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钻孔灌注桩多少钱一米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本文通过笔者在长期的桩基础施工工作中,积累总结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并对不同的工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方法,希望共性问题值得大家借鉴。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1.钻孔垂直度
  桩的垂直度对桩承载力指标影响较大,目前桩孔垂直度的检测绝大多数仅限于测上部钻杆的垂直度来推测桩孔垂直,仅有少部分工程中使用了测孔仪器对桩孔进行全断面检测。规范要求桩孔的垂直度不大于1%,对于一个桩孔,其垂直度上下是不一致的,多数情况存在上部直下部偏,而且偏心的轨迹也不一致。
  测孔资料反映钻机的成孔垂直度较差,主要原因是钻机自重轻易移位,钻杆刚度相对较小,并且有些钻杆连接后都不同轴。 正反循环回转工程钻机相对来讲垂直度有一定保证,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自重大,底盘大,钻杆刚度大,钻机只要调平、调直后不易改变垂直度,但钻杆的连接形式不同,垂直度也有差异。所以防止孔斜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来保证,开钻前一定要支稳、调平钻机,并保证立轴的垂直度,钻进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判断,不断校核钻杆垂直度,发生偏斜及时调整。
  2.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
  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
  虽然钻杆到达的深度已反映了成孔深度,但是如在第一次清孔时泥浆比重控制不当,就可能会发生坍孔、沉渣过厚等现象,这将给第二次清孔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提出钻具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并清孔。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测绳遇水后缩水的问题,因其最大收缩率达1.2%,为提高测绳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
  3.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
  钢筋笼制作前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同时,要注意钢筋笼能否顺利下放,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因为这将会造成坍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而造成的,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
  4.水下混凝土施工
  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储料斗的容量能满足孔底混凝土埋管大于1m的要求。剪断隔水栓,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应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深度和导管埋置深度。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量测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高差,导管埋深应控制在2m~6m,严禁将导管拔出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筑时间按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离析、堵管、漏水、断桩等故障均应记录备案。
  水下混凝土灌浆末期,应将导管顶面高出桩顶4m~6m,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灌注质量。当混凝土面灌注至高出设计的桩顶标高1.5m左右时结束,拆除导管和漏斗等设备,并及时清理桩顶浮浆,拆除护筒。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人工凿除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80cm处,随后灌入清水养护。
  5.桩顶混凝土强度
  当首灌的混凝土冲出导管后向四周扩散,与孔内泥浆相互掺合形成一定厚度的稀释混合层,随着混凝土的继续灌入该部分始终被顶升在最上层,把泥浆与桩身混凝土分开,最终在桩顶凝固成含浮浆、泥渣的混杂层。
  桩顶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有:混凝土强度不够、桩芯夹泥、未灌注到位或超灌过多。影响因素主要有:1)泥浆性能:当清孔不彻底,泥浆比重大,含泥渣较多时,水下灌注时就影响混凝土的扩散,并使混凝土的顶升困难;2)灌注工艺:一般要求导管埋深2~6m,但当导管埋深过大,灌注则困难,一则容易埋管,二则要不停的上下抽动导管促使混凝土下落,这样必然会使桩顶部分浮浆进入桩身,形成桩顶混凝土芯夹泥;3)清孔工艺:清孔的方式、时间都影响到孔内泥浆的性能,泥浆比重大不利于灌注。最后还要保持一定的超灌量。使桩头混凝土强度较低的部分凿除后,桩顶标高满足要求。
  6.断桩、夹泥、堵管
  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坍落采用18cm~20cm,并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人深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m~10m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至12cm~16cm,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
  7.结语
  钻孔灌注桩整个施工过程属于隐蔽工程项目,其成桩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如桩的动侧就要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分析和判断实测结构。对于同一个桩基工程,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检测,不同检测单位和人员得的结论也许偏差很大。为此应对桩基各个施工环节充分重视并精心组织施工,以预防为主详细做好各项施工记录,牢牢把好关键工序质量关,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的质量。
  (作者单位:天津星耀投资公司天津300353)

相关热词搜索:灌注 钻孔 质量问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如何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