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刍议] 企业成本管理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市场招标日趋激烈,施工企业承揽工程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施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否则就无法避免被市场淘汰的结局。提高市场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而质量与成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质量的提高是受成本制约的,提高质量可使质量故障损失减少,但同时又会加大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面的费用,使预防控制成本增加,如何合理安排质量控制投入,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达到满意质量,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质量管理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费用构成
工程施工质量成本是指为了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四部分组成。
质量成本中的控制成本与符合性质量水平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先期投入的控制成本,内、外部损失成本原则是结果成本。就其性质而言,内、外部损失成本纯粹是一种浪费,是真正的损失。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质量管理上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要完全避免损失是做不到的。然而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若能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是可以做到使质量损失成本大大下降的。为达此目的,就必须加强预防措施和质量鉴定活动。把握质量成本各子目之间相关性变动趋势,就能够自主调控质量成本的费用分布及其各成本子目之间的比率关系,进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降低其中某些子目的质量成本,从而优化质量成本结构、降低质量成本总额提供可能。
2.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中四大项目的费用大小与质量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关系。一般质量水平较低时,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较低,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这两项质量管理费用就会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需提高,这两项质量管理费用将急剧上升。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情况正好相反,当质量成本较低时,内、外故障损失较大,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质量故障损失的费用会逐步下降,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尽管大幅度地增加质量保证费用,但质量故障损失成本下降的速度却逐渐减慢。上述规律说明:一方面,质量水平的提高需要采取更多的预防控制措施与检验手段,使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质量水平的提高减少了内、外故障损失,从而降低了损失成本。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质量水平点,使得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四项费用之和构成的质量总成本最小,此时的质量总成本即为最佳质量成本。
因此,我们对质量进行控制,并不是要求质量越高越好,质量逍高,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反之,质量过低,也将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从经济角度看,要防止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追求低成本,忽视施工质量,造成生产过程中返工返修率高,反而大大提高了成本;另一种是不惜工本,片面追求“高质量”,盲目提高技术标准,远高出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不讲效益,脱离实际需要。
3.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优化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优化,就是要确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各项主要费用的合理比率,以便使质量总成本达到最低值。随着质量控制成本的增加,符合性质量水平的逐步提高,返修率逐渐下降,内、外部损失成本得到较大幅度的下降,表现为质量总成本在逐渐降低。随着质量控制成本的增加,内、外部损失成本的下降幅度已经很小,质量控制成本的增加幅度已超过质量损失成本的降低幅度,表现为质量总成本在增加,这说明增加控制成本所带来的质量经济效果不佳,不宜再增加控制成本。
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以往类似工程质量成本数据资料,模拟出该类型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曲线,从而求最适宜的返修率和最佳的质量成本费用,作为下一个工程施工质量成本计划的依据。然而,根据已往资料确定的最适宜返修率和最佳质量成本只能作为一个参照目标值,在具体应用到下一个工程时,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其实际的最佳点会有所偏离。基于质量成本的变化规律,可以采用逐步逼近的办法,达到最佳质量水平。首先,可以采取某种质量改进措施,即增加预防或鉴定成本,如果此时质量总成本下降或有下降的趋势,则说明可以增加这一措施的强度,或增加类似改进措施,直到质量总成本停止下降为止,说明已接近最佳工作点,应转向采取控制措施。反之,当采取某项质量改进措施后,质量总成本上升了或有上升趋势,则说明应撤消这一措施,或采取反作用的逆措施,按相反的方向接近最佳点。实际上并不需要找出绝对的最佳工作点,只要知道已位于适合区即可。
4.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计划,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控制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它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按质量成本的发生区域,将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实行归口分级控制,落实控制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措施,实施控制。
(1)预防成本主要是为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而开展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信息、技术质量培训以及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因为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往往比直接预防控制措施花费更大,这种得不偿失不仅体现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尤其体现在失去业主的信任,以及保修费用及诉讼索赔等方面。
(2)鉴定成本主要是对施工原材料试验和对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工程质量检查等发生的费用。这是预防及控制质量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应把“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在组织施工前,要把各项工序的质量标准印发到施工员、检查人员手中,确保全体职工对工程质量标准心中有数。同时对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而控制原材料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检测。
(3)内部、外部损失成本也称工程质量事故成本,主要是指因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要求而发生的工程返工、返修、停工、事故处理等损失费用。这部分费用随着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施工单位和协作单位应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各自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把这项费用降到最低。
(4)在质量成本的控制中要注意防止过剩质量成本的现象,过剩质量成本是指在工程质量方面过多地投入物质资源而增加的工程成本。过剩投入成本的发生,实际上是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现。这种做法是不宜提倡的。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应当严格按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质量要求进行施工,片面加大物耗投人的做法不一定能创出优质工程,也是对工程质量内涵的曲意理解。
参考文献
[1] 操张林. 建筑工程质量成本要素与控制[J]. 安徽建筑,2006(2).
[2] 王永忠. 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管理[J]. 山西建筑,2007(11).
[3] 邓岳屏.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优化方法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08(12).
(作者单位:深圳市旭生骏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01)
相关热词搜索:刍议 成本管理 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刍议 施工成本管理软件 电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