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栏建筑历史\传承与延伸的思考]干栏式建筑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对干栏建筑进化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力图通过对干栏建筑的历史、传承与延伸的思考,展示出民居建筑的发展以及原理的运用。干栏建筑折射出建筑的整体发展对开创新的城市环境模式,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干栏建筑;架空;服务空间;缘侧空间;高架桥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学建筑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干栏建筑”,它是住宅建筑形式之一。“干栏建筑”又称高栏、阁栏、麻栏,分两层,一般用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下层无遮拦 ,墙壁也有用砖、石、泥等从地面砌起来的。屋顶为人字形 ,覆盖以树皮、茅草或陶瓦,上层住人,下层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如图1)。此种建筑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等的侵害,主要分布在气候潮湿地区。
古代中国南方盛行干栏式建筑。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的木构建筑是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的考古发掘中 ,也发现过不少陶制或铜制干栏式建筑模型(如图2)。今壮、傣、布依、侗 、水等族住房建筑形式即由此发展而来。此外,西伯利亚、东南亚、美洲、大洋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也有干栏式建筑。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依旧可以寻找到传统的民居形式,并且可以看到由“干栏”形式进化而成的多种建筑以及城市模式。对于干栏建筑的历史、传承与延伸,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一、干栏建筑的形成因素
住宅是人类生活的容器,而一种住屋模式的起源、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往往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观念意识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它所反映的也恰恰就是这些因素的集合体,并且与他们相辅相成,共同演化变迁。
(一)地理因素
关于干栏建筑的古代文献记载有很多,比如在《唐书 南蛮传》里提到:“南平獠东距智州,户曲千余,多瘴疠,山有毒草,沙风,蝮虫,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从这段话语中,我们就可以找到关于干栏建筑形成的地理因素的一些共性。在古代恶劣的环境下,人们要面临毒虫猛兽的侵害、攻击,上湿下热的热毒和瘴疠,于是人们选择架空之楼以避开这些不利条件。另外,有些地区周期性的洪涝灾害也是它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于是人们把房屋建造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上,并采用一些有机的材料,如木材、竹子、桔杆等修建,以避免洪涝、湿热、虫害等自然的侵害。
(二)人文社会因素
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研究和揭示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特质、变迁及其原因。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包含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建造的条件和前提,行为文化是关乎创造手段与实现过程,而观念文化则会对建筑的构成、空间等方面产生影响和制约。
自然环境是常量,生产方式是变量,而农耕文化也深深反映在建筑中。在诸如云南、贵州等这样的地区,伴随着原始的信仰和宗教习惯形成了一系列的火塘文化、文化禁忌和独特的装饰手法等。这些文化因素融合在建筑里,便形成了干栏建筑独特的风格。干栏的一个特点就是上以自处,下蓄牛豕,将生产、生活集中在一起,同时以火塘为中心,围绕它起居、生活。
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们用简单的类似于手工艺编制的手法来编织竹子做成墙体等围护结构,用绑扎等方式来搭接木梁,充分展现了人类的智慧。
(三)社会家庭因素
日本的学者毛石直道在他的《住屋空间和人类学》里指出了社会结构、精神结构、文化接触对住宅空间会产生的影响。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势必会对住宅的空间范围、形态、组成方式造成深刻的影响。比如在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里,干栏建筑的空间组成就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大小、方位、序列的变化上。
很多干栏建筑也体现了家族的观念,共有的思想。象基诺族的房屋,采用双排房、双走道的组成方式,把火塘放在中间,每户都拥有一个独立的火塘。那么,在这个公共的空间里,人们利用火塘进行炊事、交谈、取暖等行为,也大大方便了每户之间的日常交流,而比较私密的家庭内部的活动则互相不干扰。这种原始的共享的居住模式,对现代的居住方式也有很好的启示。
二、干栏建筑的特点
(一)形态与建造
干栏式为中国南方民族房屋建筑形成,其特点是“上以自处,下蓄牛豕”。在干栏式中,竹楼主要是体现在云南傣族住房里,而在贵州各民族则以木楼居多。这种木楼,又大多建造于山区坡地之上,根据地方的特点,建成吊脚楼,即在斜坡处开台阶,前台撑柱(吊脚),底层关养牲畜、堆放农具柴草,上层人居,如是三层,顶层则用于堆放粮食和杂物。
干栏建筑中有一种很独特的形式,就是我们称之为“千脚落地”的房屋。
