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职业指导渗透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和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确实有进行职业指导渗透的必要。
  一、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1.职业理想偏低,缺乏职业热情和追求
  在教育实习中,许多师范生流露出对未来教师职业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他们把教师作为一项普通“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一份工作而已,缺乏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做好教师的自信心。
  在师范生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职业就是谋生的手段,是获得劳动报酬的一份工作而已,如果有更好的工作等待自己,他们就不会再将教师作为自己职业的首选。越来越多的学生支持此观点,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之所以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完全是因为工资稳定,而且当教师还可以利用假期办班增加收入。
  从调研结果看,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水平低和职业精神匮乏情况非常普遍和突出。
  2.教育教学理论不扎实,缺乏坚实的职业理论基础
  一些师范生在教育教学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如教育理念掌握不够深刻、教育教学理论不扎实等,缺乏坚实的职业理论基础。
  部分师范生既对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方法等缺乏了解,也对当代教育理念、趋势的发展了解甚少。
  师范生对新课改基本理念多以经验性认识为主,缺乏理论性知识。例如,对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旨在强调学科的认识过程以及得出结论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很多学生则将“过程与方法”误解为教师教的过程与方法,或者是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
  由于师范生缺乏扎实的职业理论基础,因而在实习中缺乏科学、明确的理论指导,致使教学设计呆板,无法体现新课改精神,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只能按照传统教学依猫画虎,教学陷入僵局。甚至有些学生准备45分钟的教学内容只用了20分钟就结束了,课堂上剩下近20分钟的空堂时间。
  3.教学基本功差,职业技能不过关
  职业技能不过关、没有练就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是师范生在实习中的又一凸显问题。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学基本功包括:语言交流基本功、教具展示基本功、教学实施基本功、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资源开发基本功、教学研究基本功等。
  我们发现,一些师范生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有以下不足:对教学基本功的理解还停留在原有以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为基础的层面上。对课程资源理解也不深,没有完全跳出以往单纯依靠教参、被动处理教材、仅仅思考“怎么教”这个层面,无法做到“跳出教材教教材、用教材”的新课改要求。对课堂的驾驭、调控能力的理解停留在课堂突发教学处理的层面上。然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课堂驾驭和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新课程在强调教师要既能做到发挥教师课堂主导的“导”的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的作用。
  二、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的实践
  1.教学中充分渗透职业理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在教育学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理想,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实现职业理想。教书育人是教师崇高的职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的成功十之八九取决于教师质量”,因而,在教育学学科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不要仅仅把教师职业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当志存高远,怀揣为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雄心,这样才会安于平凡,抵制物质诱惑,以不竭的工作动力和持久的工作热情,实现职业理想。
  身行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示范榜样是师范生形成崇高的职业理想的重要条件。在公共教育学学科教学中,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给学生做好示范,使高师生从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汲取有益的“养分”,从而促进自身职业理想的形成。教师在课堂中精神饱满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又可以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愿望、观点和思想,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情感。
  2.阅读教育名著,把握新课程理念,夯实职业理论基础
  要夯实师范生的职业理论基础,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教育学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教育名著和学习国家相关的教育改革政策与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教育名著的阅读比重。师范生可以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如《论语》 《学记》 《陶行知全集》 《理想国》、 《爱弥儿》 《人的教育》等经典专著。在这些经典中了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等人的教育思想,也可以学习到瑞士皮亚杰、美国布鲁姆、奥苏贝尔、加涅、罗杰斯、杜威等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阅读教育名著有利于激发和帮助学生去思考问题,理解教育,帮助他们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指导学生阅读教育名著的方法可以多样化。例如,结合教育学学科内容,成立读书沙龙,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读书笔记和心得。同时,可以开展“一周一本书” 的读书活动,活动可以由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提高学生阅读教育名著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指导学生阅读教育名著来夯实自己的职业理论基础外,还要重视学生对新课程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加强师范生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内部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增加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结构等多方面的新课程理念知识,加深师范生对新课改基本理念的理性认识,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能有效指导教学实践。
  3.尝试采用教学模拟的训练模式,提高职业技能
  教学模拟的训练模式,即通过在课堂中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学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机会。
  可以尝试每周开设一次“中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备课和讲评等模拟教学实践,以强化教学技能训练为核心,使学生初步形成包括备课技能、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板书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在内的微观系统技能。这些系统技能主要是通过教学动作技能分解训练、教学案例训练法来增强。在模拟教学中,学生比较容易进入角色,课后的评价也更能切中要害。不过,在开展模拟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把好备课和试讲关,坚持不过关的学生不能上讲台。按照教材顺序分课,尽量杜绝课程重复,让学生有机会提前熟悉中小学教材中各章节的内容,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的实际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学会选择教学方法。体会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体会从做中学、从学中做的乐趣。还可开设“微格教学实验”课,将它与理论教学配套进行。还应结合教学及教育理论学习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说课大赛等活动。
  通过模拟教学现场,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扮演教师角色,充分展示自己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巧,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的应变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承受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在模拟训练法中,学生也能提前感受到 “才疏学浅”的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焦急,深刻体会所学的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面对新的形势对教师职业素质的更高要求,我们要重视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进行职业指导渗透及其在教师教育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水平,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职业指导 教育学 渗透 教学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