的巴洛克风格。在这典雅的欧式氛围中,仿佛置身在莫扎特生活的时代,仿佛看到莫扎特为宫廷演奏时的情景。
当天,朱亦兵指挥演奏了两首莫扎特的曲子:《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莫扎特第40交响乐》,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中国观众第一次听到由中国人诠释的如此纯正地道的莫扎特乐曲。当朱亦兵转过身来和所有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成员一起向台下致意时,顿时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
接受《对外大传播》采访时的朱亦兵更像个机敏好动的“大孩子”,纯真率直,思维跳跃,但又谈吐清晰,坦诚的目光中闪现着睿智的光彩,言谈之中,不时有发人深省而又如珠的妙语,访谈依旧是从莫扎特开始的。
朱亦兵曾说过莫扎特是流行音乐作家,起初听起来让人费解,众所周知,莫扎特是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当记者求教朱亦兵时,他回答道:“无论莫扎特、贝多芬、还是巴赫,他们都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中从那么多的音乐家、作曲家中经历几百年的大浪淘沙而产生的所谓的‘经典’。今天的经典在当时的年代是盛行音乐,换成今天的词语,就是‘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能与听众沟通,使人们产生共鸣。朱亦兵认为:“搞艺术的人其实是社会上一小部分搞人与人沟通的专家。”
正是由于沟通,音乐才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其实中国的音乐同样也要走出国门,同国外的新鲜元素彼此碰撞、沟通,在融合中更加凸显自己的特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如此才能使中国特色的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空长久地萦绕流动,传递给世人独特的乐声。
朱亦兵强调:“其实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问题依然是最基本的沟通问题!东西方之间的误会实在太多了。我们头脑中很多固有的概念妨碍我们自觉地吸收西方的精华,继而发扬自己。我们接触的更多的是概念,而不是实质。概念是成见,来自习惯,是别人赋予的,不是我们原有的感觉。而我希望凭借自己在海外的经验,把西洋的精华翻译成我们的‘土话’,让大家都能听得懂。”
谈到中外音乐的差异,朱亦兵说:“总体来讲,每一个国家的艺术形式和它民族的特点是相联系的。比如绘画,我们国家的绘画来自于书法,所以它是平面的;而西洋的绘画来自雕塑,因而有立体感。音乐也是一样,中国的音乐是平面的,大多都是单声道的旋律,缺乏合弦、和声;而西洋音乐的旋律像绘画一样,听众能感觉到音乐的‘骨架子’,分好几个声部,有节奏、有和声。这是我们各自的特色。”
朱亦兵接着说:“而我们就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民族的音乐经常要用西洋的方式来演奏,以为这样会博得国际人士的喜爱和赞赏,其实不然,变味儿了。我们要宣扬我们民族文化的平面性,但又不抵制多层化,平面性只是一种选择,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选择。而我们宣扬它的前提是认识它。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别人;不敢认识别人,就更不能认识自己了。我们必须对自己坦白!”
聪明勤奋还不够,还要个性
认识自己需要一个清醒的批判的头脑,更需要勇气,这无异于用手术刀剖开肚腹,须能忍住疼痛。
对于中华民族,朱亦兵认为:“我不敢说我们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我也许会说‘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但是我敢说,我们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
然而朱亦兵在准备“莫扎特国际音乐周”的七场交响乐音乐会上将上演的10首歌剧唱段、2首声乐作品、11首器乐作品时,却不允许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将技巧练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排练时间几乎仅仅是把曲目“过一遍”而已。怎样在“过一遍”的过程中把莫扎特音乐的精华呈现给听众?朱亦兵风趣而认真地说:“尽全力‘剥夺’学生勤奋刻苦的时间;尽可能‘强迫’学生运用灵感和直觉!”
乍听来这个观点似乎很难让人理解,“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天道酬勤”这些话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劝勉之语,难道勤奋有错?