怒江大峡谷,处于横断山脉中心地段,谷底是滔滔江水,上面是看不到顶的山峦,人们形容这里的山陡峭的连猴子也站不住脚,并且每逢到雨季,水土流失的现象也十分严重。而我们的祖先就是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毅力在这里建造了房屋,成为人类文明的奇迹。所谓“脚”,是指挖掘一定深度的洞紧埋在坡地上,同时以较高的一侧的地面标高为标准,在较之再提高约20到30厘米的地方架梁,铺设地板或者楼面。因此建成之后的形态就是密集的桩伸入地面,因而得此名。而这种建造方式是靠露面以下的柱脚的高矮变化来调节地形的高差,不必挖土填方。
这样的建造方式对自然充分的尊重和利用,不对它有任何的破坏,而这种思想也与现代的生态和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场所现有条件、因地制宜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空间与序列
其他国家有将干栏称呼为高床式建筑、高足屋的,这些命名都是根据房屋的主要形态特征而来的。在壮侗族的语言中,房屋称之为“栏”,而“干”则是上面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底层架空,由下部的柱子承重,人居楼上。
经过时间的演化,从最初的依树积木到埋柱造屋,再到后来的立柱造屋,干栏建筑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构成方式。
大多数干栏建筑的空间有一些相似的模式,由一些共同的空间元素所构成。经过台阶,来到前廊,这里是建筑的前导空间,具有交往、家务、了望等多用途的功用。与前廊直接联系的是叫做“展”的地方,这是干栏建筑的必有的空间符号。在这里,使用者可以进行冲洗、晾晒、劳作、交流等活动,同时,这一架空的平台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经过了这段过度空间,就进入了房间,内部由一些正屋组成,包括前室和堂屋等房间。
在这一个序列中,不难发现,它的渐进性是非常明晰的,从开放、过渡、到封闭空间,很好地体现了公共性、半公共性和私密性的要求。无论是对于领域感的心理需求,还是邻里交往的平台,在这里都是在自发和慢慢的探索过程中体现。
三、干栏建筑与建筑思想理论的比较
(一)风水学
风水学来源于古代人民的生活实践,目的在于“趋吉避凶”。人们在生活中逐渐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与手段,这些方法与手段经过人们的系统化之后便形成了风水学。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它“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园林学、伦理学、美学于一体”。
“风水”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最早见于《葬书》(晋•郭璞)。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风水学经典《阳宅十书》的开篇第一句就说到:“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大地山川能够提供给人们食物、建房子的木头等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
依山傍水、因地制宜是风水基本的原则,而干栏建筑也是大多选择在这样的地区。水域是人类的生机之源,人们把房屋建造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临水而居,这样使住宅不仅有良好的景观,方便人们生活、生产,而且也对居住者的健康、心理有利。
(二)形式服从气候及呼吸墙
印度建筑师C• 柯里亚曾经提出过“形式服从气候”这一观点。Raymond Ayoub也认为,适应气候的建筑应该是一个能适应和选择的有机体,而不仅仅是一个隔离壳。
随着现代关于生物气候建筑、生态建筑等的研究,学者从我国的传统民居中也发现,许多建造手法与现代的思想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干栏建筑,在湿热气候下,选择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居住,并且在材料的使用上就充分反映了建筑与气候的适应关系。底层架空有利于通风,防潮,使用竹材同样也利于通风,形成可以呼吸的墙面。房屋以外的阳光和微风,透过竹子和木地板的缝隙,流入室内,这样一种渗透的呼吸方式,对于周围的环境并不是武断的以隔绝方式拒绝,而是选择适应和交流,这对于现代的设计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三)服务与被服务空间
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提出了“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理论。在干栏建筑中,也可以发现共通之处。
建筑的底层可以理解为“服务空间”,人们把牲畜等饲养于此,楼上的“被服务空间”与之联系紧密,因此形成居住、生产结合的独特方式。
(四)缘侧空间
黑川纪章在《日本的灰调子文化》里谈到,日本的传统建筑,如:书院造、数寄屋等都以“缘侧”为特征。“缘”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结合关联。通常是围绕建筑造起一圈“缘侧”,其功能与西方建筑的入口和平台也有所区别,它的用途比较多样化,除了连接房屋内外,遮蔽风雨,还用做迎接宾客。灰空间是指介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随之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干栏建筑的入口平台和展台,它们同样是兼具多种用途的场所,同时也对空间的引导和序列及其层次感起到了一定作用。
(五)预制装配思想
干栏建筑的构造方式同样有它独特的地方,它主要使用材料多为木头、草、竹。就地取材,构造以捆绑、搭接等方式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墙面,通常用竹子铺设。竹子的常见编制手法有“铜板”、“罗顺”等。人们把预定的花纹编织好然后捆牢,再绑扎固定到建筑上,这些花纹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在建造过程中,这种先编制再固定的预制的手法也节省时间,与现代的预制装配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干栏建筑与现代设计的比较
