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及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伴随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步伐,以独生子女为主的“90后”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问题,比如初期志向远大而后期迷茫浮躁、个性强而责任感弱、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但自我管控和分辨能力降低、价值观和心态发生变化。通过教学一线的深刻体会及与学生深入交流,归纳当前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剖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从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当代大学生;新问题;原因剖析;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6-0173-05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2010年以来,“90后”独生子女已成为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成长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享受着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的红利,物质条件比以前大学生强很多,教育环境大为改善,物资和网络等资源极大丰富,且拥有长辈们全部的关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受国情、教育体制和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呈现出个性张扬、极富鲜活思想等共性特征的同时,又显现出一些时代背景的新特征和新问题。为培养好祖国繁荣昌盛持续发展的建设者,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深入剖析当代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
  一、当前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原因剖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已成为经济与科技竞争力的关键[1]。作为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其高等教育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1]。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合格优秀人才的重任。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1-2],因此,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识别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并加以正确引导。
  (一)最初的雄心壮志与过程的迷茫浮躁形成较大反差
  历经十二年寒窗苦读,走过了六月的冲刺、七月的等待,考取了自己心仪的或虽有不甘但也跨过大学门槛的天之娇子,初入大学校园,抱着无限憧憬和雄心壮志,自我管理式的大学生活方式与成天沉醉书海且有人监管并负责“后勤”的高中生活形成较大反差。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有其环环相扣的任务,大学阶段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正值人的身体状况最佳,精力和时间最为充沛,各方压力最小的阶段。进入大学后,部分适应力差的学生逐渐出现迷茫、浮躁、松懈,大学时光会在不知不觉中很快消逝,临近毕业方恍然大悟,错失人生最宝贵的黄金年华。在这珍贵的青春时期,大学生恰好要利用好大学环境来磨炼身心,努力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便能沉着应对激烈复杂的社会竞争。此外,形象气质和修养等这种内在涵养的外在体现,是通过在大学阶段的课堂学习、业余大量阅读、各种校园团体活动、体育锻炼及校内外各种消费过程与人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不经大学氛围的熏陶,是很难具有较高的素养。
  (二)自我意识强烈但责任意识淡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大学生出生时即身处优越舒适环境,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虽有独立意识强、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等优点,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强,个体中心主义及利己思想明显,组织集体观念及团结协作意识相对淡薄,缺乏艰苦朴素的作风、忧患意识和担当,缺乏对人生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规划。个别学生还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种厌恶、厌倦、厌烦,甚至痛苦、憎恨的心理情绪[3]。
  (三)学习能力强但自控力、分辨力和抗挫折能力弱
  大学阶段学习的效果和能力提升与就业及未来人生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未来,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民素质和国家形象。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具有独立性与批判性等优良品质,易于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对先进技术和知识有着特有的直觉和敏锐,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勇于探索和创新,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但是,当代大学生也有相当部分缺乏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弱,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变差。此外,当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便捷的同时,对当代大学生自控能力和抗诱惑力、良莠分辨能力也是一大考验,智能手机、游戏、微信等现代化媒介成为了少部分学生留级、退学的罪魁祸首[4]。
  (四)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致使学生价值观有所改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丰富的社会阅历致使他们思维理性且现实,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品质。现如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社会转型期相伴而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其群体中部分人学习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动机的浅层化[5]。有的追求经济收入这种显性收益,而忽视了通过大学阶段的熏陶,取得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提升所带来的精神满足,以及社会地位晋升、人脉资源增加等隐性收益。还有人以偏概全觉得“读书无用”,而忽视了差距的根源在于职业能力,而非学历。这些能力主要取决于自己如何利用好时间和学校资源,充分拓展其能力边界。
  (五)现行教育体制和考核方式致使师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目前,中国在跨入大学之前的教育更侧重于应试,忽视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大学教育更注重教师的管理和业绩导向,对学生要求相对宽松。这样的体制和理念致使高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精力放于科研和疲于应付各种考核,部分大学生只求分数不求学习效果、只为就业和保研加分来上课的做法,导致学生臨考前借笔记突击复习,甚至“挂科”、补考、重修和留级等,造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讲,“混”学历的现象。实际上,大学阶段是整个人生很重要的一环,把握好这四年每一阶段特征并尽快调整适应并努力奋斗,对大学生的一生将大有裨益。大学前两年是由“管教式”的高中应试教育向相对宽松的自主学习过渡,数理化外语等基础课是这一阶段的主修课,随着课程难度加大,有些新生不能尽快适应,出现“挂科”,甚至认为这些课程貌似无用就失去兴趣和信心。事实上,这些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计算、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严谨、完备的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会用到。大学后两年主要学习专业课,是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培养专门的理论基础和专术技能,课程体系具有提升视野和完善某一领域知识结构的作用,专业课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阅历一般是高于学生的,大学生如能不带情绪地学好每一门课程,将会大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教学 新问题 对策 探讨 普通高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