朱亦兵这样解释:“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靠本事吃饭的民族,但其实还有一样东西是最根本、最宝贵的,那就是个性,个人的光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在迫近的将来面临的最大难题。勤奋的确可以给我们以回报,但我们的灵感和个人的光彩却一直在勤奋、刻苦的过程中被悄悄地抹杀着。”
“我在国外二十多年,所见的我们本土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年轻演奏家,绝大多数演奏的感觉就像画了一幅平面的画,演奏了一首平面的音乐,让人感到他只重视表面,却没有感受到内涵。”听到朱亦兵的这番话,记者忽然想起,有些音乐家评价中国学生的音乐演奏,往往都给技法打很高的分,但是对于情感的体现和理解都不甚满意。也许在那一遍遍地重复练习技法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对乐曲情感的体会,也失去了理解乐曲的新鲜感和冲动,就更不会有灵感了。
“既然要传递我们的音乐,让我们的音乐走出国门,就要发挥个性,把心里的感想和情愫表达出来。演奏的技巧功夫是很重要,但一个人的理解和个性的把握其实更重要。有些人手上技巧纯熟无比,但心里却是对音乐的淡漠;有的人手指半瘫痪了,但他能用心去感受,去为听众奉献。”朱亦兵说道。
可见,朱亦兵反对没有灵感的“勤奋”,所以,他要“剥夺学生们勤奋刻苦努力的时间,还他们艺术天赋,引导他们自身能量的倾泻而出”。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吧,朱教授讲授的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他在课堂上总是用极富特色的语言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的很感性,如:“流动的音乐是一种感觉到自己不重要的感觉”、“这里要像个大巴掌”;有的则生动活泼,“太散,收不住,要减肥”、“手指要像恶魔咬人一样果断,心灵要像天使待人一样善良”;而有的充满哲理,“音乐的美,容不得人有一丝一毫自主的自由,但这不是一种束缚和屈服,而是一种融洽的美感......这里的节奏和结构是非常美妙的,千万不要涤荡掉音乐真正的美妙!”
刘霄,他的学生,同时也是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的首席,对朱亦兵的教学理念非常认同:“朱老师带给我们一种新的挑战性理念,就是不仅演奏音乐需要面对挑战,在人生的挑战面前也要勇敢。他在这么短时间内安排这么多曲目,我们在排练时就会更加全神贯注,在瞬间的灵感中寻找爆发点,就不会完全依赖技巧的熟练而忽视感情的投入。有一首曲子我从来没有排练过,大家也只练过一次,今天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地拉完的,但是效果很好。”他最后说道:“对朱老师,我很敬佩。”
一生流淌在血脉里的情缘
17岁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21岁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这个欧洲最高音乐学府获此荣誉学位的第一人;22岁成为当时欧洲交响乐团中最年轻的首席大提琴家;31岁学习指挥,从此正式走上欧洲指挥乐坛,曾指挥瑞士埃纳赫交响乐团、德国慕尼黑和柏林等甲级交响乐团;33岁担任世界顶级管弦乐团之一的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
朱亦兵虽然有这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令人羡慕的职业,,然而在2004年,经过了21年的海外艺术生涯,他最终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作为一位在欧洲享有盛名的著名顶级交响乐团的大提琴家,朱亦兵怀揣着几本厚厚的、盖满印章的中国护照,领着美丽的太太和两个可爱的儿女,买了六张回中国的单程机票(其中两张给大提琴和小提琴),告别了居住21年的瑞士,搬家打包了239个箱子,断然拔起在异国土壤的根系,回国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将几十年的异国经历和独特经验,致力于传播、融合东西方文化理念的精髓,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
说起归国的艺术家,其实并不在少数,然而像朱亦兵这样在国外过着“贵族”般的生活,深得国际音乐界认可,并且拥有很高社会地位的大提琴家却是不多见的。聪慧的天资,加之受到在中央音乐学院做教授的父亲的影响和家庭的熏陶,使得他依靠悟性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朱亦兵真的回来了,他并非迫于父亲的威严,因为直到归国两年后《对外大传播》采访他时,他才从一个朋友的介绍中偶然得知父亲的临终遗言:“你们一定要回来,我们是为中国培养人才的,不是为外国!”
听完朋友转述父亲临终的这番话后,朱亦兵沉默了。也许他的内心从来都是这么认为的,他的真正的根系一直都深植在祖国的土地上。当初父亲就是这么教育他的,这股对祖国的情缘一直就流淌在他的血脉里。也许父亲也会为他们父子之间的这种默契而欣慰含笑吧。
朱亦兵深信如果能在人们心中培植一种神圣的理想和追求,那么他们会体会到一种自信,焕发出一种光彩,从而会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当我们中国的音乐在世界的天空绽放绚烂独特的个性光彩、喷薄而发时,就会像中国青年诠释的“莫扎特之夜”一样,也必将是令人瞩目的景观。
责编:周瑾
相关热词搜索:莫扎特 之夜 中国 中国的莫扎特之夜 莫扎特钢琴曲代表作 莫扎特十大著名钢琴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