(一)地板采暖系统
地板采暖即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是一种健康、节能、环保和舒适的新型采暖方式。它的采暖原理是通过埋设于地板下的加热管(热水管或者电热缆)把地板加热,然后以整个地板作为散热面,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比较传统的采暖方式,给人以脚暖头凉的感受。在相同舒适感的前提下,室内设计温度可以比对流采暖设计温度降低2到3度,减少了热能耗,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由于管道在地下,基本不占用空间,使用范围很广。
由此,我们联想到干栏建筑的重要元素――火塘。
火塘具有炊事、照明、取暖、保存火种的意义和作用。它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地坑式、支撑式、悬挂式,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桌凳式,可以移动。火塘以桌凳的形式,可以随意摆放在任何地方,已经具备了空间的可变性的思想。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和技术设计里,可以充分的运用、借鉴古人的做法,并加以改进创造,地板采暖系统与火塘或者火坑就有相似的地方。
(二)架空层
干栏式建筑与湿热气候息息相关,曾经在东南亚、美洲、非洲、中国等地方广泛运用。岭南地区的干栏式发展成了骑楼式,往进深发展就成了架空层。
架空层在气候适应性及其调节上有很多益处。传统民居的大屋檐、庭院等,在夏季使微风进入室内,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而在冬天,可以吸收阳光辐射加热空气。架空层的原理与之类似,在不同季节、气候下,架空层可以提供一定的交往和活动空间,缓冲炎热、多雨、潮湿等不利的因素。
架空层对于城市的融合、视线的通透、边界的交融、建筑之间的呼应等同样也起到很好的作用。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它的展厅被巨大的柱子抬起,这样在前方形成了一个广场,起到了舒缓交通人流的作用。美国科罗拉多洲丹拂市百老汇1999大厦,在它的旁边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天主教堂,而新的建筑利用柱子架空,使其与原来的建筑呼应,并且充分的尊重原有建筑。
柯布的干栏化城市的构想:底层架空,地面都可以加以利用,建筑上引如屋顶花园,地下运行地下铁路。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的架空边廊(见图3),巨大的构筑物形成入口的空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引导。
这些都是现代建筑运用架空思想很成功的实列。
在现代,人们也越来越体会到了架空层对于城市空间产生的戏剧性效果,因此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对底层架空的建筑加以鼓励。香港中环广场位于香港最繁华的地段,地价是造价的3倍,但因为建筑首层全部架空而被奖励开放面积的5倍,2层建筑与天桥、步道相连的室内空间,被奖励2倍,这样计算下来,建筑的容积率由本身的1.5上升到了1.8。
同样,架空层也可以有很多拓展的模式,比如结构转换层的架空。由于建筑单体的结构需要或者开发商的策划,在架空层创造空中地面加以绿化,和人的活动空间组成高层建筑里的空中花园。
(三)高架桥
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交通拥挤,建筑物密集,而街道又难于拓宽,采用高架桥可以疏散交通密度,提高运输效率。从古村落里的风雨桥到城市里的立交桥,从古罗马的运输道到现代的高架干道,都能见到与干栏思想相似的缩影。
同时,如果在公园或者具有一定观赏性质的空间采用高架人行步道,对于视线角度的转变也有新的尝试。比如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北部公园,这处利用旧工厂改造的公园,设计者保留了原来的高架运输路线,将其改造成一处人行散步线路,来公园游览的人,可以在上面穿过整个公园。这种游览途径打破了以往只能在低水平面欣赏景色的惯式,为人们视野提供了更加多样、开阔的选择。
传统的干栏建筑,虽然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只要我们深入地研究、思考它内在的逻辑联系、元素构成,思考它的精神内涵和可变因素,再将其灵活地运用到设计实践里,相信对于现代的建筑设计或者城市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总之,建筑底层架空设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现代观念意识及结构技术的发展,架空空间形式不断丰富,显示出广泛性和适应性,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特殊类型。
参考文献
[1]杨大禹. 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
[2]黑川纪章. 日本的灰调子文化[J]. 英文版《日本建筑》, 1979(6).
[3]叶伟华. 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出探[J]. 新建筑, 2001(6).
[4]蒋高宸. 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7.
[5]陈纲伦. 鄂西干栏民居空间形态研究[J]. 建筑学报, 1999(9).
[6]王向荣, 林菁.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7](英)大卫•劳埃德•琼斯, 王茹译. 建筑与环境――生态气候学建筑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热词搜索:传承 延伸 思考 关于干栏建筑历史 传承与延伸的思考 关于干栏建筑历史 传承与延伸的思考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