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等教育在国家的发展中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因为人才是保持本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跨文化与全球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服务与传递当中的意识、活动、能力与过程。美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最为发达的国家,自从二战以后,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投入巨大资源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这种跨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经历既能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又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因此,本文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变迁为考察对象,分析其自二战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发展过程和政策特点,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特点,以期从中得到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有益启示。
1 中美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价值取向比较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80年代的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之一,美国开始输出制定国际教育政策,建立国际教育制度向输出自己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 50-60年代,国际教育以海外教育交流计划的方式在帮助美国巩固其西半球的地位中立下汗马功劳;70-80年代,国际教育以发展教育的新姿态,在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美国的自由市经济和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充当排头兵。在后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解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美国的国际教育由服务于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需要转向服务于全球经济竞争的需要,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90年代至今,国际教育以全球教育的形式,成为美国向全球输出其政治观念与价值观,以及保护“全球安全”和实施“全球治理”的工具。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在改革开放以后初露端倪,1979年由国务院批转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纪要”中,就“博采各国高等教育之长”达成共识;到1983年,邓小平更是明确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观点,以此真正开启了中国现代意义上高教国际化之路。进入21世纪后,国际合作交流成为各领域的主流趋向。外界国际组织介入要求开放,内在本国政治体制改革深入,这两点因素促成我国高等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在21世纪向着全球化、国际化迅速深入发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不仅有国家出台战略决策保证发展,更随着政治改革深入、教育权利下放,由各大高校为主力引领方向,从课程建设、师资生源、基础设备、精神内涵等领域全方位发展。
2 中美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内容比较分析
从政策的制定上看,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为国家整体发展目标服务,这体现了教育为经济、政治服务的积极作用。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在八十年代才刚刚起步,对应于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提出了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中外合作与交流,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上看是顺应了国情的发展。
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多以法律形式规定,散落于各项教育政策或国家法案中。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获得的飞速发展,其他领域也面临着相应发展的需要,正因为有太多的领域需要与国际接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的,所以很难受到特别的关注。
3 讨论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認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这种意识远远不足。
我国在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上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不应该照搬他们具体的政策内容,因为他们政策是在其特定国情下制定的,我们应当分析、学习他们制定各种政策的思路,在寻求差异中的同一性之上借鉴。(2)要在明确自己的发展阶段、所处地位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借鉴。我国有必要反思在众多需要国际化的领域孰轻孰重,应优先发展哪些,从而制定更加细致切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或法律法规。(3)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中要体现我们的民族性。对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有防止“西化”的自觉意识,我们要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积极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成果,同时也要努力推出民族精华,扩大民族影响力。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