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社区建设:新时期城市管理新路径]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红花岗区开展的“四民”社区建设,努力搭建沟通党心民心的桥梁,目的是“安民、便民、乐民、康民”,让群众安心、省心、开心、舒心。 舟水桥办事处镇隆社区居民吴志友说:“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如今社区有什么事,只要居委会和党员发出号召,居民们没有不积极响应的。”
遵义市红花岗区在广泛深入开展“四民社区”创建活动中,创新思路,创新机制,针对社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充分调动市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市民办实事、做好事,让居民得实惠,使干部受教育,搭建起沟通党心民心的桥梁,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城市管理“安民、便民、乐民、康民”的新路子。
“四民”社区建设,“安民”就是让群众安心,“便民”是让群众省心,“乐民”是让群众开心,“康民”是让群众舒心。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社区建设以此为平台,使得原本千头万绪的社区工作一下变得简单明了。
以党建为龙头
创新运行机制
红花岗区委书记王进江认为,党建是社区建设的龙头,是引领社区居民自治的核心。抓住了社区党建,就等于抓住了社区建设的牛鼻子。
近年来,在加强社区党群组织网络建设中,红花岗区将85个城市居委会整合成48个社区居委会,设置社区党组织48个、楼院和物业小区党小组133个、社区工会56个、妇女联合会48个、共青团组织45个、各类行业协会55个。
同时,红花岗区还积极推进居民自治,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北京路街道办事处插旗山社区班子成员不仅要过公开招考关,还得过党员群众选举关,既创新了干部选用方式,又调动了社区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性。
各社区居委会还普遍建立了民主议事会,成员都由社区党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五至七人组成,定期或不定期地开会,与居支两委共同协商社区重大事务。
全区在推行居务公开的实践中,还探索建立了居务点题公开制度。群众想看(知道)什么,居委会就公开什么,每年召开两次点题公开大会,会上由居民点题,社区干部作答复,变固定公开为互动公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近4年间,全区48个社区共接受群众点题1000多个,其中80%的问题在现场得到了答复。
安民:治安防范网络化
“以民安民”除死角
“安民”,即让老百姓有一个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红花岗区北京路办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流动人口多,治安案件多发,往往会给市民的心理带来很大压力,社区建设把抓社会治安放在首位,不仅市民积极拥护,也容易成为社区以后各项工作开展的突破口。
红花岗区委书记王进江告诉记者,除了公安机关承担社会面控制外,在各社区内部防范走的是“以民安民”的路子,这是“安民”社区建设的“杀手锏”,构成公安巡防队伍之外的“天罗地网”。“以民安民”就是把社区里一些4050人员、志愿者等组织起来,设立公益岗位,通过培训,让他们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常备军”,目前这支特殊的巡防队伍已达330余人。此外,各社区还发动广大社区居民群众、楼院组长,组建志愿义务巡防队伍1700余人。这几支队伍合理布防在街道、社区、楼栋的要害部位,昼夜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防范,做到街巷有人巡、院落有人守、楼栋有人看。
在红花岗桃源洞社区,有一支哨子巡逻队,可谓家喻户晓。桃源洞社区属于旧城区,旧房多、困难企业职工多,多数居民的防护设施较差。2007年5月,社区“两委”通过多次调研,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成立了哨子巡逻队,每个队员胸佩一哨子,在巡逻中发现异常便鸣哨示警。针对社区职工家庭,居民上班离家,哨子巡逻队巡查守护,居民下班回家,哨子队撤岗收队。此举很受双职工家庭欢迎,哨子巡逻队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今已发展到12人,全部是社区支部党员,年龄最大的有80岁,年轻的也有40岁,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据统计,自哨子巡逻队开展巡逻守护以来,这里没再发生一起治安案件。
镇隆社区原属遵义钛厂家属区,常住居民1670多户46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四分之一,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社区成立了一支由老工人、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20人的专职巡逻队,坚持每天24小时轮流巡查,分布社区重点防控区域的5个治安岗亭,昼夜巡逻守护;此外还成立了一支由社区干部、街道积极分子、低保对象等组成的义务巡逻队,与专职巡逻队相互配合、维护社区治安,楼院门道由小区居民推选的楼组长负责监守。每年在该社区民意测评中,居民安全感的满意率均在80%以上,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实现零发案。老城办事处和红花岗社区向社区居民发出倡议,开展邻里之间的守望活动,每家送一个守望提示牌,从看好邻居的门做起,让住户互帮互助。
便民:搭建社区服务平台
小事难事不出街区
近几年来,红花岗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投入,在街道、社区分别成立并形成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为基础,招募志愿者为补充的社区服务网络,从而实现社区管理向社区服务的根本转变。
老城街道纪念馆社区、舟水桥街道镇隆社区等32个社区设立了社区服务工作岗,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北京路街道插旗山社区等10个社区各制作一本便民服务手册,建立了社区便民信息服务平台;北京路街道环城路社区等19个社区各兴办一个社区网站,公布便民利民服务内容,建立了社区居民网上便捷服务平台;延安路街道金狮山社区等29个社区各设立了一个悄悄话室,安装了亲情电话,建立起特殊社区居民诉求的温馨服务平台;北京路街道插旗山社区等29个社区均设立了一个爱心屋,募集帮困基金和居民日常生活物资,发放爱心卡,建立起对困难社区居民的帮困服务平台。在社区号召和组织下,志愿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上门服务的志愿者,仅北京路办事处下辖各社区,就有2430多人。
记者在北京路街道办事处环城路社区居委会小院里看到,一楼大小房间分设着“爱心药房”、“爱心粮油副食品配送点”、“邮政代办所”、“便民工具百宝屋”、健身室,地方虽小,条件简陋,但让很多居民,特别是困难居民倍感温馨。
记者在各个社区看到,不少居委会还专门设立了“爱心工具百宝屋”,里面分类摆列着电工、木工、钳工、计量、农具、雨具等实用工具100多件。环城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高峰说,这些工具早已退出了百姓家庭,但日常生活中难免要用,群众专门购买某样工具又无必要,于是社区居委会出资购买了家庭实用工具,免费借给居民使用。
