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蕴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本文着重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是仁恕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推崇以德化人;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底蕴是和谐持中。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仁恕思想;以人为本;以德化人;和谐持中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观世界”,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它既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的方法,对发展的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力量,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注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强调发展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思想观点,既坚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又强调通过解决矛盾,求得协调和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共同繁荣,进一步深化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总之,科学发展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发展的意义上,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发展,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等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观点,同时又立足新的实际,强调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在发展的目的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的战略布局上,科学发展观既坚持我们党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等基本观点,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更加全面、协调、均衡。
  在发展的方式方法上,科学发展观坚持我们党关于要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系列重大关系,注重综合平衡、不能顾此失彼等基本观点,同时提出要统筹兼顾,强调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强调要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发展的外部环境上,科学发展观坚持我们党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基本主张,又进一步提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这些主要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这一思想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坚持,也是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涵着朴素而丰富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继承和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
  
  (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是仁恕思想
  仁恕思想最典型的观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句两见于《论语》,一是在仲弓问仁时,在答语中说的(颜渊);一是在子贡请教有没有终身可以使用的修养之道时说的。后者的原句是当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这两句话是孔子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对象,答不同问题时说的,在他的思想中占有很重分量。一是言仁,一是言恕。强调的是仁爱,忠恕,向善。笔者认为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而科学发展观是仁恕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和深化。新加坡的公民课,第一页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尤为丰富,有许多千古流传的警世名言。从“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都是民本思想的经典性表述。民本思想为以人为本的科学概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但以人为本与民本思想又有实质上的区别,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民”在这里已经不是一种安抚的对象,而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把“民”视为“本”不是出于维护执政地位的权宜之计,而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朴实无华而又寓意深刻的语言,都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可以说,以人为本使民本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
  
  (三)科学发展观推崇以德化人
  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统治者“失德”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就会应运而生并取而代之。所谓“以德配天”,其“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宗、保民。西周这种以德为核心的天命观高度重视“民”的重要性,即所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认为民心向背决定着王朝的盛衰、兴亡,而统治者能否行“德政”又关系到民心的向背。因此,圣人应该“智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道德经》)把永恒的“德”放在心中。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也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 而“仁”与“礼”的统一就是“德”。因此他所强调的仁政实际上就是一种德治,是仁的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延伸与发挥。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科学发展观推崇以德化人,以德治国,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底蕴是和谐持中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基本理念,一个是以人为本,一个是以和为贵。和合思想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是共生、中和、和谐有序;“合”,是合作、结合、优势互补。古人所谓 “商契能合五教”、“物必有合”、“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天地合而万物生”等,都是和合思想的一些代表性表述。和合共赢。 和合思想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对社会发展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的朴素揭示。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人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篇)。
  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
  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
  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第一种和谐。佛家的修行是“戒、定、慧。”, “见性、救世、通万有。”;
  道家的修行是“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养生、遁世、穷万物。”。佛家、道家的修练侧重于后两种和谐。
  天人合一论就是人与天地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天、地、人是一个整体,需要和谐发展,共存共荣。“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无亲,常予善人。”(《道德经》德篇),所谓“人定胜天”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人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天会给予合理的回报。天人合一论以朴素的辩证思想初步揭示了人与自然界存在着同一性的道理。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文化传承关系来说,无疑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体现了对生态平衡与和谐的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摒弃了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神秘主义成分和封建意识形态的解释,强调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阐明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做到人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互利共生、永续发展,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能动把握。
  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要达到上述的三种合谐,就必须坚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对走极端。
  
  参考文献
  [1]孔令朋.论语精句今用新解[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
  [2]王人敏.道德经故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3]王真,马承伦,张勇.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蕴涵[N].解放军报,2006-09-14.
  [4]李祖华.科学发展观[DB/OL].http://www.省略/space/?562770/viewspace-2134.html.
  [5]凡靖.浅谈“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文化[DB/OL].http://bright.ustc.省略/detail.php?siteid=664&tplset=deptc2&postid=11921.
  [6]陈友庆.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相关热词搜索:科学发展观 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 中国道路的科学发展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