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9-08-2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 总结了安龙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对策,包括开展摸底调查、提出规划设想、搞好研究服务等,以期促进安龙县中药材产业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对策;贵州安龙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127-01
近年来,安龙县中药材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药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取得的成功和进展也着实令人可喜。但就其缺少专业的机构及人员队伍、缺乏适应不同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成熟技术、有待做好加工及市场衔接等一系列机制措施探索等方面存在的空白,以及过度挖采、盲目发展、有价无市、有市无价等乱象,同时令人忧心。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组建成立一个中药材研究所,利用现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储备,引进相关种植技术和相应的市场衔接、产业经营机制和方法,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和探索实践,从产业链接各个环节入手,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1 开展摸底调查
在建立一个药业资源开发研究所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此为平台,组建一支资源调查专业队伍,立足资源环境,积极开展调查,全面摸清县内中草药存量家底。掌握包括野生资源分布、适生的自然气候环境、生存状况等一系列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切合实际制定保护、开发利用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调查工作开展,可积极利用现有条件,组织技术人员,按照生态区域及适生环境,以普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摸底掌握全县野生中药材资源分布及资源状况,并初步开展环境适应性论证。
调查中,还可根据当前所发现的野生中药材分布、生长状况和资源实际,对比相关记载,研究其变化、变迁,得出最新资源数量、品种、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如安龙县具有适宜中药材生长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资源环境,据《兴义府志》记载,境内孕育、生长着超过100种中草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宝库。但是,随着近年来近乎掠夺式的采撷、挖采,资源数量急剧减少、枯竭,有的甚至濒临灭绝或已灭绝。因此,亟需开展摸底调查。
2 提出规划设想
提出规划设想,向各级政府部门谏言献策,则是研究所可以发挥和履行的又一职能。安龙县业内有识之士早已普遍认为,亟需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保住野生中药材资源,并进一步研究探索开发利用。
针对资源状况,立足保护野生资源,积极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引起高度关注并认识到拥有的优势资源,同时积极契合市场需求,分析开发利用前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规划。进一步具体和细化规划,并引起有关各方参与,投入制定相应的工提计划和实施方案。针对资源状况及环境条件,结合产业和市场需求,作出具有合理化、可行性、操作性的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建议[1-2]。此外,还可在做好种源种性保护和研究的同时,储备优良种质资源,探索建立资源库,为药业产业、药业企业及相关方面产业发展提供不竭支撑。
3 搞好研究服务
出台规划、政策支持、项目引导主要靠政府,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技术指导、操作实践等一系列工作可以由研究机构和市场共同来完成。在这里,研究所就可以发挥相应的职能,履行好应尽的职责,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成为中药材产业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3.1 分类施策,分类指导
对已有的药业企业而言,研究所可以从做好市场分析论证,提供咨询、参谋、穿针引线等方面的服务。引进和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结合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摸索创新,或为其支招想办法,或牵线搭桥实现联创。
对新办或即将兴办的药业经营主体,研究所则可以发挥利用自身技术知识储备,或通过一定的信息渠道,为其提供经营策划、市场引导、项目对接、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从指导种植、生产、市场衔接、产业经营机制和方法上给以帮助。
针对因药材有效成分下降、质地品相不高等原因导致市场疲软或有市无价等问题,则更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所技术研究职能,在掌握野生资源的基础上,着手研究一系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技术,尤其是栽培技术,以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帮助企业及中药材产业走出困境。利用本地高品质的野生中草药资源,对发现已有所退化的一些药业企业主推品种进行改良,以保持其种性及药理功能,从而实现优质优价,占领市场份额,取得应有的效益[3-6]。
3.2 灵活应变,注重方法
在研究所开展研究业务和相关服务的过程中,无论从事的是上述哪一类的工作,不变的是服务产业发展,方式方法和策略上则完全可以灵活掌握。甚至需要不遗余力地采取一些所谓的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借鸡生蛋等策略、手段和方法、措施。一是从无到有创建研究试验基地。不计大小、不分巨细、不避琐碎,争取一切投入建设试验场所,添置设备设施,不断完善研究基础条件,扎实开展技术试验研究。二是从零起步,从小到大。三是进一步理顺关系,向农业、林业、科技、发改、环保等领域申报相关项目,拓宽项目及资金渠道,积极创造工作条件。四是技术依托上,从自身加强学习提高和利用本土人才做起,量力而为地开展工作。若能促使项目升格,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高层次专家人才也可以为我所用。五是随时做好阶段总结和提炼,及时形成相关意见建议,向有关部门递交和呈报;技术、经验上的创新以及取得的成果、收获、进步和进展,也可以形成文字,向相关刊物推荐、投稿,以创新创造为前提,积极争取发表论文。通过这样,不断引起进一步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4 参考文献
[1] 何晋武,祁永安,石利兵.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5):60-64.
[2] 李全新,郑少锋,李瑞青.中药材产业链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47-51.
[3] 李晓霞.山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措施[J].山西农业科学,2012(12):1311-1314.
[4] 王健敏,张文妹,陆中华.浙江中药材产业优势、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5(6):3-7.
[5] 张博文,赵宪军,周健.安国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2):104-107.
[6] 张文妹,陆中华,王志安.陕西、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浙江农业科学,2005(3):168-171.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