红花岗区在“便民”社区建设中,积极调动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实现社区组织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近年来,全区48个社区与驻区单位签约结对共建达175对,吸纳共驻共建资金98万元,为驻区单位解决问题176个。
2007年5月,中山路街道办事处组建了遵义市第一个义工银行,志愿者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将自己的爱心和时间储蓄起来,当有一天自己需要帮助时,别的义工再对其提供义务帮助,探索了志愿者服务新途径。目前,该义工银行有义工150人,建档100余人。他们累计参与抗灾、救助孤寡、义务劳动等活动1000余人次,分别存入个人档案。
在北京路街道环城路社区,有一支4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便民服务队。他们多数是退休的铁路工人,虽收入不高,但参与社区公益事业的热情很高。73岁的郑德光自2001年以来,为居民义务送发邮件,因社区内的住房无门牌号码,过去邮递员不熟路,不是找不到户,就是送错人,郑德光老人主动接下这个“差事”后,七年中共送了3万多件邮件,从未出现一例差错,被社区居民亲切称为“我们社区的邮递员”。
乐民:文化娱乐搭舞台
寓教于乐爽精神
社区居住的集中和居民之间因互不相识带来的 “分散”,是社会转型期各种新建小区等普遍面临的特点。如何让社区各种文体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让居民在有所乐中,密切邻里之间的关系,是红花岗区开展“乐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
据介绍,红花岗区各街道办事处立足社区居民,采取街道扶持、低偿服务维持的方式,在街道社区组建社区文体队伍,以点带面,带动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全区现已有文体活动场所80个,文化队伍121支,下棋、拔河、长跑、秧歌、腰鼓、舞蹈等集体活动,在各社区已开始层出不穷。
在街道社区引导下,不少社区行业协会纷纷成立民间腰鼓队、合唱队、体操队、健身队、舞蹈队等文体队伍,通过他们带动居民广泛参与文体活动。活跃在全区的十余支合唱团队,不仅参加了市、区的文化活动,还在中央电视台的“激情广场”、放歌十七大“等栏目中与郭兰英、马玉涛、耿联凤等艺术家同台献艺,好评如潮。
目前,红花岗区以老体协为主体,组织社区居民群众,组建了28个健身辅导站、25个基层老年体协,现已发展团体会员28个、老年会员2.2万多人,遍及全区每个角落,天天活跃在市民广场、纪念广场、凤凰山文化广场、河滨公园、红军山烈士陵园等社区休闲文体场所,进一步充实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各街道社区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节,把社区文体活动推向高潮。万里路街道办事处突出社区群众健身运动、老城街道办事处突出红色纪念文化、中华路街道办事处突出民间文化、舟水桥街道办事处突出与驻区单位文化共建,在各种重大节日纷纷举办社区文化节,使社区文体异彩纷呈。
康民:改造人居环境
共建温馨家园
“康民”指的是发展社区经济,创造舒适、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使群众幸福安康。
近年来,红花岗区多次组织“春风行动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再就业专项活动,为各类人员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促进7000多人实现再就业。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三年共为下岗失业人员减免各种税费12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下岗人员再就业。此外,依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社区低收入家庭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实现均衡发展。
依托街道社区组织,实施净(静)化、绿化、亮化工程,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实施绿化、亮化工程,硬化道路,整治小街小巷,让城市绿起来、亮起来。实施净(静)化工程,整脏治乱,让城市美起来。依托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增进居民身体健康。目前全区95%的社区居委会,都结合社区实际建立了社区医疗服务站,糖尿病、冠心病等各种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在各社区都已基本得到普及。除此之外,全区还建立了政府医疗救助制度,从2006年开始,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救助资金,解决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对象、贫困儿童以及特殊病人看不起病的问题。
在中华路街道杨家巷社区,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辖区残疾人困难户派发了“爱心诊疗卡”,目前已有20多户困难残疾人领到了“爱心诊疗卡”。如果病人不方便,服务站就上门看病,不收出诊费。居委会负责人表示,这一惠及辖区困难群众的慈善事业将长期开展下去。
编后〉〉
时下,老百姓对社区建设的关注度大大提高了。遵义市红花岗区在广泛深入开展“四民社区”创建活动中,让居民得实惠,使干部受教育,搭建起沟通党心民心的桥梁,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城市管理“安民、便民、乐民、康民”的新路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红花岗区以开放的姿态开展社区活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公信力。事实上,只有不断地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社区工作才能在不断地自我校正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子激活一盘棋”的效果。过去社区内驻区单位、企业党组织往来不多,有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如今,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改变了过去工作透明度不高、缺少群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状况。遵义市红花岗区开展的新时期城市管理“安民、便民、乐民、康民”的“四民”社区建设工作,吸纳群众参与,接受群众评判,党群互促互动,有助于使开展党的社区活动的过程成为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化解民忧、凝聚民心的过程,这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关热词搜索:新时期 路径 城市管理 “四民”社区建设:新时期城市管理新路径 实施四民工程创建四型社区 当代贵州杂志社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